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穿越知否混日子 >第一百七十八章 拜堂
    “太后說了,今天是蜀縣侯大婚,家裏賓客多,不必大動干戈,蜀縣侯和大娘子站着接旨就可以了。”

    這樣的恩寵,也是獨一份的,盛長槐也就接受了太后的好意,這個時候確實有些不便,他們跪下來,在場的都得跪,哪怕是來冠禮的賓客,剛纔聽族老說了,官家叫人去英國公府下旨的時候,也是同樣的說辭,英國公當時也沒跪,也就是在府門外百姓們鬧那一出的時候,才跪下謝恩。

    其實大家都明白,在那種狀況下,英國公若沒什麼表示,就真的是恃寵而驕了,聖旨不跪那是官家的恩典,把汴京百姓的反應當做理所應當,那就是不識時務了。

    “奉天承運皇帝,昭曰。”

    “蜀縣侯少年英雄,救先帝和太后於危急之中,蜀州之行勤於王事,爲大宋開疆擴土,戰功赫赫,當爲汴京年輕一輩之楷模,今日大婚,乃成家立業之喜,賞黃金百兩,宮錦十匹,以示恩寵。張氏出身名門,鍾靈毓秀,孃家英國公府世代忠良,今嫁於蜀縣侯,結秦晉之喜,特賜誥命,敕封三品淑人,忘日後和蜀縣侯夫妻和睦,不負太后媒妁之恩。”

    盛長槐今日大婚,聖旨封賞不算什麼出格的事情,冠禮的人聽了,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對,不過最後一句,卻是把汴京謠言給證實了,蜀縣侯府和英國公府聯姻,還真是太后借官家名義賜婚。

    盛長槐以爲這就完了,正準備領旨謝恩,結果朱內官又從袖子裏拿出一封聖旨,盛長槐連忙抓住頭上蒙着蓋頭的新娘子,她又看不見,免得出醜。

    “朕常聞,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應天府盛家,世代良善,爲國培養了這樣以爲忠勇智慧的後輩,蜀縣侯能有今日之成就,可見盛氏一族家學淵源。朕又聽聞,盛氏一族富貴不忘鄉里,修路鋪橋,恩澤鄉里,古人云,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朕以爲不然,盛家有此福報,非一人之功,乃舉族之勞,特賜忠義人家,令應天府敕造牌匾,以示表彰。”

    長臉,太長臉了,盛家那些從宥陽老家來的族老,雖然聽不懂前面是什麼意思,但後面卻能聽明白,這是官家要應天府給盛家敕造忠義人家牌匾,這下子,盛家真成了宥陽第一家了,甚至有可能成爲應天第一家,這可不是坊間百姓評比的,乃是大宋最尊貴之人默許的。

    宗族宗族,盛家出了這樣一個優秀的後輩,長期利益還沒看到,這表彰可是實打實的,將來要是選個里正保長啥的,盛家人必然是優先考慮的,就是族裏那些小夥子,也能在縣衙找個差役的事情做着,這纔是實打實的利益。

    第一封聖旨盛長槐還能站着受領,這第二封在不跪下謝恩,就是不懂禮數了,盛長槐往後面瞧了一眼,果然,盛老太太已經來到他前面,帶領着盛長槐夫婦和盛氏一族紛紛跪下,朝着皇城方向扣頭謝恩。

    這是皇家加恩盛氏一族的,除了盛長槐夫婦乃是今日主角,能站在前面,盛紘雖然有官身,但在族中是個小輩,也只是跪的比盛長槐這一輩的靠前,就算是平輩的,也和他跪在一排。

    謝恩之後,老太太才替盛長槐接過聖旨,再三邀請朱內官裏面喫酒,朱內官也十分給面子,跟着蜀縣侯府帶路的下人去內院就做,甚至還從袖子裏拿出一個紅包,叫侯府下人交到賬房入冊。

    今日的賬房乃是宋詞,倒也十分知趣,當即記下了這筆賬,還叫侯府的下人在中院大聲宣揚。

    “朱內官恭賀蜀縣侯大婚,隨禮一百兩銀票。”

    錢不算多,至少在今日的禮單上顯的還有些寒顫,但卻是最長臉的,除了太子,有一個算一個,只有他們給內官送禮的份,少有內官給外臣賀禮的,更不用說是宮裏內官中數一數二的朱內官了。

    這時候,盛紘又漏出一絲懊悔的神色,內官給外臣送禮,甚至都不避當朝太子,太子也不見有任何覺得不妥的,可見這種事情,在太子看來也是理所當然的。

    今日拜堂,二拜高堂中只有老太太一人,並沒有讓他這個叔父代替盛長槐早夭的繼父,盛紘都沒什麼意見,但是現在,看到盛長槐被現在掌權的太后,將來掌權的太子都這樣親近,甚至或明或暗對錶示盛長槐表示親近,盛紘又豈能不後悔。

    正如同剛纔聖旨裏說的,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盛氏一族啥都沒做,就得了個忠義之家的牌匾,如果當初沒讓盛長槐過繼出去,即便是現在盛長槐還沒到世襲罔替,自己有機會成爲老侯爺,就是看在盛長槐是他兒子的面子上,現在垂簾的太后這樣信任盛長槐,又豈能重用他盛紘。

    論道能力和資歷,自己可不是自己那個過繼出去的兒子,如果盛長槐過繼出去之後,自己仍然能夠一視同仁,在太后面前美言幾句,現在空缺的那個侍郎位置,恐怕就是自己的。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