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穿越知否混日子 >第七十八章 秦州變局
    “侯爺,安撫使大人來給您彙報這段時間熙州產業園的進展了,人已經到了前廳了,衛大娘子讓我問您,是否留飯。”

    在秦州,安撫使司的正使給副使來彙報工作,秦州知州衙門好像見怪不怪,已經習以爲常了,這恐怕是大宋獨無僅有的官場特例了吧。

    盛長槐雖然被貶爲副使,卻在前不久又兼任了秦州的知州。

    原因只有一個,如今的秦州,可和盛長槐當初匆忙赴任大有不同。在秦州工業園區,產出了各種各樣的讓本地人生活水平節節攀升的稀奇作坊。

    不過在秦州,並不是叫作坊的名稱,而是叫做工廠,或者養殖場。

    盛長槐之前在汴京和不是閒待着的,在英國公的牽線搭橋之下,汴京西北系勳貴,幾乎全都參與到盛長槐西部大開發的戰略之中,並非是英國公的號召力有多強,而是另有原因。

    盛長槐爲了吸引汴京勳貴來西北投資設廠,不惜拿出了《留侯手札》中記載的幾種配方,來換取汴京勳貴到西北設廠投資。

    其中最有名的便是肥皂,玻璃這兩樣穿越者必備的發家致富良方。

    說來可笑,盛長槐小時候研究了好久都沒研究出個若已然來,等到他拿到《留後手扎》的時候,自己已經不用爲錢財擔憂。肥皂製作方法和玻璃燒製工藝上面都有記載,但是盛長槐此時的心態已經不同,不是當初那個啥都不懂的愣頭青了。

    若僅僅是烈酒的蒸餾工藝,雖然別人眼饞,但盛家好歹是個侯爵,盛長槐當初又是太后寵臣,還是能守的住自己那點產業。

    至於礦鹽提純之法,更是是太子合夥,盛長槐僅佔了少部分的份子,後來更是逐漸退出,換取了宥陽盛家大房成爲鹽商,有着固定的鹽引,別人搶都搶不走。

    肥皂倒也罷了,盛家不缺這一門生意,主要是玻璃,這玩意有多麼暴利,看現在的琉璃價格就知道了。

    本來盛長槐是準備將來把肥皂生意送給幾個姊妹,作爲她們的私房產業。但最後想了想,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

    忠勤侯府當初盛華蘭做不得主,交過去肯定會便宜了袁大朗和袁家妹妹,恐怕到時候盛華蘭連個渣都剩不下,連肥皂的配方工藝都不一定能保的住。

    盛墨蘭嫁的是汴京數一數二豪富的永昌伯爵府,梁晗又是吳大娘子最疼愛的小兒子,說個不好聽的,爵位是別想了,產業什麼的將來也是不缺的。

    而盛如蘭,他們兩口子,一個眼裏只有聖賢書,一個是王大娘子全包全攬養大的孩子,從小什麼事情都做不得主,管個家都難,還得靠老太太和王大娘子派去的親信幫產,兩口子都不是做生意的材料。前段時間還鬧出個笑話出來,盛長槐差點被自己這個妹妹給笑死了。

    也是偶然的機會,盛長槐從祝元直口裏得知,自家這個五妹妹,不知道啥時候有了一個想法,估計也是在家閒的。也不知道聽誰說的,平江府的麻價格越來越貴,又從另外一個人口裏得知,臨安府的麻價格低廉,於是便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想要從臨安府收購麻,然後運送至平江府發賣。

    若是簡簡單單的低收高賣,確實看上去是個賺錢的路子。

    但是盛如蘭哪裏會做什麼生意,先不說這兩地都是有名的產麻之地,兩地離的本來就不遠,也就三百里地,麻的價格又能差到哪裏去,即便是真有這種好事,這兩地的商戶豈能放過這個機會。

    盛如蘭聽別人說平江府的麻價格越來越貴的時間,乃是麻類紡織產業消耗大於生產的時候,又離收穫麻類植物還有一段時間,或許還有商家的操控。

    而聽說麻價格低廉的時候,是另外一個時間點,正是臨安府麻類植物豐收,供大於求,自然越來越低廉。

    盛如蘭光考慮到一個價格,簡單計算了一下,扣除成本和運費,這裏面大有賺頭,於是就想到做這個買賣來賺上一筆,也好在祝元直面前能夠顯擺一回。

    其實祝元直家境雖然不是大富大貴,也算是小地主出身,盛家嫡女出嫁,盛長槐,王大娘子,盛老太太不知道給盛如蘭陪嫁了多少,生活倒也是過的很滋潤。

    可是盛如蘭自己不會管家,總覺得自己這個當家主母做的不夠好,比起姐姐妹妹來,差的遠了,就是想爭一口氣。爲了大賺一筆,盛如蘭甚至還找盛明蘭借錢做生意。

    到也不是賠了個傾家蕩產,剛好等同於盛明蘭借她的銀子。畢竟這玩意也不是什麼貴重物品,又耐得住存放,其實就是賠了個人工費和運費,再加上她收購的價格大於市場價,賣出的時候,爲了及時止損,又低於市場價賣的。

    前面說了,這兩地的都是產麻之地,離的又不是特別遠,價格自然差不了多少,一來一去,賠了個差價和成本,主要還是盛如蘭心太毒,一口想喫成個胖子,一次性收購發賣的量太大。

    盛如蘭這一賠錢,倒是叫本地做麻生意的行商小賺一筆。

    無他,這兩地的麻紡織產業,其實是和本地的麻產量掛鉤的。盛如蘭從臨安府收麻,運輸到平江府發賣,量又大,短時間造成了臨安府的麻類價格上升,平江府的麻類價格下降。

    在這種情況下,平江府和臨安府做行商的,反其道而行之,相當於把盛如蘭從臨安府收購的麻,從平江府運回了臨安府。

    好在盛如蘭還知道她是官眷,做商賈之事會影響祝元直的聲譽,傳出去不好聽,這也是多虧的當年王大娘子看不起宥陽老家盛家大房商賈出身,盛如蘭一直記憶猶新。

    所以外人不知道這個讓兩府小行商小賺一筆的冤大頭,竟然是赫赫有名的大商家盛長松的堂妹,要不然盛家可真是丟大人了。

    盛如蘭賠了錢,還不知道自己是爲啥賠的,還跑回去找老太太告狀,覺得是下人們誆騙了她,想找老太太給他做主,恰好盛長槐已經把老太太接到了侯府,老太太聽到這個事情,不知樂成啥樣了,中午還多吃了一碗飯。

    其實盛明蘭也沒借多少銀子給盛如蘭,不是她小氣,而是覺得盛如蘭沒什麼大事,還以爲她看上了哪個莊子,畢竟之前就聽老太太說過,盛如蘭不善打理家業,還是多多買田置地的穩妥,盛如蘭之前也在打聽這些消息。

    所以僅借了五千兩銀子給她,盛如蘭還以爲盛明蘭手頭緊張,所以也沒多借,又想着辦成了事叫盛明蘭大喫一驚,要不然,早都給盛明蘭攔下了。

    五千兩銀子,對於盛家不算什麼,主要是盛長槐聽老太太說的時候,笑的太肆意了些,把盛如蘭惹的又羞又怒,在老太太的呵斥下,答應替盛如蘭出了這筆銀子平賬,才把盛如蘭給安撫下去。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