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方外:消失的八門 >199、兩道菜
    走出桃花林就來到一條公路旁,可見人來車往,與外面的世界沒什麼兩樣,公路旁還有公交站牌。丁齊與冼皓並沒有坐公交車,沿着公路向蕪城市區方向走去,前走不遠又聞到了一股酒香。道路對面有一家酒廠,修得很漂亮的大門樓上還立着旗杆,國旗迎風飄揚。

    這景象,那裏像是方外世界啊。假如真有這樣一個方外世界,也不可能與外面的世界幾乎什麼都一樣吧這裏反倒更像是一個傳說中的平行世界,但是現實中真有這樣的平行世界嗎就算有,難道這麼輕鬆就能穿越嗎

    丁齊的感覺已說不清是玄幻還是科幻了,反正已經來了,先看看情況吧。

    走過酒廠又看到不少處工地,還有很多已竣工的樓盤。近年來城市都在向周邊延伸,老城區的面積有限,很多房地產開發項目都分佈在外圍的新城區,比如境湖市的雨陵區與江北區。而蕪城市的規模比境湖市小多了,從市郊的昭亭山腳下步行就可以到達市區中心。

    他們進入蕪城市區首先經過的地方是老北門,有一條由北向南城貫穿舊城區的街道。城北這條路顯然很多年都沒有拓寬過了,馬路兩旁的樹木都很高大,前行大約一公里左右,路的右邊人行道上立着一塊牌子,指向民居間的一條小巷,牌子上寫着“九林禪院由此向前三百米”。

    丁齊問道:“進去看看不”

    冼皓:“既然來了,當然應該去參拜一番。”

    兩人拐進了路旁的小巷,巷子裏是水泥和石板混合鋪就的地面,彎彎曲曲高低起伏,周圍是參差錯落的老房子,有些顯然已經沒人住了。小地方的老城區搞動遷比較麻煩,很多開發商寧願在新城區起樓盤,反正距離也不遠嗎,所以城市中不同地點的風貌對比顯得很強烈。

    在巷子裏走了幾百米,眼前突然出現了一片開闊地,感覺就似柳暗花明,他們來到了九林禪院的大門口。九林禪院不收門票,空地側面得禪房是用齋的地方,香客可以在這裏喫早飯和午飯,都是免費的大鍋素菜與白米飯。廟裏平日用的米和油等物,基本也都是香客捐的。

    廟門前空地上有擺攤賣香燭的。有一人的樣子最醒目,手持九環錫杖、身穿明黃色的僧袍、披着大紅金線袈裟、腦袋上戴着電視劇裏唐僧那樣的帽子。他站在那裏,身旁邊還立着一塊牌子:“歡迎合影留念,每次收費十元”。

    九林禪院大開中門不賣票,每天兩頓素齋也是免費提供給香客,香客自己往功德箱裏放錢就行,多少隨意。但是靠山喫山,靠水喫水,有這麼座廟在這裏,附近無事的居民也可以找點小生意做。一看這“和尚”就不是廟裏的和尚,而是附近的居民裝扮的。

    見丁齊和冼皓走來,那“和尚”招呼道:“帥哥美女,來張合影唄,背景就是九林禪院的大門,留個紀念”

    旁邊賣香燭的小販也招呼道:“進廟要燒香的,我這裏全套都有,有二十的、八十的、一百八十的,你們要哪一種”

    丁齊悄聲道:“我們剛纔和三位高僧合影,好像沒給錢啊。”

    冼皓掩口笑道:“廟裏有功德箱啊。”

    九林禪院的格局十分奇怪,它沒有單獨的山門殿和前後院,整個寺廟都是開放式的,周圍這片空地就相當於院落了,四周那些民居就相當於院牆了,進廟直接就到了大殿。

    這裏的大殿的格局也是丁齊從未見過的,從前往後深而狹長,進去之後首先看見當中供的地藏菩薩,兩側是十殿閻君。香案上擺着香,還立着一個小牌子,黃線很昏暗,仔細看才能注意到上面的字跡“燒香免費,每人限取三支。”

    丁齊與冼皓對視一眼,將隨身帶的現金都放進了功德箱裏,然後各取了三支香,在油燈上點燃,退到香案前的團蒲後面舉香敬拜。兩人都不是佛教徒,並沒有下跪叩首,而是將三支香高舉過頂深鞠躬,隨即便聽見了當、當、當三聲清越的鳴響。

    殿中坐着一位僧人,背朝着大門方向,穿着深青的僧衣,位置在香案的右側,他手持數珠閉着眼睛好似在念經,丁齊和冼皓進來的時候也沒什麼反應,兩人也沒有去打擾他。當丁齊和冼皓舉香敬拜時,他卻拿起一根棒槌敲響了身前的紫金鉢。

    這樣突然響起的聲音,往往會把人嚇一跳,可是丁齊和冼皓並沒有被嚇着,甚至感覺很自然。這鉢聲清越悠長,彷彿在元神中迴盪,丁齊甚至有一種莫名的感覺,前方的地藏菩薩很兩側十殿閻君好像都看了他們一眼。

    塑像當然都是睜着眼睛的,但只是泥塑木胎,當鉢聲響起的時候,這些塑像卻彷彿都“活”了過來,令丁齊有一種被目光注視的感覺,冼皓亦有同感。

    敬拜之後,他們將香插進爐中。而那敲鉢的僧人又閉上了眼睛,彷彿什麼都沒有發生過,甚至都沒有扭頭看兩人一眼。

    丁齊和冼皓並沒有打攪這位僧人做功課,只是向他點首以示感謝,然後繞過地藏菩薩走進了後殿。大殿的前後兩進是一體的,中間並沒有庭院,都在一間狹長的廳堂裏,通過佈置分隔成前後兩進。

    但是一走進後殿,就感覺光線明亮了不少,彷彿穿行了陰陽兩界。後殿更像一間陳列室,左中右三面的柱檐上,依次掛着禪宗三十三祖的畫像,就像在介紹禪宗傳法的歷程。

    左手第一幅是禪宗祖師摩柯迦葉的畫像,也就是在靈山法會上見釋尊拈花而微笑的哪位。禪宗傳至二十八祖菩提達摩,達摩東來中土,爲中華禪之始祖,留衣鉢又傳至中華禪六祖慧能。後殿中右手最後一幅慧能的畫像,恰恰與迦葉相對。

    參觀完九林禪院出來,兩人很長時間都沒說話,也沒有找人問路。丁齊走過每個路口時都注意看路牌,又走了十來分鐘,向左轉進入了濱江路,他終於開口問冼皓道:“你在想什麼呢,怎麼一直不說話”

    冼皓開口時彷彿長出了一口氣:“我也不知道在想什麼,好像是想起來什麼了,又好像什麼都沒想起來,這種感覺無法形容”

    丁齊掏出手機打開相冊道:“法海大師給我們拍照的時候,我們身邊明明是空着,但他卻把自己也拍進了照片中。”

    冼皓:“這位大師一句話都沒說,但他什麼意思呢,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丁齊:“境界不到,就不必多想了咦,前面知味樓到了”

    知味樓共有三層,前門朝街,後臨句水河。大堂裏掛的電子鐘顯示的時間是下午四點多,而日期比外面的世界快了兩個月。

    現在不是飯點,但大堂裏還有好幾桌食客,顯然生意不錯。兩人要了一個二樓的小包間,丁齊拿過菜譜翻看,冼皓則直接問服務員道:“我能不能點菜譜上沒有的菜”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