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亂世牧唐人 >第二百六十章、朱王李績
    “陛下還記得年前拿起稅銀案嗎?”林玉霄清清嗓子,環顧了眼四周,朗聲道。

    果然,林玉霄此話一出,其他朝堂百官也開始竊竊私語。

    稅銀案事關重大,至今也只查出犯人的犯罪手法,但僅從蛛絲馬跡之中,但凡精明之士都能看出,這很可能是世家做的局。

    如今林玉霄再度提出此案,所有人都在猜測,這朱權怕不是世家安排在馮士爲身邊的奸細。

    “朕自然記得,三十萬兩稅銀,誣陷我大唐有功之人,這案子朕一直記得,莫非此案有了結果?”李景道。

    “陛下恕罪,此案未破,不過我接下來說的事情可以看做是稅銀案的延伸。”

    接着林玉霄就將楚仲飛當初發現此案的過程說了出來,文物百官一臉不可思議看着馮士爲,冒領軍功,這是要受軍法處置的。

    “陛下,昨日楚仲飛找到這件西涼人頭案的關鍵證據,還請陛下傳蔣澤福入殿。”林玉霄道。

    “準!”

    這是蔣澤福第一次進入皇宮,更是他第一次面見唐皇,雖然楚仲飛在林玉霄帶他走的時候已經說過了宮裏的規矩,但蔣澤福還是在見到李景的一瞬間,本能的跪了下來,頭深深的砸在地上。

    五體投地......

    卻見李景連忙從龍臺上下來,伸手將蔣澤福扶起,嘆了一口說道:“擡起頭來,你是我大唐的將士。”

    “陛下,使不得,草民就是個賤民,見到龍顏已經是天大的榮耀,怎麼能讓草民的污穢之氣玷污了陛下?”

    蔣澤福看了李景一眼,臉上卻是顯出了慌張之色,本能的後退,連忙躬身,根本不敢擡頭。

    雖然蔣澤福穿的是楚仲飛給他準備的華衣,甚至敢於同楚仲飛一起對抗貪官,但是骨子裏還是隻是貧民思想,皇帝就是他們的天。

    李景聞言長嘆一聲,朗聲道“朕曾聽人說過一句話,甚是覺得有理,後來朕也想了許久,也有了些心得,今日就拿出來與朝中諸公分享。”

    李景輕咳兩聲,隨後道:“我大唐與立國之初相比,國土增加三倍有餘,人口更是有近兩千五百萬戶,而這份功績不是因爲朕高作朝堂,也不是因爲朝中諸公執筆揮斥方遒,我大唐能有今日繁榮富強,是因爲我大唐有拋頭顱灑熱血的你們,有負重前行的你們,如果你們都算是污穢,那朕算是什麼?

    正是因爲你們的存在,朕才能與朝堂諸公在這金鑾殿中侃侃而談,蔣澤福擡起頭來,朕的榮耀,亦是你們的榮耀。”

    戚魏冉本就是軍務出身,在這一刻僅是有些老淚縱橫,就是何志忠也輕輕側過頭,以袖遮臉。

    倒是不少世家人卻是嘴角一挑,不置可否,但此時也不會出言戳破李景千金買馬骨之意,那就等於徹底與軍方鬧掰。

    蔣福澤也是滿臉震驚,眼角溼潤,強迫自己直起腰來,卻看到讓他這一生難以忘懷的一幕。

    只見李景身着龍袍,雙手合攏置於頭前,身行九十度大禮。

    李景是誰?一國之主,大唐最有權勢的人之一,縱是何志忠王世平,未曾叛亂前,都要對其行禮。

    但此時李景卻對一個小兵,不對,準確的說是一個逃兵用瞭如此大禮。

    但自古不缺槓精,總有人想要出來找茬,尤其是一些御史或是老夫子,整天逮到機會就會和李景說些君君臣臣什麼來着。

    不過李景卻沒給這些人機會,又道:“那人曾言,最讓人安心的話是唐軍來了,對於朕而言亦是如此,只有你們在,朕才睡的安心。”

    蔣澤福下意識的挺直了腰板,右手下意識的就像握向腰間,就如同當年鎮壓叛軍一般。

    接着就聽李景道:“朕欠你一個道歉,一個遲來三十年的道歉。”

    “不,陛下...我...”這一刻蔣澤福終於哭了出來,聲音哽咽,但是說不出話來。

    “三十年前發生了什麼,還請說清楚,今日朕要還的不止你的公道,還有你十九名同僚,還有長豐村一千二百三十八人的功勞。”李景站直身子,眼神誠懇的看着蔣澤福,嚴肅道。

    “草民丁當如實告知陛下。”

    接下來的半個時辰,蔣澤福訴說了一個爲了軍功以上千百姓頭顱冒充軍功的事,就是連何志忠都是露出了怒容,唯有馮士爲神情冷淡,好像在聽其他人的故事一般。

    李景接過祕碟,看着其上還蓋着當年馮士爲還是偏將時將印,抄起竹筒,面若寒霜,直接砸在了馮士爲的臉上。

    “馮士爲,你還想說什麼?倒是朕小看了你,沒想到你有如此氣魄,一千條冤魂,這麼多年你是如何睡得着的?”

    “沉睡的找,亦如當年長樂坊之變一般。”

    馮士爲話音剛落,石破天驚,不只是李景呆了,其他百官也呆了,便是王世平都不由多看了馮士爲兩眼,沒想到他竟然會說出這樣的話。

    長樂坊之變,算是唐淵帝不能被人提及的祕史。

    當年烈帝有十數位皇子,但是夠資格做皇帝的只有兩位,一位太子朱王李績,一位是當時的安王李優。

    雖然烈帝突然暴斃衆說風雲,但當時能夠有資格繼承王位的只有他們二。

    而其中李績呼聲最高,就是因爲李績爲人謙遜,行事果斷,有着古之君子之風,又與朝中大臣交好,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爲大唐自古就有着傳長的傳統,可以說李績繼位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

    現實永遠狗血,意外又無處不在,烈帝死後,皇位空缺,但國不可無主,衛懷英以烈帝遺詔名義招李績入宮。

    所有人都以爲李績這次進宮是烈帝留下了早先留下遺詔,事關皇位歸屬,而李績就是新一任唐皇。

    李績雖然太子,卻有個不好的習慣,不喜住太子府,也就是東宮,一直住在朱王府處理朝事,烈帝說過幾次,不過李績一直克己及人,這朱王府可能已經是李績最後的自由,所以烈帝也就特許了,因爲他甚至皇宮中的孤獨。

    ???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