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持娃上崗之雌霸天下 >第113章 矛頭轉移費思量
    孟郊手下總共也就一萬多人,分兵鎮守四座縣城,每個城裏不足三千人。被嬴王5萬大軍一圍,只需攻上城頭,這城池基本上就打下來了。

    可成軍也不是喫素的,即便是在人數上不佔優勢,依然頑強抗擊。嬴王在重新收復那兩座城池之後,損失也不小,一統計,傷敵四千,自損五千,這讓他着實惱火。

    本來他不過是想讓這5萬軍卒能有個駐紮的地方,拿下這兩座縣城就算了,待他重新從裘國調集大隊兵馬,與滕軍再次爭奪寧都。沒有想現在就與成國深入展開戰爭,他也知道與兩國同時交戰很不利,弄不好後方會遭到成國的侵擾,打亂他的霸業計劃。

    可看到成軍如此勇猛,與之前他所想象的大有不同,攻打兩座小縣城都這樣艱難,更何況自己還是多於成軍近4倍的兵力,若是與其大規模作戰,豈不難有勝算?

    與滕軍打了敗仗,這裏卻有小勝,現在裘軍士氣正盛,何不趁此機會繼續鼓舞士氣?於是他便將孟郊原先佔據的另兩座城池也一併拿了下來。

    孟郊所帶領的成軍節節敗退,手下軍卒不過剩下1000餘人,這仗已經沒法再打下去,只得倉皇西竄。嬴王卻從後面率軍追了上來,孟郊以爲他不過是想佔領這幾座城池而已,待他逃到成國境內,那嬴王也就不再追趕了。

    可事實上並非如此,嬴王窮追不捨。

    前方100裏處就是成國的陳州城了,孟郊的目的地就是那裏。之前已經派人通風報信,請求陳州增援。可是那四座城池都已全部失去了,也沒有見到援兵。直到他退至陳州城裏,才曉得守城大將韓泰剛剛調齊5萬人馬,正準備出發。

    見孟郊戰敗而回,韓泰卻不知如何是好,聞聽裘軍追來,距此不過50裏了,他更加慌亂。

    孟郊並沒有埋怨韓泰出兵緩慢,當務之急還是先想個退敵之策,二人一番合計,決定據城而守,絕不能再失去陳州。同時派人到都城報與成王。

    丟失了城池,孟郊已經覺得罪孽深重,無法與成王交代,對不起成王對自己的恩澤。他雖說對韓泰遲遲沒有發兵心生怨氣,可並不想連累他。當下還是先守住陳州纔是第一要務,待嬴王退卻,再考慮如何收復那失去的城池。

    嬴王遷怒於成軍,李秀娥着實不解,或許是他在敗給滕軍之後,尋求一種心理上的安慰,以顯示他那裘軍的強大。在他帶兵離開寧國境地之後,滯留下的裘軍數量並不多,總共也不會超過5萬人,而且裘軍所佔領的都是一些小縣城。這些城池的防守本就不易,若是沒有援軍做後盾,基本上一攻就破。

    對於這種情況嬴王應該是心知肚明的,既然知道他率兵離開寧國那些城池肯定不保,卻又去攻打成國,着實有些反常,除非他想放棄寧國的這些縣城。

    依照嬴王的性格,他是寸土不讓的,再者說來,如若是真的想放棄,他也一定會先調集在寧國的所有兵力,再去攻打成國,或者是退回裘國。事實上他並沒有這樣做,只能說明他沒有打算放棄。

    前去攻打成國,也許還真的是一時興起。

    李秀娥左猜右猜,猜不透嬴王的如此冒失的原因,爲了解開心頭的迷惑,她把小雷霆叫至身邊,問他對此有何看法?

    小雷霆滿臉帶笑。

    “母后何必爲大伯父的瘋狂之舉而過分思慮,我們只須看他行動的結果如何。如若他被成軍打敗,他只有返回裘國一條路了,那裘軍在寧國的勢力必將孤立無援,更有利於我們將來收復那些縣城。如若他接連打了勝仗,有可能就真的轉移了目標,避開我軍的炮火,而去繼續侵佔成國了。”

    或許真的如小雷霆分析的那樣,嬴王是在避重就輕,避強攻弱。就當前的戰力來說,裘軍要比成軍強一些。李秀娥所考慮的,若是嬴王一再向西進軍,成王必將傾全國之力與之抗衡。

    到那時,成國的境內自然便不太平了。一個不穩定的社會環境,當然不利於發展,更不利於貿易,這不僅僅對成國有影響,同時也會影響滕國的商業。

    石昌作爲滕國的商業基地,現在大多數產品都是經由成國向外銷售,而銷往暢國的商品量比重較少,商貿重點還是放在了瓷器和絲綢上。

    戰爭勢必會影響貿易,這寧國南部相對比較穩定,那裏的銷售已經恢復如初,甚至還超過了寧滕之戰以前的情況。時下,寧國北部地區由於戰爭不斷,滕國的客商到這裏來的極少。

    勢必要改變策略了,要麼肅清寧國境內的裘軍,要麼改變銷售路線,從暢國向北擴大市場。

    李秀娥思緒萬千,與小雷霆談了很久,母子二人分析了當前的形勢,研究了下一步的戰略方向。

    成裘兩國發生戰事,如果成國向滕國求援,是否相幫?對於這件事,二人還展開了討論。

    列明瞭幫與不幫的利弊,爲長遠計,李秀娥最終決定靜觀其變,不到萬不得已,滕軍不會到成國境內與裘軍開戰,因爲,不論勝負,對滕國來說都是弊大於利。

    定下了這個基調,小雷霆才告別母后,回去休息。此時李秀娥發現已經是深夜時分,對將來的發展,今天確實想得比較多,倦意襲來,她也上牀睡了。

    次日,龐彪找到李秀娥,請示是否派兵去追擊嬴王的部隊,或者是趁機收復其他的縣郡,肅清寧國境內的裘軍。

    李秀娥勸他莫急,便將頭天晚上與小雷霆分析的結論與他分享。龐彪這才明白王后深謀遠慮,剛好藉此機會進行修整,訓練那些被俘的裘軍,熟悉滕軍的作戰方式。

    同時他還請示王后,需從石昌運些彈藥來,補充軍需物品。

    既然短時間內不打算出兵,李秀娥決定趁這個空檔回一趟石昌,有些事情她要親自辦理。路途遙遠,小雷霆擔心母后的安全,便請求和小翠的女子別動隊一同跟隨護衛,與回去催運彈藥物資的那支隊伍一起登程。

    這一日,臨近傍晚時分,來至一個小山村,看到那個被燒燬的大院,李秀娥想起,正是在這裏姚遠前來追殺她們。那個大院早已房倒屋塌,只遺留下一片焦土。那些村民們見到軍隊到來,紛紛關門閉戶,不敢外出,悄悄地從門縫裏向外偷看。

    山民的舉動已經不如她們上一次到這裏來時表現的熱情。李秀娥感嘆,這都是因爲戰爭帶來的後果,特別命令,不得打擾村民,繼續前進十里,再行駐紮。

    說來也巧,一行人在一個山坳裏駐紮下之後,開始埋鍋做飯,發現不遠處有一座草房,小翠有些好奇,在這深山中爲何還有山民居住呢?

    她便來至房前。

    有一位六七十歲的老漢,正在除草。二人見面都非常驚訝,那老漢非是旁人,正是前些時日讓女子別動隊的女兵們住進大院的老者。

    老漢印象深刻,一眼便認出了小翠,急忙問詢,“姑娘,這次又是來自哪裏?”

    “寧都。”

    那老漢張大嘴巴,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這滕軍怎麼又是從寧都來呢,難道說又去串親了嗎?可這些只是老漢心中的疑惑,對於軍事情況,他當然不敢多嘴。老漢知道小翠她們待他好,不會加害於他,便忙問:“姑娘,需要老漢幫什麼忙?沒有大院了,你們不能再去住那裏。”

    小翠一指遠方的帳篷,“老伯多慮了,不必再住那大院。我們現在正埋鍋做飯,看到這山坳裏有間草房,我有些好奇,便過來瞅瞅,沒想遇到了熟人。”

    這老漢很感激上一次滕軍對他的幫助,這次想爲她們做點什麼,便領着小翠,到不遠處的菜地割了很多青菜,非要送給她,讓那些女兵們補充些鮮菜。

    小翠很高興,急忙招呼幾個人過來,將青菜搬走。在閒聊中得知老漢與她們分別之後的情況。

    上一次滕軍走後,老漢本打算在周邊或租或買一處小宅院,等待他以前的主人,可終究還是沒有找到比較滿意的。發現這裏有一處舊草屋,是山裏人在這裏歇腳的臨時住所。

    他覺得這個地方環境不錯,山上有清泉流下來,不遠處還有一片比較平坦的空地,可以種點鮮菜瓜果,甚至莊稼,完全可以自給自足。於是,他便買了幾件簡單的農具和一些生活必需品,便在這裏住了下來。

    這裏除了安靜之外,最重要的是安寧,別的地方都在打仗,兵荒馬亂,他不願意去那鬧市,不如在這深山裏落個清靜,儘管這裏並不清靜,也要比那縣城安寧了許多。

    小翠只是靜靜地聆聽着,關於戰爭的事,她也左右不了。這老漢還算是豁達,與世無爭。因爲上次給了他不少銀兩,老漢並不缺花的。在感謝他的鮮菜之後,又安慰了幾句,小翠便與之道別,回到帳篷那邊去了。

    李秀娥知曉這裏住着的就是上一次那個大宅院的老漢,讓小翠帶着重新來過。那老漢見李秀娥親自來過問,連連道謝。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