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一品寒門 >第796 再開恩科
    年假結束,新年後的第一次早朝如期進行。

    大多文武百官還殘留有春節的歡愉,看起來有些懶散。

    “臣孟青雲有奏!”

    一聽孟青雲的奏本,好些人心裏開始翻騰。

    砸完宗室的飯碗,又砸權貴和官吏的飯碗,現在又想砸誰的飯碗?

    你家大業大,隨便砸都無所謂,其他人呢?

    你就不會消停點麼!

    先聽這廝又鼓搗什麼幺蛾子來自折騰人。

    “奏來!”

    “皇權下村鎮,乃我朝偉大創舉,官吏下基層爲民生奔波,也體現陛下體恤民衆的仁心,然官員人數遠遠不夠,再加上在職多年的一批官吏又派送到西邊任職,官員人數更是捉襟見肘······”

    又要抽調官員?

    你砸了好些部門,若再從其他部門抽調官員下鄉,這些部門的官吏就得連軸轉,不累死纔怪。

    嗯,我那女婿就在邊緣,若是抽調肯定少不了。

    哎,女兒城市生活過慣了,不知道能不能適應鄉村的艱苦。

    “今年會試輪空,臣懇請陛下開恩科,並增加錄取名額······”

    啥?

    開恩科,還要增加錄取名額?

    我是不是聽錯了?

    隨即滿殿活躍。

    陛下若同意這舉措,受益最大的當屬權貴和士大夫。

    雖說寒門出貴子,但哪有他們的資源充足。

    到時候錄取的進士比例,寒門肯定佔少數,大多數還是有錢、有權、有勢人家的子弟。

    “朕準開恩科!”

    官員不足確實是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否則親民愛民就無法落實,盛騰略略思忖便答應了。

    “本次恩科錄取殿試貢士名額······那就翻倍吧!”

    恩科就是加塞的會試,錄取貢士名額增加,不會影響以後的會試,所以盛騰略一思考,便果斷做出決定。

    恩科取士在於一個恩字。

    恩便是皇恩浩蕩的意思,皇帝增加恩科貢士名額,並不代表明年會試也有同樣的規矩。

    這其中很微妙。

    若不是恩科,隨意增加貢士名額,就會有麻煩。

    按照以前規矩辦,考試的舉子會不滿意,偏偏我考的時候就不增加,憑什麼?

    若按現在的規矩辦,久而久之就會形成僧多粥少尷尬的局面。

    進士就業難的問題就會在大宇出現,這對十年寒窗的學子來說是致命的打擊。

    隨之讀書無用論就會出現。

    “此乃利國利民決策,陛下英明!”

    “臣替天下黎民百姓謝陛下恩惠!”

    “陛下雄才大略,勵精圖治,此等恩澤天下鞠策,真是天下讀書人的福音!”

    “陛下英明神武,勤政爲民,開疆裂土,愛民如子,實爲千古一帝,雖堯舜禹不及也!”

    “······”

    龍屁拍的啪啪直響,心裏樂得咯咯直笑。

    殿試貢士翻倍是個什麼概念?

    就是說今年恩科進士有六百人,會比往年多三百舉人入仕。

    這不是天上掉炊餅,這是天上掉烏紗,還哪有比這還大的喜事啊!

    嗯?

    孟青雲這個士大夫的公敵怎麼轉性了,反過來給士大夫辦好事?

    興奮過後,有些官員開始揣測孟青雲奏事的出發點,想來想去沒有眉目,最後得出相同的結論。

    他一定是受不住壓力了。

    哼!

    讓你天天叫囂着革新,現在知道難處了吧?

    趕快知難而退。

    “陛下,我朝幅員遼闊,現在下達恩科通告,恐怕一些偏遠之地的舉子,時間上有些措手不及······臣懇請陛下推遲會試日期,讓全國各地舉子都能有充足時間應試,不給本次恩科留下遺憾!”

    “準了!”

    盛騰一口答應,“會試推後一月,和殿試緊密銜接,不耽誤學子們的時間。”

    “陛下心中有百姓,此乃大宇之幸!”

    “······”

    百官再拍龍屁,朝堂一片歡喜,部分官員對孟青雲的偏見稍稍改變。

    ······

    改革既是一場打破束縛民衆的桎梏,把他們從原來固定的小圈子裏解放出來,去創造更多的價值的行動,也是打破固有利益格局,均衡利益分配的運動。

    大宇的改革需要步步爲營,而且需要與去年的革新銜接,所以改革的重點還是要放在民生上。

    大宇朝束縛百姓發展的弊政太多,其中一項便是私營手工業受限制。

    這是由大宇的經濟基礎決定的。

    雖然朝廷重農也重商,但大宇朝在骨子裏還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

    朝廷有這樣的經濟政策,也有他們擔心的地方。

    比如過多的農業人口流向手工業,危機財政收入和社會穩定。

    果然孟青雲提出革新手工業制度後,重臣反對聲迭起,最大的疑慮便是農業人口流失。

    這不是問題。

    把經濟搞起來纔是重點。

    孟青雲闡述了自己的觀點。

    開放私營手工業,不僅不會造成農業人口流水,反而是對商業和農業的互補。

    農業上除了在增產着手,還要鼓勵百姓留出一定量的土地種植經濟作物,搞養殖業等產業。

    手工作坊又能收購這些經濟作物,形成互惠互利的良性循環,同時又促進商業繁榮······

    又舉例又論述,說動了重臣,大家都同意開放私營手工業,但守舊的大臣還是小心翼翼加了一條,百姓不能因之荒廢土地。

    私營手工業開放後,手工作坊如雨後春筍,各類作坊迅速林立在鄉村和城市間。

    磨坊、油坊、機坊、紙坊、醬坊、彈棉花坊、糖坊、木作、漆作、食品加工、皮革製造、毛皮加工、印染、罐頭製造、紡織、陶瓷等,把大宇經濟推上一個新臺階。

    ······

    二月,在京城外二十里的兩處空地上,開始着手修建兩座劃時代的大型工廠。

    龍城水泥廠和龍城鋼鐵廠。

    這是官營工業。

    青陽子成爲第一任鋼鐵廠廠長。

    同時鼓勵農業和手工業發展,孟青雲建議鹽鐵局稍微放寬政策,允許私人鍊鋼鐵,但必須和官方有合作契約。

    因爲各行各業都需要鐵,如果鋼鐵一直官控,會造成很多麻煩,尤其百姓打造農具一點也不方便。

    這在能控制範圍之內,盛騰自然同意。

    ······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