筆趣閣 > 墨守成歸 >第58章 江陵渡口
    建隆三年,趙匡胤建立宋後,早已坐穩了帝位,又相繼平定了昭義節度使李筠、淮南節度使李重進發動的叛亂,鞏固了政權。

    他眼見天下割據勢力林立,早有心平定天下,在重臣謀劃下,加強中心集權,改革軍制,發展生產,鞏固統治。經過兩年在政治、經濟、軍事諸方面的準備,最後確定“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戰略決策,決心通過戰爭創造統一局面。

    此時戰亂稍平,安靜了兩年的各方勢力,竟像是經過商議一般,兩年來都沒有發生戰爭,各國百姓都得以得到了安穩,但暴風雨來臨前都有一番平靜,敏感的人都嗅到了即將到來的再一次戰亂。

    江陵渡口,臨風客棧裏早已人滿爲患,別說客房了,就是大堂廳上,都坐滿了客人,所幸此時已是春暖花開,天氣漸漸回暖,客人坐在堂上,又有茶水點心伺候着,倒也不難等候,而讓衆人滯留在客棧耐心等候的,就是唯一一艘渡江的船隻。

    似乎很多人都嗅到了戰事將起的危機,趙宋的崛起,讓其他勢力都產生了危機感,在這兩年來雖然表面平靜一時,但暗裏人人都做了防範,囤積糧草,招兵買馬,訓練軍士都沒有落下,而民間的船隻,更是多被朝廷招攬了,直到今天,原本無處不在的江陵渡口的船隻,只剩下了這艘三天才能載一次人的客船。

    今天就是載人過江的日子,所有準備過江坐船的客人都在聚集在客棧裏準備渡船,船要到午時纔會到來,靠岸後只停留三刻時,過期不候。

    時間還早,客棧裏等候的客人有軍營的將士,有朝廷的補官,有趕考的書生,還有行走江湖的鏢客,行俠仗義的俠客,更多的是民間行走販買的普通平民百姓,整個客棧里人聲鼎沸,吵雜不休。

    突然不知是誰提了一句“清懷先生”,聲音並不算高亢,但一時吵雜喧譁的大堂瞬間安靜了下來,鴉雀無聲,所有目光都落到那位說了一句清懷先生的那些人身上。

    那是一羣書生模樣的青少年們,揹着書箱,身着文人學士常穿的長衫,各個文弱秀氣,是這兩年很常見的上京的學子。

    趙匡胤雖然出身武將,但十分推崇文人,登基當年就舉行了第一次科舉考試,雖然當時只錄取了區區十幾名考生,但這十幾名考生都大大的有所作爲,如今都是身處朝廷要位的朝廷命官了,一步登天,是所有讀書人都向往之事,是以近年來趕考的書生都比以往要熱心幾分。

    此時聚在客棧裏的有十數個書生,是同個地方趕考卻失利了的考生,在等候船隻回鄉準備再讀等候明年的科考,但由於這次的科考失利,心情沉鬱,卻又知不能意志消沉,便聚在一起侃天侃地的一番閒聊,無意間便聊到了去年黃河氾濫的事情,提到了當時在黃河邊上指揮疏通治理水患的清懷先生。

    當時水患嚴重,趙匡胤派人前去賑災,清懷先生也去了,剛開始時疏通治理水患的方法得當,災情得到了控制,哪知天有不測風雲,一夜暴雨,黃河再次發大水,將修築好的水壩沖塌了,連同當時在場的官兵包括清懷先生,一起衝進了黃河裏,沒有了蹤跡,生死不明,至今都沒有消息,只怕先生是凶多吉少了。

    清懷先生這幾年來四方奔走,一改之前神龍見首不見尾的逍遙自在,而是投身於民間,指點着民生,實施了民稅計劃,提倡文武科舉招攬人才等等,做的都是利國利民之事,在百姓中留下了良好的名聲,是以聽到清懷先生這樣的壞消息,人人都深感惋惜嘆遺憾。

    突然一聲冷哼,有人大聲反駁道:“書生,你當時就在現場嗎,你是親眼看見清懷先生被黃河沖走了嗎,人云亦云,難怪科考落榜,還是回去多讀幾本書吧。”

    “你……”書生們氣得臉都紅了,卻見那個回話的卻是個軍士模樣的漢子,他周圍也坐着一羣士兵,正懶洋洋卻面色不善的看着他們。

    秀才遇到兵,他們只得忍下怒氣,不滿道:“小生不在現場,難道閣下就在現場?”

    那軍士不屑道:“沒錯,老子當時就在黃河壩上。”

    書生道:“那閣下請說,清懷先生若不是被黃河水沖走,如何黃河水患之後再無影蹤?”

    那軍士怒道:“就是那些卑鄙的狗賊乾的,特別是北面的契丹狗,清懷先生是戰神下凡,他們害怕清懷先生的神威,就偷偷埋伏在周圍,趁着先生治理水患時偷襲先生,將先生推下了黃河……”

    “哧,說別人人云亦云,不過是半斤八兩。你當時真的有在黃河壩上嗎,怕不是在黃河最下層的壩下吧?”一個俠客模樣的俠士嗤笑道:“清懷先生武藝高強,區區賊人怎麼可能近得了先生的身邊。”

    那軍士噎了一下,他當時的確在黃河下層壩上,和清懷先生所在是天南地北的差距,他臉紅了一下,惱羞成怒道:“你當時也在現場不成?”

    那俠客道:“在下當時的確不在現場,但在下的師兄在,清懷先生治理水患,好些地方需要武藝高強,輕功絕頂的高手來協助,是以清懷先生請了好些江湖高手,在下的師兄有幸得先生邀請,師兄從壩上回來說的,當時不知哪國請的武林高手來刺殺先生,先生武藝高強,殺手自然不能奈何先生,可是殺手狡詐無恥,竟將無辜的百姓拋入黃河裏,清懷先生是爲了救人才跳入黃河裏的,但掉水裏的百姓太多,先生爲了救人怕是筋疲力盡,被黃河水沖走沒了影蹤。”

    原來如此,衆人聽得心生盪漾,無不感動着很是惋惜。

    一個行鏢般的鏢師皺着眉頭道:“清懷先生真的在黃河裏被人沖走了嗎?我們鏢隊在蜀地見過先生……”

    “你們什麼時候在蜀地見過先生?”衆人急忙問道。

    那鏢師遲疑了下道:“半年前。”

    “不可能,半年前清懷先生還在黃河治理水患呢。”衆人急忙反駁。

    那俠士笑問:“請問閣下以前可見過清懷先生?”

    那鏢師有些尷尬的搖了搖頭。

    “那閣下如何得知在蜀地的是清懷先生?”

    那鏢師尷尬道:“只是無意中聽到別人喚他清懷先生……”

    那俠士笑道:“如此第一,許是別人認錯了人,第二,或許那人剛好也喚清懷。半年前清懷先生還在黃河壩上,先生落水後,不管是朝廷百姓還是江湖俠客,發動了所有能動用的人員力量,沿着黃河一路往下游搜尋,都沒有找到先生,雖然大家都不相信先生真的沒了,但黃河水患之地與蜀地天南地北,先生便是長上翅膀,也不可能在落水後如此短時間內出現在蜀地。”

    衆人皆歎服,先前那絲慶幸之心就煙消雲散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