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備前宰相 >第七十章 壬辰倭亂(三)王京失陷與公州合戰(上)
    申砬戰敗忠州真正讓朝鮮王李昖震動是其麾下的8000禁軍覆滅的消息,要知道彼時朝鮮王京的禁軍一共只有2萬餘人,多選用弓馬嫺熟的兩班貴族子弟和北軍銳卒充任。

    但是這套軍制傳到李昖這邊的時候早已經腐敗不堪,外州的兩班貴族由於要面臨倭寇和女真的原因或許還有一點武備傳統,可是近畿的兩班除了押妓別的什麼都不會了。

    所謂的禁軍早就已經成了王室降恩朝臣塞兒子喫皇糧的部門的,交給申砬的8000人已經是李昖所能湊出來最能戰的部隊了,如今全部淪喪敵手。

    深知王京已不可守的李昖採納了都體察使柳成龍的建議,將臨海君、順和君兩位王子分派咸鏡道、江原道募兵勤王,而世子光海君則跟隨國王李昖北狩,同時派人前往北京向大明爸爸求援。

    四月10日一早,朝鮮王李昖帶着光海君和嬪妃等人出逃,在後方的是痛哭着冒着大雨跟隨的朝鮮文武百官和百姓。

    傍晚時分朝鮮王李昖駕臨臨津江,等到隨行的大部分人都渡過了臨津江,朝鮮王看着左右疲憊的侍從和百官,命令近江百姓遷移屋舍,將房子讓給百官侍從休息。

    爲了防止日軍從江南追擊過來,也不管後面還有數萬跟隨沒有過江的百姓,直接命令將舟船鑿沉。

    朝鮮王李昖和官員逃走後的王京徹底沒有了管束,在日軍到來之前朝鮮人自己就先互相搶掠了一波。

    大批的朝鮮流氓衝入內帑搜略寶物,整個王京民亂四起,最後甚至還焚燒了掌隸院、刑曹等衙門,放出了很多被關押的囚犯。

    遠在江北的朝鮮王李昖,聽聞王京起火的消息,以爲日軍已經追到了王京,害怕的向左右詢問意見。

    承政院都承旨李恆福(相當於亞相)回答道“可且駐駕義州,若勢窮力屈,八路俱陷,則可赴訴天朝。”

    從李恆福的描述來看,朝鮮朝廷上下對於戰局的觀點非常悲觀,明明開戰還沒一個月就已經想着棄國而逃了。

    而左議政(左相)尹鬥壽反對內附大明,他主張道“北道士馬精強,咸興、鏡城皆天險之恃,可逾嶺北行。”

    隨後他詢問了此前建議北狩的柳成龍的意見,柳成龍認爲“大駕離東土一步,則朝鮮非我有也。”

    朝鮮王李昖其實是心向內附的,因此用言語暗示柳成龍,但是柳成龍堅持不能渡江。

    由於朝鮮大臣之間的對於下一步爭論不休,朝鮮王李昖也拿不定注意,彼時傳來消息,王京起火是賊衆作亂所故,不是日軍來襲,他也就歇了渡過鴨綠江的想法,帶人前往平壤暫歇息。

    在李昖離開臨津江的同時任命都元帥金命元率領20餘將,1000餘士卒駐守臨津江北岸。

    小西行長於4月8日擊破忠州守軍,9日進駐現有兵守備的忠州,忠州牧使李宗張戰死,10日加藤清正打字和黑田長政等人進駐忠州。

    兩人因爲接下來誰先入主王京的事吵了起來,原來是因爲秀吉此前曾經答應兩人,讓兩人互相交替擔任先鋒前進,可是這一路來基本上都是小西行長在前,軍功都被他拿了去,加藤清正非常不滿。

    最後在松浦鎮信、鍋島直茂的調解之下,確立了小西行長經驪州北上,加藤清正經竹山北上的戰略。

    最終雙方於14日和15日分別進入王京,彼時王京內的兩班貴族早已經逃散,只留下無依無靠的平民在這裏祈求侵略者的寬恕。

    與此同時,遠在全羅道的李洸並不知道王京失落的消息,其所帶領的全羅道府兵10000人,水兵2500人,全州及周圍郡縣衙丁2000人,以及從全羅道世家大族手中徵募來的家丁2000人,再加上臨時徵募的農民湊出了2萬大軍從全州北上。

    大軍4月10日經龍安渡過錦江進入忠清道內,隨後轉到向西北方向的尼山行軍,在尼山東側一扇之隔的盆底鎮岑在後世通了火車之後成爲南北經濟大動脈大田特別市,而眼下只是一片山中小縣城。

    在尼山北側有一處山谷直通忠清道重鎮全州,這裏是忠清道監營所在地。

    由於此前申砬與小西行長在忠州會展只動用了清州駐屯兵營中的部隊,因此全州監營中的3000營兵依舊位於營中。

    李洸於12日進入公州,整合了這部分兵力稍稍耗費了一些時間,但是最後總歸集合大軍對外號稱大軍三萬,打算繼續北上王京勤王。

    與此同時李洸兵出全羅道的消息爲秀家的探子獲得,花房正幸帶着所部4500人會和豐臣秀貞既周圍大名的5800人出金山進全羅道的錦山縣和珍山縣。

    這兩座小縣城本就是山位於車嶺山脈的山谷小縣,縣內戶數不過千戶,民萬餘口,所謂的城牆也就比院牆高上一點,根本抵擋不住花房正幸所部的攻侵。

    4月14日李洸從公州出發繼續北上王京,而此事花房正幸也翻山越嶺從珍山而出對車嶺山下的連山展開進攻。

    由於李洸帶走了全羅道北部大部分的衙丁和府兵,連山根本沒有任何的防備力量,縣令洪賢秀棄城而走,連山隨即失陷。

    4月15日下午,李洸途徑全州以北的溫陽(現天安市西南),突然看到從南方而來的浩浩蕩蕩的逃難大軍。

    周圍的兵丁大驚失色向他們詢問原因,具是說日寇進入京畿道,國王已經北逃出京的消息。

    這些逃難南下的百姓帶來的消息震動了北上的勤王大軍,起初李洸還不相信,命人殺死了幾個散播謠言的士兵和難民。

    李洸表示京畿道有府兵2萬餘衆,又有禁軍2萬餘人,又有數千內禁衛牙軍,絕不可能被幾千倭寇輕易擊潰。直到此刻他還沒有搞清楚日軍登錄的真實數量。

    但是這些士兵本就是李洸短時間內聚集起來的,再加上連日的長途跋涉士氣本就不高,眼下又被北面的情報所“迷惑”他也知道不可能繼續北上了。

    他把部隊屯駐在溫陽確認消息,可是當天夜裏就有一名從王京逃出來的官員向其哭訴道“君王早已北狩,如今王京爲日寇所破,城內百姓淪喪十不存一啊!”

    王京百姓十不存一的描述當然是這個官員誇張的說法,事實上小西行長和加藤清正入城之後小西行長一直在約束士卒,並且有發生慘絕人寰的屠城事件。

    事實上隨着李昖的北逃,大部分王京內的達官貴胄早就已經跟隨者跑了,其他富戶良民也都紛紛出城避禍,在小西行長入城之前,王京內部的人口已經不足過去的3成。

    但是這名官員帶來的消息還是極大震動了李洸,王京官員落魄入城要找李洸的消息是封鎖不住的,在他進入李洸的衙內時候,早就有好奇的官丁在周圍探查消息。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