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三國之漢室再興 >第206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
    陳宮似乎沒想到劉和會親自出迎,有些受寵若驚,來到城中坐定,感嘆不已。

    再看劉和麾下幾員大將,點頭嘆道:“將軍斬黃巾,平邊塞,如今又首倡義軍,敢爲天下先,實乃英雄也,漢室有將軍匡扶,定能再興。”

    劉和搖頭苦笑道:“先生過獎了,我身爲劉氏宗親,豈能眼睜睜看着朝綱崩摧,被惡黨所害?此乃職責所在,無可退卻之事,只可惜響應者寥寥無幾,孤掌難鳴啊!”

    “將軍此言差矣!”陳宮卻擺擺手,笑道:“將軍此舉,已然攪動天下風雲,響應者無多,實乃時機未到,太過倉促耳!”

    “哦?”劉和心中稍感安慰,抱拳道:“請先生明示。”

    陳宮捻鬚嘆道:“董卓亂國,置江山於倒懸,天下之人,無不切齒,然如豫州孔伷、兗州劉岱、陳留張邈等,皆乃董卓所派,縱有除賊之心,也難免有人還在猶疑之中,故而檄文雖先到,卻遲遲不見動靜。”

    劉和微微點頭:“先生所言甚是,倒是遠在山東的曹孟德、南陽的劉玄德已經起兵,足見人心背向。”

    陳宮又道:“況近處諸位諸侯,初到任上,立足未穩,就算有意,也要從容部署,此時將軍便發檄文,各位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便如在下……”

    陳宮指了指自己,言道:“下官自到中牟一年有餘,此次招募五百義士,籌措數車糧草以助將軍,也要半月有餘,更何況他人乎?”

    “原來如此!”劉和舒了一口氣,抱拳道:“先生明大義,能來助我,着實感激不盡,當爲朝廷謝過先生。”

    經陳宮一番分析,劉和一掃心中的頹喪,看來並不是號召力不夠,而是時機不到,也要給人家一個緩衝準備的時間。

    陳宮忙起身還禮:“食王爵祿,當報王恩,在下已經棄官而去,若蒙將軍不棄,願效犬馬之勞。”

    劉和大喜,抓住陳宮的手臂,大笑道:“吾得先生,比那些諸侯前來相助還要高興,今日當一醉方休。”

    程昱已經命人擺好酒宴,此次出來帶的最後一罈酒也拿出來,喝完這一罈,可就徹底沒了。

    席間衆人暢談,尤其程昱和陳宮,本是同鄉,便愈發親近,討論當下形勢,陳宮近在洛陽,許多見解十分獨到,有一種撥雲見日之感。

    劉和卻在感慨,果然是近水樓臺先得月,這纔來中原兩個多月,就見到了鮑信、于禁、陳宮、鄭渾這樣的名士,人才一抓一大把,比自己遠在幽州,辛辛苦苦千方百計拉攏人才要方便太多了。

    所謂識時務者爲俊傑,這些人能夠青史留名也是不無道理的,看到檄文號召,最先行動的還是如陳宮、曹操、劉備這些名人,他們的眼光、膽識和魄力就非其他人可比。

    歷史的浪潮之下,或許埋沒了不少人,但更多的還是這些弄潮兒、甚至改變潮流的人脫穎而出,其他人隨波逐流,自然也就默默無聞了。

    許多人感嘆自己時運不濟,生不逢時,其實只是嗅覺不夠敏銳,眼光不夠長遠,膽識不夠果決罷了。

    怨天尤人,給自己一個繼續碌碌無爲的藉口,在一腔哀怨中日復一日地蹉跎一生。

    陳宮的到來,讓劉和重拾信心,大家繼續整備兵力等待時機,終於盼來了第一位諸侯——南陽太守劉備。

    劉備帶領一萬兵馬自南陽出發,行至隴城,將人馬駐紮之後,便來敖倉拜見劉和,二人相見,自然唏噓不已。

    劉備感念劉和父子的舉薦之恩,當年若非劉和一紙書信,劉虞在朝中引薦面聖,他現在或許還在賣草鞋。

    見面第一句話便問劉虞身體如何,當時劉和請張仲景,便是以此爲藉口,也多虧了劉備全力周旋勸說,否則張仲景還不一定願意背井離鄉北上幽州。

    如今的劉備可是實實在在的漢室宗親,見到劉和所發的檄文,第一個便發兵響應,可見也是一位義氣之人。

    劉備感念恩情,慨嘆漢室衰弱之時,劉和卻在感嘆劉備的命運變化之大。

    如今劉備在南陽政績突出,百姓稱頌,得到了當地大族蒯家和鄧家的支持,以蒯越爲郡丞,鄧芝爲功曹,招募人才兵馬,平定周邊叛亂,麾下也有幾員大將。

    第一位便是義陽人魏延魏文長,此時的魏延還在新野,沒有避亂長沙,第二位乃是汝南陳到陳叔至,這是名位僅亞於趙雲的人物。

    第三位是最讓劉和羨慕的一位三國名將,南陽宛城人文聘,這可是和郝昭一樣的屏障大將,爲曹魏鎮守江夏數十年,威震敵國。

    除了這三人之外,還有劉備的同門牽招,蜀漢後期先鋒大將廖化,魏延的老鄉傅肜等,都算是三國名將。

    除此之外,另外一人倒讓劉和頗感意外,就是昔日的護烏桓校尉箕稠,箕稠因與烏桓勾結買賣奴隸,被劉和押送洛陽問罪,正好趕上靈帝大赦天下,在洛陽釋放後便投到了劉備手下。

    這陣容甚至讓劉和都有些羨慕,果然還是中原人才濟濟,只要稍微有點名望,就能招攬到人才。

    唯獨五虎上將的黃忠至今沒有音訊,不知道是不是已經去了長沙,劉和也不敢貿然動問。

    這還是存了一點私心的,黃忠也是南陽人,萬一劉備回去就尋訪,被他在南陽找到,那不是虧大了?

    不過總而言之,劉備雖說少了關張兩個萬人敵的兄弟,但多了這麼多文武輔佐,而且有了穩定的根基,不必再寄人籬下,更不用受流落之苦,應該是賺了吧?

    酒宴之上,劉和讓關張上前敬酒,心中卻在問自己,如果用關張換這些人,自己是否願意?

    喝慣了原來的好酒,大家對這普通的濁酒實在難以下嚥,連陳宮的口味也養刁了,酒過三巡之後,便開始商談正事。

    陳宮言道:“方今各路諸侯蠢蠢欲動,其心未決,將軍何不與玄德公先出兵討賊,取滎陽以振人心?”

    程昱蹙眉道:“滎陽乃關外第一重鎮,護衛洛陽,城池堅固,又有兩萬多西涼軍鎮守,恐難攻下。”

    陳宮撫須笑道:“強攻固然力有不足,然滎陽守將胡軫卻是個無謀之輩,李肅又自視甚高,或可智取。”

    程昱點頭道:“若能取下滎陽,則可以此爲根據,倡大義而迎天下豪傑。”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