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帝國喫相 >第716章 禽獸衝動
    因爲是第一年規劃,因此果園並不大,陳旭跟着負責果園的一個管事把這片山坡挨着查看了一遍,發現嫁接過的小樹苗的確成活率不是太高,但陳旭對於一羣農學院的學生的態度都很滿意,許多果樹的樹苗都經過剪枝,不再像以前的果樹那樣隨意的生長。

    植物的繁育和培養之中,扦插、嫁接和剪枝都是最常見的手段。

    許多優良的果木爲了不改變母株的性狀,扦插是最好的繁殖手段,扦插出來的果樹和母體幾乎一模一樣,相當於最簡單的克隆技術,這樣結出來的果實不會有退化的痕跡,其中最常見最明顯的就是葡萄。

    當然,優良的葡萄眼下還在西域並沒有引種回來,中原地區只有山葡萄,產量低不說,而且成熟的時間也是亂七八糟,不屬於優質水果,只能用來釀酒和釀醋。

    而嫁接並不是爲了保證水果的本來面目,而是爲了改良,算是一種雜交技術,將一些同科的植物進行枝條嫁接,可以獲得一些改良的新品種瓜果,比如增加甜味,增大體積,增強口感等等。

    至於剪枝、打頂和疏花的目的就是增大產量。

    陳旭記得小時候跟着老爹老媽給油菜花打過頂,就是在春季油菜開花之前把最頂端的主花摘掉,這樣就會長出更多的枝丫。

    然後還見過老媽用扦插的方式種植紅薯。

    這些農村雖然常見,但陳旭也並不特別熟悉,動手能力並不強,你讓他嫁接一棵樹估計十有八九是會掛掉,但不妨礙他知道這些原理和方法。

    因此在農學院籌建完畢之後,陳旭便抽空專門去講過幾節課,內容很簡單但很全面,就是提出各種扦插、嫁接、修枝、雜交等提高植物產量的培育方法,甚至還特別提到了小麥和水稻的雜交培育問題。

    大秦眼下百姓的主要口糧是麥、粟、菽、黍、稻,合稱五穀。

    麥就是小麥,這種作物主要種植在中原地區,旱田種植,一般是冬種夏收。

    粟就是小米,也種植在中原地區,但對水有要求,屬於半水半旱的作物。

    菽就是黃豆,和小麥一樣旱田種植,但是春種秋收。

    黍主要種植在北方,就是高粱米,比較難喫,但勝在長的高生命力強,荒地上都能長出來,因此是北方人的主糧。

    稻就是水稻了,主要種植在長江流域。

    中國雖然是農業古國,農業種植已經發展了一兩千年,但實際上由於缺乏工具,種田的模式非常原始落後,基本上就是刀耕火種,冬天放一把火把植物野草都燒掉,春天就在田地裏面挖坑播種,不耕地也不翻地,也不專門積肥施肥,最多除除草澆澆水,這種簡單的種植方式下產量極低。

    中原地區的農業最爲發達,但一畝地的產量不會超過兩石,南方的水稻產量更低,都只有一石左右。

    因此在農學院的教課當中,陳旭特別提到了小麥和水稻這兩種主糧的栽培。

    小麥還是主要推廣清河鎮的那一套方法,深耕積肥條壟間播,增強通風和排水等措施,通過連續兩年的推廣,小麥等旱田作物的這種種植方式接受度已經很高,至少陳旭來去南陽和咸陽兩地,路途上看到的大面積的麥田都幾乎採用了新式的耕種方法,冬麥都漲勢非常喜人,包括眼下的封地上都一樣。

    而對於水稻,陳旭提出了後世那種育秧插秧的方式,並且也強調了深耕積肥除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最最主要的是陳旭提到了水稻的雜交模式,就是和小麥一樣,精選良種,然後和一些野生的水稻進行授粉雜交,反覆從中選擇穗大顆粒飽滿抗蟲害和抗倒伏的品種進行專門的試驗田播種,以得到優質高產的水稻良種爲目標。

    對於陳旭來說,大秦眼下的主要發展任務有兩個,一個是改革,廢除許多苛刻的律法讓老百姓能夠喘口氣,第二就是糧食,不斷提高糧食的產量,讓老百姓在喫得飽肚子的前提下,才能去談別的發展。

    民以食爲天,眼下喫纔是最重要的。

    而對於陳旭提出來的這些奇異的栽培方式和理論,農學院的學生和老師都非常的激動,甚至還有些瘋狂。

    能夠進入農學院的,基本上都是平日非常重視農業生產的一類人,其中大部分都是視神農氏爲鼻祖的農家學徒,他們喜歡研究各種植物的栽培和種植,希望找到更多關於糧食和瓜果高產豐產的方法。

    而陳旭的授課就只指他們所追求的方向和目標,並且還提出了許多種現實可行的方法。

    扦插自古就有之,嫁接的理論雖然不成體系,但民間早有農學家在研究,剪枝和打頂這些增產的方法雖然沒有聽說過,但這種現象卻司空見慣,砍掉一棵樹的樹冠,四周就會長出來更多的枝丫,只不過大家都沒有去仔細研究罷了。

    至於雜交的理論也是很好理解的。

    &n

    bsp;陳旭曾經在課堂上舉例說明。

    一個高大的男人和美麗的女人結婚,生下來的孩子繼承了父母各自的優點,可能會非常的高大俊美,如果一個矮瘦的男人和一個醜女結婚,生下來的孩子大致可以推斷出來必然很醜,甚至可能繼承雙方的缺點,又矮又醜。

    所以人類男女的這種結合就可以看作是一種雜交手段。

    農作物也一樣,不斷選取其中高大壯實的雄株和結實多顆粒飽滿的雌株進行雜交,最後就可能培育出產量高長的壯的優質品種。

    當然,良種的培育不是一年兩年能夠見到效果的,而且是在大秦這樣一個蠻荒的年代,因此這種事陳旭也是不屑於去做的,也沒這個時間去做,更沒心情和精力去做,他眼下要做的事實在是太多了。

    他在農學院設置了一筆三十萬錢的獎學金。

    這筆獎學金針對農學院所有學科的學生。

    不分時間不分地點不分領域,凡是能夠仔細研究認真學習的學生,每年都會進行全學院的評選,獲得一筆最高不超過一千錢的獎學金,而且農學院常年徵召貧家學子,除開免除學費之外還提供食宿,一旦畢業之後會推薦到戶部和各地郡縣擔任官職,這也大大刺激了許多家境貧寒的青年人進入農學院學習。

    除開這筆高達三十萬錢的獎學金之外,陳旭針對每個科系另外推出了各自的科研計劃,授課的教習和教授提出自己的研究項目,學院針對該項目評測之後給予一筆不高於一萬錢的啓動資金,然後這個項目就可以正式開始啓動,教習和教授擔任項目負責人,帶領自己的學生開展實驗,根據項目領域的不同給予一到三年的考察期,如果研究獲得突破,所有參與其中的人都會獲得大量的錢財獎賞。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