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穿越知否混日子 >第五十七章 唐家底細(第三更)
    午間,盛長槐在書房裏練了半日字,又和唐詩討論了一會文章經義,對唐詩的水平也有些瞭解,比盛長槐現在是強了一些,但也有數。

    待到中午,盛長槐陪同老太太一同用完午飯,春生卻突然前來拜見盛老太太和盛長槐。

    原來,昨晚之時,盛老太太便和盛長槐商議,第二天一早,等唐詩一到盛府,春生便自行去打探唐詩底細,都是在揚州城,唐家以前也算是個鄉紳,打探起來不要太方便,這不,中午剛喫完飯,就有眉目了。

    盛老太太仍舊是遣散了其他人,讓房媽媽在外邊守着,單留春生在堂屋給她和盛長槐回話,春生便將打探到的消息全部說了出來,唐詩的底細倒也和馮二說的差不多。

    唐詩的父親,本來是一個小家族的庶子,年少的時候也沒喫啥苦,也讀了兩年私塾,不到十歲其父親便去世,和母親兩人被趕出祖宅。

    這唐父也算是個奇人,雖然被趕出家門,但是十歲就開始走街串巷的賣一些小玩意,等大些了更不得了,各種生意都有涉獵,還都做的不錯。

    十六歲,被白家長房白老太爺看中,在鹽莊做了幾年掌櫃,十九歲便辭了掌櫃的,自己出來單幹,雖然乾的不是鹽商的生意,慢慢的也做的風生水起,加上膽子大豁的出去,幾次都賺的盆滿鉢滿,等娶妻生子之後,才慢慢專注於絲綢生意。

    十幾年下來,唐父便從一個被趕家門的庶子,變成了有名的絲綢商人,雖然在揚州排不到前列,白手起家,已經很不容易了。

    反觀唐家嫡子,雖然和大娘子霸佔了唐家家業祖宅,但是畢竟是個小家族,家底也沒多少,看到庶弟做生意發家,也有學有樣,但是能力就差些了,不僅敗光了家業,連祖宅都被人逼的差點守不住。

    幸虧唐父以德報怨,不計前嫌幫忙還清了債務,唐家嫡子這纔將唐詩父子一家請回祖宅,還帶着他們一同做起來絲綢生意。

    一年前,有個福建客商,來揚州定了幾百上千匹的絲綢,這可是一宗大生意,但因爲要送貨上門,揚州絲綢商人均不敢接,只有唐父將其接了下來。

    因這單生意實在太大,唐父將自家店鋪財產全部抵押給錢莊,貸了一大筆款,還是不夠,那福建商人也頗爲滿意,還提前付了一筆定金,但還是要求送貨上門。

    這單生意雖然沒有什麼問題,也如同福建商人所說,是要銷往海外的,但是在押運的路上卻是出了事情,去年揚州突然下起大雪,江上雪如鵝毛,船工看不清路,一時不查,竟然船毀人亡,唐父因此葬身大江,屍骨無存。

    此事一出,唐家長房嫡子,也就是唐詩的大伯變了臉,說什麼祖宅是長房所有,之前看在唐詩父親的份上,才讓他們般了回來,雖然報了官,但是官府的文書上確確實實寫着祖宅歸大房所有。

    這其實也是唐詩父親一時心善的錯,因考慮到唐詩漸漸長大,總有一天,二房要搬出去住,一年多年前便購買了新宅,只等這單生意完成,便裝飾一番般了出去,祖宅也留給了大房,早在官府登記過了,算是兩房正式分家。

    雖然被大房趕出了祖宅,新買的院子也被錢莊收了回去,好歹還有個唐詩父親剛起家的時候買的一個院子,雖然房子破了些,但也能住人,不到賣身的時候。

    但是禍不單行,唐詩的父親爲了多賺點,再加上感念白老太公少時的恩情,便幫白家順路運送一批食鹽到福建,也一併沉了江,好在白家大房老太公心善,見唐家因此船毀人亡,免去了賠償,但白家二房三房不依,仍舊上門鬧事,告到了府衙。

    白老太爺生了氣,親自讓人擡着上了堂,自己出錢給二房三房補償,還將二房三房訓斥了一番,在大堂上將兩家搞的很沒臉面,由此之後,唐詩一家便被二房三房記恨。

    至於唐詩,之前確實在淮南書院讀書,但也並非什麼讀書種子,兩年前剛靠近上舍,人也有些商賈之家的油滑,一肚子壞水,雖然沒有做什麼壞事,但風評也算不上有多好。

    在家逢大變之後,好像換了一個人,無論是做事還是做人,街坊鄰居無有不誇讚的,十幾歲的年齡,便想辦法外邊找活計給家裏幹,人也靈活,活脫脫另外一個唐父,等到年紀大些,估計白手起家的故事再次上演。

    但是白家二房三房因記恨唐家,招呼揚州各大商人,店鋪之內不得僱傭唐詩,唐詩不得已,纔到碼頭上找活。

    前段時間,唐父的屍體在下游被人找到,雖然已經腐爛,但是從裝飾上能看出是唐父,在白家二房三房的搗鬼下,對方要價五十兩,唐詩的母親沒有辦法,只能提議將小兒子和女兒賣到大戶人家做丫鬟小廝,唐詩作爲長兄,當然不肯,便道牙市自賣其身,也是爲了籌錢贖回父親屍身。

    雖然可以去找白家老太公,但是唐詩不願意再欠白家人情,更何況老太公今年以來身體不大好,白家的生意現在都是二房三房在打理。

    這纔有了昨日在牙市上的一幕,具春生所說,這唐詩之前頗有紈絝之舉,但也不算是什麼壞人,年少時有些調皮搗蛋罷了,自唐父去世,事事遵從父親生前教誨,說什麼悔不當初多聽父親之言,子欲孝而親不待,所以對贖回父親屍身一事特別重視。

    聽完春生所言,盛長槐倒是對唐詩刮目相看,年少無知,家逢大變突然長大,這要是放到電視裏,妥妥的男主角,不過正如盛老太太所言,這唐詩可信,即便是將來真的贖身出府,也能在外邊幫盛長槐。

    不過懼春生所言,他使錢收買了唐詩的街坊,和唐母打探了下爲何唐詩執意賣身,也是看上也盛長槐心善,在盛府還有月錢可拿,能幫母親貼補家用,再有就是,每日回家,還有一個原因是爲了給父親守孝。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