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穿越知否混日子 >第八十六章 縣試(今天有加更)
    上元詩會,盛長槐分別做了詩詞各兩首,不僅有力的回擊了封家藉故找事,還因禍得福,那封德也算是拿得起放得下,第二日親自將汴京宅子的地契送到盛家,還不顧自己比盛長槐大了一輪,承認自己之前的錯誤,多加了一個宅子附近的鋪面,作爲賠禮,姿態放得極低。

    盛家那幾日比之前還要熱鬧,盛長槐不僅詩詞出名,一手瘦體字也因爲手稿傳閱,讓更多的人認識到盛長槐的書法也是不凡,揚州好多門第不高的人,也以求字爲藉口,來盛家拜訪,衆目睽睽之下,封德能做到這樣,倒是將上元夜的影響降低了不少。

    有那麼多人在場,盛紘又是好面子的人,當場承諾,盛家和封家的恩怨就此了結,不僅如此。那封德打蛇隨棍上,也承諾只要盛紘在揚州一日,但有政策,封家必定馬首是瞻,引的滿堂喝彩,說什麼不愧是封太師之後,不計前嫌,盛長槐雖然不願意,但在盛紘眼神威脅下,也只能收下鋪面房契,表示自己不在追究。

    當然,之前打傷侯文才的事情,封家和侯家也承諾不會因此找麻煩,其實盛長槐心知肚明,自己那日其實是留了手,也就是當時疼痛一些,並未傷到骨頭,封德如此做派,也是因爲這事鬧大兩家都會有影響,所以纔會顯得大度。

    此事不提,雖然盛長槐因拜師惹的盛紘有些不快,但近幾日絡繹不絕前來求字的人,可不比之前都是利益關係,大多都是揚州讀書人,好面子的盛紘就將此事撩開,也沒有因此遷怒盛長槐,也是因爲盛紘想明白了,楊無端是楊無端,盛長槐是盛長槐,雖然有了師徒名分,對盛家也影響不大。

    之前范仲淹擔任大相公的時候,不也和楊無端以師兄弟互稱,若非范仲淹,楊無端五十歲也考不中,這也是因爲范仲淹在官家面前求了情,這麼多年過去,只要不是爲當年的事情鳴不平,楊無端的懲罰也夠了,官家這才默許擔任主考的范仲淹,讓楊無端通過會試,至多是在殿試的時候,將楊無端改做三甲。

    要不然,以楊無端的實力,狀元不一定能考中,考一個一甲,這纔算正常,正是因爲楊無端有這等實力,若是由他做盛長槐的學生,盛長槐的學業自己就不用發愁了。

    最近揚州城流傳最廣的事情,除了盛長槐的事情,還有另外一件事情,也和盛長槐有關,一本《明月集》在讀書人中間傳的沸沸揚揚,頗有洛陽紙貴的盛況。

    這邊由楊無端做序,盛長槐親自撰寫書名,裏謄錄了詩詞三十二首,盛長槐獨佔四首,不僅是當時二樓的學子,今科通過解試,包括未參與解試的樂和等人,的也紛紛提筆寫詩,有二十八首得到揚州士人的認可,一同謄錄上去,更有揚州豪商出錢,在方家的印刷芳印製一萬冊,分給揚州各大家族,各大家族又紛紛將之送給和自家親善的達官貴人。

    這種盛況,揚州從未有之,這也是因爲揚州人這麼些年憋狠了,本來揚州因爲五代時期戰亂,好久才恢復過來,好不容易出了個楊無端,又被官家打壓,要不然也沒有封太師創建淮南書院之舉,尤其是這幾年,楊無端封筆之後,竟然再無好詩詞出現。

    這讓近些年自詡爲文華聖地的揚州人,如何咽的下這口氣,揚州和蘇州並稱蘇揚,要說這些年的教育情況,兩地差不多,但是科舉中榜者,揚州就要差許多,之前還能挺着腰桿子,說揚州詩詞天下第一,這幾年,沒少被蘇州士人嘲笑,所以纔有舉城爲讀書人揚名的舉動。

    當然,不止如此,本來盛紘準備年後找機會去和江都縣令打個商量,將盛長槐縣試報名在江都縣,自從上元節後,江都縣令親自帶着揚州鄉賢上門,請求盛紘將盛長槐的縣試定在江都參加,這也是因爲知曉盛長槐的身世,有可能會到宥陽那邊參加縣試。

    這樣一來,揚州人又怎麼能說盛長槐是揚州學子呢,這也是爲了當地人着想,本來盛紘是要花費一些人情的,這倒好,成了揚州人求着通判成全,甚至有那年齡大的,害怕盛紘不同意,說什麼盛紘作爲揚州父母官,要是不給揚州人做主,就要到知州衙門靜坐請願,讓盛紘有些哭笑不得,滿口答應下來。

    不僅如此,這波人還威脅江都縣令,要是今科不錄盛長槐,本府學子都不答應云云,這倒是叫江都縣令壓力山大,生怕盛長槐馬失前蹄,差的有些遠。

    *****************************************************************************************

    三月二,縣試已經過了兩輪,江都縣令終於鬆了一口氣,這兩輪盛長槐考的都還不錯,第一輪主要考經義,基本上算是記憶性的東西,江都縣令也算煞費苦心,出題的時候撿了盛長槐擅長的科目,畢竟盛長槐就在江都書院讀書,稍微留點心,就能知道盛長槐擅長那本經義了。

    縣試總共分三輪,每輪之家隔一天,第一天考試,第二天放榜,前一輪通過,才能參加下一輪。

    第一場考試,盛長槐順利通過,進入第二輪,這一輪江都縣令倒是十分放心,以他認爲的盛長槐,詩詞隨便寫寫就能過,據書院的幾個先生介紹,盛長槐之前倒也一般,這段時間楊無端親自到書院給盛長槐開小竈,進步很大。

    果然,第二輪考試結束,盛長槐詩詞賦均爲甲等,加上之前的第一場,在同考舉子中排行第一,第一場江都縣令故意出盛長槐擅長的,考官又在放水,盛長槐在要考不好,那就真是朽木了。

    這就跟名滿天下的人蔘加會試一樣,壓力大的是考官,閱卷的時候,印象分就比別人高,真有什麼疑惑,首先不是懷疑名滿天下的舉子做錯了,而是懷疑自己是不是記錯了。

    今日,便是第三場考試,到了第三場,前兩場已經淘汰了大部分人,這一場其實是最簡單的,今天考的是策論,秀才考試和解試會試不同,解試和會試基本上差不多,策論要求很高,縣試考策論,主要還是看學子們的個格式規範是否正確,不要偏題,寫的差不多就過了,錄取率接近三分之一,本朝縣試,主要是還是靠前兩場淘汰人選。

    到了今日,江都縣令已經不擔心了,盛長槐在怎麼照,總不能偏題吧,各式規範,這種似是而非的東西,只要盛長槐差的不是太多,估計沒有哪個考官敢將盛長槐罷黜,揚州學子鄉紳的唾沫,能把他罵死,這是不給揚州人面子。

    第一場考試是縣令出題,第二場考試是縣衙學政出題,第三場出題監考的,就是州府官學學政了,畢竟是給州府官學招收學子,所以最後一關是由州府官學學政把關。

    官學學政也是流官,估計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將盛長槐罷黜,而且,據江都縣令瞭解,這學政是一個趨炎附勢之人,遇到名頭正盛的通判之子,只會幫忙,不會拖後腿。

    跟前兩場一樣,盛長槐和自家弟弟盛長楓告辭,互相祝福一下,就率先進了考場,門口的象徵性的用眼神審視了一下,就讓盛長槐通過了。開玩笑,這幾十年不出的神童參加考試,那不是手到擒來,有必要作弊嗎。

    後面跟着的盛長楓就不行了,被兩個守衛從頭摸到腳,考箱檢查了好幾遍,盛長楓啥話也不敢說,他又不是盛長槐,有優待是正常,這是種檢查慣例,並非針對他一人。

    盛長楓也算不錯了,前兩輪都是卡着點過的,雖然都是險過,但十一歲的年齡,能考到這裏,在揚州這種地方,也算的上品學兼優的。

    “當。。。。”

    鐘聲響起,盛長槐知道,考試要開始了,並不像旁人認爲的那樣,盛長槐對第三場纔是最擔心的,第一場考的都是記憶性的,第二場,盛長槐記得的詩詞不少,即便沒有合適的,但有了楊無端指點,盛長槐也不虛。只有這第三場策論,盛長槐還是比較擔心的,主要是做的少。

    不一會,就看到巡場的教授親自給盛長槐發試卷,策論不比其他,只有一道題,時間也很充裕,足足一個半個時辰,也就是三小時,這個比前世的語文考試時間充裕多了,且只有一篇策論。

    當然,也是因爲時代不同,光用毛筆寫字,就比前世慢多了,用字,用詞都必須注意,還有字體,整齊程度,比前世寫作文要嚴格的多,前世有些人字寫的不怎麼樣,哪怕亂一些,老師能認識,最多扣一點印象分。在加上要引用聖人文章,這一點和寫作文大不相同。

    盛長槐深吸一口氣,打開試卷,題目倒也十分應景,問爲何前有封太師,後有江都縣令,爲了揚州學子,開設書院,這這學政也是個妙人,撿了這麼一件事,看來對江都縣令開創江都書院這件事非常滿意,畢竟這有助於他的政績,在縣試中竟然出此題目。

    不過這裏面也有坑,若說是教育資源不平衡,那會得罪府衙,若說是貧寒學子求學困難,那麼就是對揚州鄉紳不滿,有挑撥的嫌疑。

    盛長槐雖然不在乎這些,但也不想無端生事,想了想,突然想起一篇前世的文章,雖然不能照抄,但裏面很多內容可以用的上,開頭這樣寫道。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