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大明風流 >第1042章 攤牌
    “舅舅,你覺得朕說的不對嗎?他們難道不是這麼對朕的麼?朕冤枉了他們了麼?莫非你也和他們一樣那樣看朕的麼?”

    見張延齡皺眉不說話,朱厚照瞪着眼睛大聲問道。

    張延齡吁了口氣,緩緩開口道:“臣請皇上平復一下心情,臣知道皇上心中的怨氣,臣也知道皇上經歷了什麼,因爲這些事臣都是親歷者,臣都明白。”

    朱厚照閉目吸了口氣,緩緩坐在椅子上。

    “你既然都明白,便該明白朕爲什麼要這麼做,便不該對朕抱怨。便不該在九江府拂袖而去,也不該不去接駕。”朱厚照輕聲道。

    雖然他說了不會抱怨,但顯然朱厚照的心裏還是耿耿於懷的。

    “既然皇上今日和臣推心置腹,臣便也說出心中的話來,和皇上坦誠相對。皇上,你適才說的話都是實情。皇上登基以來發生的一切當然不是皇上一手造成的。事情都是有因果的,危機都是因爲之前的隱患醞釀發展而成的。先皇在位時確實留下了不少隱患,地方藩王的叛亂也確實早就有野心和預謀。皇上登基之後年紀幼小,而外廷勢力膨脹,以至於確實有逼迫皇上的欺主的行爲,這些都是實情。這些事情當然並不能完全責怪皇上,讓皇上背黑鍋。這些,臣都是認同的,臣也不止一次的表達過這樣的觀點,爲皇上辯解的。”張延齡開口道。

    朱厚照點頭道:“是,舅舅確實幫我解釋了不少,也維護了朕的聲譽。朕心裏都記得。”

    張延齡搖搖頭道:“臣幫皇上解釋這些,並非是替皇上推卸責任。皇上若是以爲你是無辜的,這些事你沒有任何的錯誤,可以一撇乾淨,那便大錯特錯了。臣有些後悔,臣的這些辯解之言或許真給了皇上這樣的感覺。”

    朱厚照一愣,驚訝的看着張延齡。

    張延齡站在桌案旁,燭火照在他因爲消瘦而棱角分明的臉上,他的眼睛亮晶晶的,精光閃爍。

    “誰都能抱怨,唯皇上不可。皇上將所有的責任都歸於先皇,歸咎於別人,這是不可取的。皇上說這也不公平,那也不公平,那麼臣請問皇上,皇上生下來便是太子,十幾歲便成爲大明的皇帝,擁有大明四海之疆,萬千臣民。跟這個世界上的其他人比,這是公平麼?”張延齡沉聲道。

    “你這話什麼意思?”朱厚照騰地站起身來,大聲喝問道。

    張延齡皺眉看着他道:“臣的意思是,皇上既是大明的皇上,便要承擔這一切。這便是皇上之所以爲皇上的原因。上天選擇了皇上爲大明天子,皇上擁有天下的同時,便也要爲天下之事承擔責任。而非是抱怨所謂的不公平。沿街乞討的乞丐可以怒斥命運的不公,皇上不能,臣也不能,勳貴們不能。我們生而富貴,衣食無憂,沒有資格去抱怨,去說什麼不公平。皇上,你說臣說的對麼?”

    朱厚照緩緩坐倒,半晌輕聲道:“倒也……不無道理。”

    張延齡道:“臣說句極端的話,大明朝任何一件不好的事情,皇上都是有責任的。身爲大明朝的皇帝,要想的是如何讓大明中興,讓百姓安居樂業,讓天下人過上好日子。若說處境艱難,皇上還能難得過太祖高皇帝麼?當年太祖高皇帝起於亂世之中,披荊斬棘宵衣旰食嘔心瀝血打下了江山,交於後世子孫後代之手。那才叫艱難險阻,才叫舉步維艱。跟太祖高皇帝相比,皇上有何理由抱怨?”

    朱厚照臉上發燙,沉吟不語。

    “皇上承接祖業,繼承大明正統,便繼承了所有好的和不好的東西。歷代先皇皆是如此。都是爲了國祚綿延,都想着大明變得更強大,百姓的日子過的更好。你說先皇如何如何,留下了一片爛攤子給你。可是皇上想過沒有,爲何先皇有中興之名,先皇在位沒有那麼多的動亂和紛爭?爲何這一切在皇上即位之後便集中爆發了?外廷坐大,爲何先皇可以壓制他們,讓他們俯首帖耳,先皇駕崩多年,他們依舊欽服?皇上可能會說,那是先皇對他們隱忍之故。那麼臣要問的是,皇上爲何要隱忍?爲何對他們恭敬?”

    張延齡看着皺眉的朱厚照,等待他的回答。

    朱厚照緩緩道:“父皇是爲了大局。”

    張延齡一拍巴掌,點頭讚道:“皇上天資聰穎,一點就透。正是爲了大明的大局。先皇用恭敬和隱忍的態度對待羣臣,正是因爲先皇顧全大局,爲了大明的中興,先皇可以放低姿態。這便是先皇的聖明之處。”

    朱厚照沉默思索,似乎若有所悟。

    “臣不談政策的好壞和得失,先皇也並非完全沒有失誤。比如寵愛勳貴,大肆賞賜田畝土地,沒有遏制土地兼併之風。比如外廷驕縱自大,先皇沒有及時的制止。這確實留下了隱患。但是先皇在位十七年,國中無大亂,外廷也在掌控之中,大明總體沒有偏離方向,大局穩定,這便是先皇的功勞。只是先皇爲逆賊劉瑾所害,駕崩的太突然,或許先皇有後續的補救措施,但是卻無法實現了。皇上即位時年少,先皇以內閣三位大學士爲輔臣,其用意便是要安外廷之心,讓他們安心輔佐皇上。也是讓皇上能夠通過他們穩定朝政,坐穩皇位。事實上是有良苦用心的。但後來的事情的發展卻走上了另一條路。皇上可知道,當劉瑾等人在午門外廷杖羣臣,當皇上決意對抗外廷的時候,當劉健謝遷等人被罷黜的時候,一切便已經走上了先皇不願意看到的那條路。”

    “罷黜劉健謝遷等人,便是否定了先皇的遺願。否定先皇,便讓皇上陷入了信任的危機之中。蠢蠢欲動的一些人便會開始謀劃動手,因爲他們知道,皇上破壞了穩定的大局,破壞了先皇苦心經營的穩定局面,他們便有機可乘。一旦有個機會發動,他們便會動手。這便是爲何皇上即位不久,安化王便藉機發動叛亂的原因,他看到了機會。”

    朱厚照大聲道:“舅舅的意思難道是說我該受外廷擺佈麼?他們當時可是連你也要彈劾的,逼迫朕將朕身邊的人全部除了,朕豈非成了孤家寡人?”

    張延齡沉聲道:“皇上,事情有多種解決的方式,皇上當時被劉瑾等人鼓動,所以沒有多想。臣在那種情況下,只能站在皇上身邊。但臣還是從劉瑾手中救下了許多人,比如王守仁。臣當時便覺得劉瑾做的太過分,所以在那件事之後,臣便和李東陽達成共識,臣給了他承諾,支持他留下來穩定外廷局面。這些事臣都沒和皇上說過。事情本來是有妥協商量的餘地的,只是劉瑾等人急於清除異己,不計後果。以至於差點失控。皇上仔細想想,是否如此?”

    朱厚照皺眉回想當初外廷彈劾八虎之時的情形,確實自己一開始是害怕的,但被劉瑾等人哭訴哀求,用情感捆綁。又說除了他們之後,外廷便可爲所欲爲,甚至暗示他們會做廢立之事。自己當時也是備劉健和謝遷他們的態度所激怒,腦子裏也沒多想別的事情。現在想來,確實是被劉瑾等人鼓動的後果。

    “無論如何……無論如何……朕不覺得這件事有錯。他們太過分了。他們威脅朕,朕怎能不反擊?朕怎能容忍他們這麼做?”朱厚照喃喃道。

    張延齡嘆了口氣道:“皇上,臣不是指責你,臣只是在回顧這一切的緣由,總結其中的得失。臣當初也是見局面失控,外廷勾連內廷王嶽範亨等人意圖威脅皇上,臣立刻便領軍去護駕的。臣也覺得他們過分了,怎敢如此?臣只是惋惜事情走到了那一步。之前其實便可以化解,達成妥協的。完全不必走到那一步。臣之後行事,便小心謹慎了許多。皇上您反思過在這件事中的得失麼?劉瑾之後,皇上可曾吸取了教訓?皇上想要有身邊的耳目,獲得安全感,臣不覺得有什麼不對。但是劉瑾之後,皇上是否要對身邊寵信之人加以約束,嚴厲的告誡他們呢?”

    朱厚照再一次沉吟不語。

    張延齡道:“皇上,臣爲大明爲皇上可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可是臣無法忍受皇上的出爾反爾,無法忍受皇上依舊聽信他人之言,對臣掣肘。就拿開海禁通航路之事,臣和皇上推心置腹的談過多次,皇上親口答應許諾臣以軍務自專之權。但是皇上卻又聽信江斌之言,任意截留臣的戰船,讓臣陷於被動之中。皇上,你說臣該不該拂袖而去,該不該生氣呢?”

    朱厚照額頭微微出汗,喉頭滾動嚥着吐沫。

    “臣希望皇上能夠好好的想一想,如果皇上覺得自己依舊沒錯,臣無話可說。臣說這些話的同時也做好的打算,準備皇上降罪於臣,臣可以辭去一切官職。今後大明發生一切事情,臣都不會出來多一句嘴,說半句話。但倘若皇上不希望大明再有叛亂,希望大明在皇上的手中中興,便希望皇上真正的做出行動來。皇上要成爲聖明之君,便需要做出改變,真正的從內心中的改變。臣也會全力幫助皇上實現宏願。”張延齡沉聲說道。

    請讀者大大多多支持!金票銀票收藏,各種求!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