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大明風流 >第1315章 審判(續)
    審訊的過程,其實乏善可陳。大量證據在眼前,根本沒有抵賴的餘地。費宏曹元等人其實已經放棄了抵賴,唯求一死。他們雖然不是謀害朱厚照的直接參與者,但是,光是河套之戰,十餘萬將士葬身荒原的證據便已經足以讓他們無可抵賴。他們正是此事的參與者。

    而且,即便沒有參與謀殺朱厚照,但是後續和楊廷和沆瀣一氣,禍亂京城的罪名他們也逃不掉。光是這兩項罪名,便足夠抄家滅族了。

    求生欲最強的反而是江斌。他後悔自己參與了楊廷和謀殺皇上的行動。他認爲自己是被楊廷和洗腦了,在堂上大喊楊廷和會妖術,蠱惑了他。因爲他完全沒有任何理由參與這場大逆不道的謀殺,他和外廷原本毫無瓜葛。

    這套說辭自然是被堂上審判官員嗤之以鼻。楊廷和確實長着一條三寸不爛之舌,確實蠱惑人心有一套。但是江斌弒殺朱厚照的罪行確鑿無疑,他是直接謀害皇上的兇手。任憑他如何喊冤,這罪名也洗脫不了。

    而且,左都御史洪鐘直接戳穿了江斌的謊言。

    “江斌,你當初認閹賊劉謹爲父,本就是閹黨一員。劉謹倒臺之後,你僥倖得脫,受皇上恩寵信任委以要職,侍奉在皇上左右。多年來,你屢次詆譭朝廷重臣,爲謀權位私利,安插黨羽,蠱惑皇上。事情敗露之後,皇上要罷你官職,降職貶斥出京,你便懷恨在心。謀害皇上之前數月之間,你同楊廷和於街頭酒館密謀多次,已有酒館夫婦證詞爲證。無論你如何狡辯也是無用。認罪伏法,乃是你唯一出路。無論你怎麼巧言令色,也難逃嚴懲。”

    江斌無可抵賴,知道大勢已去,於是當堂破口大罵,口出污言穢語,不堪入耳。刑部尚書劉璟下令對他採取措施,令衙役以竹條掌嘴,直打的江斌臉腫的像個豬頭,牙齒脫落,無法言語,這才作罷。

    楊廷和過堂的時候倒是平靜的很,他也沒法不平靜,因爲他根本說不了話。他倒是比比劃劃想要紙筆寫下些什麼,但是堂上審訊官員根本不搭理他。

    審訊的過程簡單的很,一項項的證據擺上,當堂宣讀。不像是審訊,倒像是一場確鑿證據的公開展示。也無需楊廷和同意,最後連認罪伏法的狀紙都是寫好的。堂上官員命人拿着楊廷和的手指直接按上手印完事。

    即便堂上坐着的三人曾經是楊廷和執掌的外廷的重要官員,也曾和楊廷和關係密切。但此時此刻,他們辦起案來雷厲風行,絲毫也不拖泥帶水。

    只是在楊廷和看着他們,用嘲諷的目光盯着他們的時候,他們感覺到了一些不自在。看着楊廷和重枷在身,亂髮繚亂的模樣的時候,也生出一絲兔死狐悲之感。

    但是在這種時候,任何絲毫的同情或者不堅定,都會斷送自己的一切。同這個弒君之賊若不徹底切割,哪怕流露出半點藕斷絲連來,後果便不堪設想。

    因爲堂上,徐延德喝着茶似笑非笑的正看着他們呢。徐延德列席在堂上,雖不參與審訊,但是他坐在那裏,便是一種威懾和監督。一舉一動都落在他的眼裏。

    主犯的審訊第一天便結束。楊廷和,江斌,費宏,曹元,毛澄,以及被砸昏過去的胡祖光等人盡皆過堂,所有人都在鐵證面前‘供認不諱’。

    幾人在堂上的表現也各自不同。楊廷和沉默,江斌無能咆哮,費宏驚恐失禁,曹元痛哭流涕,胡祖光頹廢絕望,毛澄混亂驚惶。

    一天的審訊下來,堂上堂下的人都精疲力竭。不光是審案本身的辛苦,而是真相被第一次公之於衆之後,對於所有人的衝擊感極爲強烈。

    河套出兵的真相,十萬將士之死的原因。密謀謀殺皇上立新皇的內情,乃至朱厚照七月十五當晚被活活溺殺的殘酷。胡祖光截殺仇鉞的過程,費宏等人逼迫興王世子下旨的真相,乃至太后被囚禁延禧宮的事情。策反京營兵馬的事實,楊廷和收買安插軍隊將領的野心。

    等等這些事,每一件都讓大堂上下人等心中震撼。許多人第一次見識到了真相的殘酷。一個謙謙君子風度翩翩的大明首輔,居然爲了達到目的而如此的喪失人性和底線。那些平素道貌岸然的朝中大員,居然跟隨他做出如此多的大逆不道的事情。一切是那麼的令人難以理解,但證據確鑿,卻又根本無法不相信。

    只能說,人性最黑暗卑劣的一面其實是沒有底線的。當一個人墮落的時候,你完全不知道他可以喪心病狂到怎樣的地步。

    在經過一天的審訊過堂之後,許多人對現實都發生了巨大的懷疑,三觀盡毀,信仰崩塌,對周圍的一切都產生的巨大的不信任感。

    其後三天,是對相關從犯的審訊。共涉及相關文武官員七十六名。四名以上官員十七名。這還是在只懲首惡的原則之下的數字。

    首發&:塔>-讀小說

    本着主動交代,檢舉揭發減罪的原則,本着不明真相的罪行輕微者可以罰金減輕罪責的原則,對相關人員進行了甄別審訊。

    最終,在第四天的晚上,一份最終審判定罪的名單由三法司三名審案主官被提交至張延齡等人手中。

    名單上,除楊廷和等首犯被判處凌遲者的七人摯愛,被判處斬立決者有一百九十三人,貶斥罷官判處抄沒家產者四十人,流放三千里者四百九十人,充爲功臣爲奴者八十一人……

    整個處罰的名單,楊黨的官員以及相關親眷家屬,涉及的人數超過千人。這還是在對從者不糾的前提之下的人數。

    張延齡拿到這個名單後也感覺很是意外。他沒想到會牽扯到這麼多人。但是劉璟洪鐘等人將每個人的罪證都挖掘了出來,審訊之中官員們相互攀咬,又交代出了不少隱祕的案情,以至於刑部又抓了數十名官員,牽扯出許多作奸犯科之事來,所以牽扯的人數才這麼多。

    “首犯凌遲的名單是沒有問題的,斬立決者似乎有些過多了。不知依據爲何?”張延齡提出了疑問,他並不想殺這麼多人。

    “靖海王,這些人都是已經按照王爺的意思進行過數輪篩選的名單。其實,依照我大明會典的律法,該殺的人數還要多上幾倍,起碼上千人要人頭落地。牽連的人數起碼超過四五千人。”洪鐘回答道。

    “是啊,這些人犯得都是十惡不赦之罪。光是謀逆一項罪名,便不可饒恕了。我大明會典有明文,我給靖海王背一條:凡謀反及大逆以及共謀者,不分首從,皆凌遲處死。祖父、父子、孫兄弟、及同居之人、不分異姓、及伯叔父兄弟之子、不限籍之同異,年十六以上,不論篤疾廢疾,皆斬。其十五以下,及母女妻妾姊妹、若子之妻妾,給付功臣之家爲奴。財產入官。知情故縱隱藏者,斬。有能捕獲者,民授以民官,軍授以軍職,仍將犯人財產,全給充賞。知而首告,官爲捕獲者,止給財產。不首者,杖一百、流三千里。王爺,您瞧,光是一個不分首從,便不知牽扯多少人。王爺說只懲首惡,其實已經違背了我大明會典的條款了。我等已經儘量按照王爺的想法行事了。但是,法不可違,大逆之罪若不嚴懲,何以震懾天下,彰顯法度威嚴?”刑部尚書劉璟說道。

    張延齡沒話說了,果然還是他們狠。自己其實最有理由殺一批人。但自己嘴上說了要株連十族云云,其實並沒有打算這麼幹。這幫傢伙比自己要狠的多。

    維護法度,按律行事。這倒也是一個義正辭嚴的理由。但張延齡明白他們的小心思,他們若不下狠手,沒準便會在那天被牽連出來。他們若不下狠手,也體現不出他們和楊黨毫無瓜葛。

    塔讀@<APP,^免費小說網站

    張延齡考慮了一下,同意了最終定案的判決。二十六日上午,張延齡召集文武官員通報三法司審訊結案的經過和判決結果。徵詢衆人的意見。

    幾乎所有官員都一致認爲,證據充分確鑿,審訊公正得當,判決結果有效。每個人都表現的義憤填膺,咬牙切齒。轉身之快,切割之迅速,令人咂舌。

    在商議行刑時間的時候,倒是發生了一個小小的插曲。禮部員外郎張成松等幾人認爲,當等新皇登基之後奉旨行刑。以免於禮法不合。當時便有人跳出來指着張成松的鼻子罵他是楊黨,說他想要利用新皇登基大赦天下的理由來爲楊黨中的一些人開脫,意圖救他們的命云云。

    張成松等人趕忙解釋,只恨自己多嘴,差點惹火上身。

    最後,本着從重從快的原則,衆人一致同意,即刻將判決結果公佈天下。對楊黨一杆人等即刻處置,不留後患。處置亂黨之後,更能安定民心,迎接新皇的登基。

    張延齡自然不會反對。眼下朝廷千頭萬緒,事情多的很。每件事都要趕時間。自己倒不是急着要楊廷和他們去死,但是這件事還是早些解決爲好。畢竟後續還有許多重大的事情要辦。楊廷和等人早些處置,便早些步入正軌。

    最終衆人決定,罪行公告三日,傳達各地州府後,於十月初二日行刑。由定國公徐光祚會同三法司主官爲聯合監斬官,對相關犯人進行最終的公開行刑。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