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直播之荒野大冒險 >第六百四十九章 大口喫草
    天色已經很晚了,晚到大部分都遲疑是不是要繼續捱餓一晚上,等到第二天天亮在動身。

    本來畢方應該在天黑前的兩個小時內製備庇護所,但當他看到近在遲尺的山脈後還是衝動了一把。

    太餓了,哪怕是在荒野之中,他都沒這麼餓過,人在極度飢餓下,總是不會太過理智。

    長達三天的未進食,再加上寒冷帶走的熱量,相比起正常氣溫,此時的畢方無疑更加飢腸轆轆。

    乾癟的胃袋佔據了智商的高地。

    當然,沒有徹底佔領,畢方還是相當有理智的。

    極強的視力讓他看的更清更遠,對距離的把握也更準,他預感自己能在天黑前抵達。

    萬幸畢方賭對了。

    現在距離天黑甚至不到半個小時,不,一刻鐘都存疑!

    北冰洋給世界上九成九的人腦海中留下的印象都是冰天雪地,顏色單調。

    的確,由於氣候惡劣,北冰洋地區的確不受植物歡迎,難見紅花綠樹的蹤影。

    島上的植物主要是苔蘚和地衣,南部的一些島嶼上長有耐寒的草本植物和小灌木,不過這並不代表此地死氣沉沉,是不毛之地。

    相反,北冰洋有很多動物的天堂,比如鼎鼎有名的北極熊,還有海豹,北極狐,馴鹿,雪兔,鯨,鯡魚,鱈魚等,夏季在西伯利亞沿岸一帶還會有很多鳥光顧。

    事實上,生物的潛力是極其巨大的,哪怕是南北兩極,環境再惡劣,它們也總能佔據一席之地,成功的生存下來。

    哪怕是畢方走了近三千的浩瀚冰原,本質上會有北極狐,北極熊的存在,只不過因爲沒有底層食物鏈,數量本就稀少的它們畢方是一隻都沒看見。

    “在極地區域內部看似沒有食物,但只要注意尋找。”

    “在這個遙遠的地方,動物很少會受到人類驚擾,因此有時候捕獲到它們也不是什麼難事。”

    “比如企鵝,當然,這生物只在南極圈附近有,我只是舉個例子,許多早期的探險家拿它們作爲食物,聽說企鵝肉有點中間於牛肉與羊肉的味道,而且脂肪和瘦肉層次分明。”

    “還有兔子和旅鼠,狐狸和狼,馴鹿、麝牛、北極馴鹿、麋鹿和駝鹿,海豹,海豹脂肪很多,但塊頭較大,有時候會有攻擊性。最後還有北極熊,最好不要碰—它們的塊頭非常大,通常都是有攻擊性的。”

    【我覺得如果我到了北極,就算真的要緊急避險,也不大可能打得過它......】

    【北極熊:感謝老鐵送來的冬日溫暖,正愁沒口糧,家裏還有三個熊崽子要養,大恩不言謝!】

    【自信點,正常人就做不出那片冰原,根本不知道方向,我要是在數十公里的冰原上只會和沒頭蒼蠅一樣亂轉,早凍死了】

    但在現在這種情況,想要抓動物是不可能的了。

    時間上也不允許,十幾分鐘不可能讓畢方找到獸徑,並且還要搭制陷阱,捕獵更不可能,除非守住待兔,能喫點草就不錯了。

    畢方的目的也正是一些植物。

    “多數極地區域的植物都是可以食用的,通常可以剝下、弄乾並煮食,也可以添加到煮的茶水裏,有些也可以直接生喫,有些更是富含微量元素,可以補充身體所需。”

    “比如極地柳—皮、嫩芽以及新長的樹根都是可以食用的,並且富含維生素C。”

    “石芯用來煮、浸泡都可以。岩石上的地衣和苔蘚大多也是可以食用的,地衣和苔蘚是很好的食物來源,但數量不是很多,喫之前要煮熟或者烤熟,一次不要喫很多。石耳是最好的食材,也可以生喫。”

    “雲杉和松針,嫩芽和樹皮可以煮着喫,當年華夏志願軍就是靠着松針泡茶,解決了夜盲症,才能屢屢在夜間打出漂亮戰役。”

    “此外還有越橘,這種紅色的漿果富含營養,葉子也可以煮或者烤,野生黃莓—金黃色的漿果,維生素C的含量很高,葉子可以用來泡茶。”

    “如果你有生火的材料,如木頭、植物,或者動物的脂肪,那麼你就可以生火從而可以做飯,但是很難,沒有充足的時間和運氣,幾乎就不用考慮了,不要期望像在低緯度地區那樣可以輕易地找到樹枝進行取火。”

    “不過裸露的岩石上地衣和苔蘚還是好找的,馴鹿什麼的就靠它活,格陵蘭島上有記錄的就發現過300種地衣和600種苔蘚。1954年,人們還在北冰洋底3400米深處發現有細菌和真菌的孢子。”

    畢方單膝跪在雪地中,雙手扒拉這面前的岩石,將積雪掃空,露出的是冰冷光滑的石面,似乎並沒有他所說的苔蘚和地衣。

    但畢方沒有放棄,將石頭和凍土夾縫中的積雪刮乾淨,一抹澹澹的綠色終於出現衆人眼前。

    居然真的有植物!

    觀衆目露震撼。

    格陵蘭是原始的,在這裏,衆人所看到的每一座山都是上幾億年的,浮冰更是上千上萬年。

    自古以來,它就是一個神話的領域,這座遙遠的島嶼成了所有幻想與神祕的源泉。

    炫目的極光、無垠的苔原、閃爍的冰柱、詭異的冰山、以及近乎極限的寒冷和幾乎不開口說話的因紐特人,純淨得像個童話世界。

    但那是對旅人而言,對於求生者,這裏簡直就是極寒地獄。

    但就算是一片雪白的世界,照樣能有綠色的植物頑強生長在夾縫中。

    它靠什麼活?

    零下幾十度的低溫,細胞液都凍結了吧?

    【話說,爲什麼極地植物反而是常綠植物?我看好像基本都是綠的】

    【臥槽,你這麼一說,好像是這樣啊,不應該高緯度是季節性的嗎?】

    “因爲基地都是苔蘚植物,也叫凍原,是生長在寒冷的永久凍土上的生物羣落,是一種極端環境下的生物羣落。對極地的惡劣環境有很多特殊的適應。”

    “比如這些植物的莖和葉都緊緊地貼在地面上,能很好地承受積雪壓力,只要每年有一小段溫暖的天氣,植物就立即發芽,兩個月的時間就能完成生長、開花、結實的過程。”

    “而常綠是爲更好的吸收陽光,這裏根本沒有四季的變化,半年白天,半年夜晚,常綠植物能活下來已經不錯了,哪還有季節變化。”

    “樹木的落葉,漲葉,是爲了更好的儲層能量,極地植物活下去就很不容易了,更別說儲存能量,因此長得非常慢。”

    畢方直接摘取嫩葉塞進口中,跟嚼冰塊似的,哪有什麼口感,什麼感覺都沒有,就迅速的進入了胃裏。

    雖然喫苔蘚最好煮一遍,但現在的畢方根本沒有條件,能墊上肚子就不錯了。

    畢方對自己的消化能力有信心。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