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從倫敦開始的詭異劇場 >第一百一十一章 三國大亂鬥(終)
    劉備與公孫瓚同窗多年,碰巧在勤王入雒的途中相遇,索性兵合一處,算作一鎮。

    在兩人臨河眺望時,又有一彪人馬從西側趕來,爲首者明鎧亮甲,耀武揚威,英武之氣縱使相隔甚遠,依舊能清晰地感受到,正是烏程侯孫堅。

    “稟將軍,來人是長沙太守孫文臺。”一名白甲小將率先來報:“想與吾等約定時間一同渡河。”

    聞言,公孫瓚點點頭,以示自己知曉,反倒是劉備面上一喜,連忙說道:“快請。”

    常言道,英雄出少年,孫堅十七歲便以勇武聞名鄉里,被郡守徵辟爲假尉,十八歲又以郡司馬的身份募召千餘銳士,討滅擁衆萬數的反賊許昌,而後南征北戰,因軍功受封烏程侯,天下英豪皆知他勇猛敢戰。

    不多時,安頓好部衆的孫堅在四將的簇擁下,騎馬趕前於公孫瓚會晤,而過往的白馬義從皆拱手行禮,口稱:君侯。

    唏律律,隨着幾聲馬鳴,孫堅勒住胯下青鬃神駒,偏腿從馬背上躍下,顧對左右,笑道:“久聞白馬將軍大名,高才風流,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雖是率軍星夜奔馳,一夜之間趕了上千里路,孫堅依舊是精神抖擻,說起話來中氣十足。

    論起名頭,孫堅足以與董卓比肩,均是以軍功封侯,而今聽他如此推崇自己,公孫瓚心中大喜:“君侯言重了,伯珪哪敢言‘高才風流’,倒是君侯,如今得見真容,英武遠勝傳聞。”

    程普,黃蓋,韓當,祖茂,四人侍立一旁,默默聽着這家君侯與人寒暄。

    而從孫堅下馬到現在,劉備一直沒有機會與之說話,但公孫瓚卻沒有忘記自己這個同窗,代爲引薦道:“此吾自幼同舍兄弟,平原令劉備是也,乃中山靖王之後、漢景帝閣下玄孫,帝室之胄。”

    “玄德見過君侯。”劉備施施然行禮。

    孫堅見其相貌非凡,面如冠玉,脣若塗脂,自然不會輕覷,執手笑曰:“既是漢室宗派,不必多禮。”

    視線微偏,孫堅又看向立在劉備身後的昂臧大漢,一人豹頭環眼,燕頷虎鬚,一人昂首驕傲,威風凜凜,不由眼前一亮,問道:

    “此二君何人也?”

    劉備拱手,態度不卑不亢:“此關羽、張飛,備結義兄弟也。”

    接下來又問官職,聽到兩人皆無官身,一爲馬弓手、一爲步弓手之後,孫堅扼腕嘆息道:“埋沒英雄也!待誅盡奸邪,定要爲諸君請功。”

    幾番交談下來,三人之間關係大進,並約定好半個時辰後共同搭橋渡河。

    其間,還發生了一個插曲。

    議事之時,有一小將越過衆騎,言稱要拜見父親,卻是烏程侯孫堅之子,孫策。

    眼下雖只有十四五歲,尚是個總角少年,但已格外引人注目。

    相貌俊美不說,在公孫瓚、劉備等人面前,毫無怯生之狀,一看便知此子絕非池中物。

    而孫策後來的話更是讓衆人爲之側目,原來此次匆忙勤王,他未能點齊軍馬,身邊只有兩千精騎、四大家將,孫策是瞞着烏程侯、其母吳氏單獨行事,當被追問時,此子振振有詞道:“亂世已至,男兒當爭雄天下,浴血百戰,而非留在後方。”

    年近三旬的劉備和孫策只說了幾句話,就喜歡上他,連連讚道:

    生子當如孫伯符。

    與此同時。

    函谷關內,漢軍營中。

    夏侯氏、曹氏兄弟俱在。

    陸離皺着眉頭,擡眸眺望遠方。

    隨着時間推移,地方豪傑陸續皆至,各自找地方安營下寨,接連兩百餘里,炊煙不斷飄起,顯然是長途奔襲之後,亟待休息、整頓士氣。

    見狀,趙雲對陸離說道:“兄長,義師已抵達關下,當派出使者攜帶太后懿旨,曉諭三軍,以免其誤入歧路,與董卓結盟。”

    張揚亦是如此相勸。

    即便知道效果不大,陸離還是決定試試,命副尉張敬出關傳遞詔書。

    可惜,眼下羣雄畢至,而張敬哪裏見過這種陣勢,多次推脫,生怕自己被傾向董卓、袁隗的地方諸侯斬了祭旗。

    無奈之下,張揚決定親自出關,身邊只帶兩名親兵。

    【第十五鎮,隨機應變,臨事勇爲,上黨太守張楊字稚生】

    按照原來的進程,張揚不該出現在這裏,而是作爲第十五鎮諸侯,只能說穿越者的到來,使很多事情都變得面目全非。

    “陸將軍,兄長令吾等聽從調遣,還請下令。”夏侯淵性格急躁,不等張揚回來,就想出關擊董。

    由於對方來投完全是看在族兄曹操的面子,陸離也不好將其當成下屬,溫聲勸解了幾句,說:

    在沒有搞清局勢之前,不可匆忙行事,需靜觀時變,以免被人夾擊,斷了後路。

    對此,夏侯惇深以爲然,與曹仁、曹洪一同跟着勸阻族弟。

    此時此刻,尚未發生拔矢啖睛之事,夏侯惇雙目俱在,只做過一件名揚天下之事,有人辱罵其師,身爲少年的他悍然拔刀,將之斬殺。

    如此一想,四人皆無軍功傍身,如今着急出關搦戰、表現自己,倒是可以理解了。

    當然,理解歸理解,陸離絕不會輕易出戰。

    眼下,羣雄起兵,天下震動。

    隨着勤王詔書馳報各道,荊、徐、豫、兗、青、冀諸州震動,各懷心思的梟雄趕至函谷關,恐怕平時隱匿在鄉野之間的輕俠也已攬衆前來,擇一明主投靠。

    而事實正如陸離所料。

    有一平陽衛國人,姓樂,名進,本欲投靠曹操,奈何孟德公遠在雒陽,只能來到關下。

    聽其報上姓名後,陸離心中大喜過望,親自出關迎接。

    樂進,五子良將中以驍果顯名,每戰必先,奮強突固,無堅不陷。

    許是歷史慣性,亦或者其它,剛一出關,又來一員猛將前來投靠,自言姓李名典,山陽鉅鹿人氏,因與趙雲氣質相同,均有書卷氣在身,所以兩人相談甚歡。

    呂布與丁公到了哪裏?

    如此陣營,可戰天下!

    此時此刻,身邊猛將如雲的陸離心中激起一股豪氣,恨不得立刻率軍衝營,人擋殺人,神擋殺神。

    然而,身陷囫圇的董卓心情同樣大好,這是因爲他剛剛得到消息,自己留在西涼的兩萬郡兵已在路上,最遲下午即可渡過黃河,前來會師。

    至於消息從何而來,自然是叛軍首領馬騰所傳——

    當初,馬騰與韓遂結爲聯盟,一同造反,後被董卓與皇甫嵩合力鎮壓,復歸漢室。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