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大明風流 >第256章 萬事俱備
    徐幼棠顯然是第一次親吻,動作青澀笨拙,牙齒硌的張延齡的嘴脣生疼。但是她努力的逢迎着。在張延齡的一番**之後,倒也很快變得熟練了起來。

    一番青澀甜蜜的親吻之後,徐幼棠面如紅霞一般躺在張延齡懷裏滿意的嘆氣。

    “侯爺……!”

    “怎麼?”

    “沒什麼,就是想叫你。不過,叫侯爺有些彆扭,要不然今後我叫你哥哥,你叫我棠兒吧。”徐幼棠嬌聲道。

    “好,棠兒!”張延齡微笑道。少女的心思總是這麼無聊而樂此不疲。

    “哥……哥。”徐幼棠嬌聲道。

    張延齡笑着答應,徐幼棠又抱住張延齡的脖子索吻,兩人又攪合在了一起,良久才氣喘吁吁的分開。

    “該給你定情之物是麼?可是我沒想到咱們會變成這樣,所以身上可沒帶什麼貴重東西。回家後再送你好不好?”張延齡笑道。

    徐幼棠膩在張延齡懷裏道:“哎呦,我身上也沒什麼貴重東西送你呢。不過,我的禮物早已送給你了。”

    張延齡笑道:“什麼時候送的?我怎不知?”

    徐幼棠扭着身子嗔道:“那柄火器啊,我親手打造的時候便想着,這柄火器就是送給我心上之人當定情物的,只是你不知道罷了。”

    張延齡哈哈笑了起來,原來徐幼棠早就存了這樣的心思。短柄火銃便是她心中送給自己的定情物。一時間又是好笑,又是感動。

    此刻身邊確實沒什麼拿的出手的,但也不能什麼都不表示。左右看了看,一眼瞥見水庫中盛開的朵朵荷花甚是好看,於是笑道:“棠妹,我去給你摘一朵荷花來送給你如何?”

    徐幼棠點頭答應,張延齡站起身來快速脫下外衣,解開腰間皮帶火器等物。“噗通”一聲,縱身跳入水庫之中。

    天黑時分,張延齡和徐幼棠纔回到京城。徐幼棠還不能徹夜不歸,雖然晚上天氣涼爽是最適合建造工作的時候,但是倘若徐幼棠因此而徹夜不歸的話,徐杲定會發現,徐幼棠或許便再不能瞞着他白天出來。

    爲解決這個問題,張延齡提了個主意,讓徐幼棠下午的時候跟孫萬厚和李大根兩名匠人講解了蓮花爐的一些基本的結構和原理,以及建造中的要點。那兩人也是經驗豐富的建造匠人,對冶煉爐也很精通,雖非他們常見的爐子,但是基本的原理卻是相通的,所以也能很快的理解。

    這樣的話,即便徐幼棠不在當場,孫萬厚和李大根也能勝任初期的建造工作。起碼在爐基階段是不會出問題的。後續張延齡還會帶着徐幼棠前來,這樣便可以及時的監督建造,也能夠保證進度。

    ……

    八月底,經過半個多月的建造。高達兩丈的蓮花狀冶煉爐終於建造完成。張延齡自然親自前來見證了最後的那一刻。

    整座冶煉爐遠遠看去就像一個高大而曲線優美的花瓶一般擺放在基座上。站在烽火臺上居高臨下看去,又像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蓮花一般。

    整個冶煉爐的內部結構包含了一些特殊的祕密。八瓣蓮花狀小爐膛並非爲了美觀,而是爲了分割爐內面積,在冶煉精鋼時利用大小爐膛的溫度的不同達到內外分層的效果。在爐內可以進行一輪輪的內部爐溫的微調。根據徐杲筆記上所記載,那會讓注入的白土更好的融入鋼水之中,分別進行數次的反應。

    這裏邊的原理,張延齡自然完全不懂。徐幼棠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徐杲的圖冊和筆記上就是這麼寫的,她也不明白這其中的道理。事實上,張延齡認爲,徐杲一定是經過大量的實驗發現了這一點,猜測是白土中的微量元素融入鋼鐵之中所進行的一些未知的反應是需要進行這種分層的融合交匯的過程。利用短暫的不高溫差進行反應,最後得到的結果。其中涉及到的不明過程,便是奧祕,難以言說。

    至於冶煉爐的其他方面的不同便更多了。下方火門便有三處。必要時可三面加火撤火,有利於在短時間內升溫和降溫。氣門更多,圍繞爐基下一圈十幾處氣門,大小不一,用來調節火候時的配合。不同的氣門可控制火焰的大小,配合火門大小可精確控制爐溫。這更是冶煉精鐵的基本祕訣。

    總而言之,這蓮花爐總算是被徐幼棠給搗鼓出來了。中間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圖紙上的東西落實到實物上總是會有些不同,但徐幼棠還是解決了這些問題。

    當天傍晚,冶煉爐開始點火試驗。火力在極短的速度上達到了白熾的顏色的,爐膛內部結構穩定,耐火磚石沒有任何的剝離碎裂。上方高高的煙囪裏冒出的煙氣裏也是帶着穩定的藍色火焰。這一切都說明,爐子真正的成功了。

    張延齡並沒有耽擱,他立刻兵分兩路開始爲冶煉精鋼做最後的準備。首先便是徐杲說的那種白土。那是關鍵原料。根據徐杲所言,那是一種產自江西一個叫龍虎山中的土,徐幼棠從家裏拿來了些樣品,那是一種介乎灰色和白色之間的細土,顯然是經過研磨細篩過的土,細的像是麪粉一般。具體位置並不詳細。張延齡決定親自前往江西龍虎山一趟去找這種白土。

    另外便是需要大量採購原料。便是青鐵和黃鐵。青鐵最佳,因爲是礦場練出的生鐵,雜質少,但是價格貴。黃鐵價格便宜但是雜質多。兩種都需要,因爲火銃上的部件並非全部需要精鋼,一些其他部件並不需要極高的品質製作,可以搭配使用。好在大明朝鐵價不算太高,一斤青鐵兩百文左右,一斤黃鐵只需一百文左右。但是因爲需要大量採購,所費銀錢也自不少。

    張延齡這一回帶着陳式一和數十名錦衣衛前往江西。假借公幹之命,行假公濟私之實。快馬加鞭花了數天時間才抵達江西境內,打聽到了龍虎山的位置,進山找了兩天時間,終於在一座僻靜的山谷裏找到了這種白土。

    經過現場的研墨過篩的比對,確認無誤之後。衆人挖了上千斤土,用麻袋裝着,用三輛大車給拉了回來。按照徐杲筆記上的說法,這種白土其實用量不大,上千斤白土即便除去雜質篩細之後或許只能得幾百斤可用,但也足夠冶煉幾百爐了。完全夠用。

    一番折騰,時間已到了中秋。過了中秋之後,張延齡便迫不及待的要開始第一次的冶煉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