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穿越知否混日子 >第一百零六章 應對
    “如今之局面,首先要搞清楚,劉貴妃一家發動宮變的具體日子,如果能夠得知他們確切發動的日子,那對於咱們的行動,成功率至少能增加三成。”

    雖然太子說什麼若是他被困宮中,盛長槐可護送太后和靖王出城,再也太后懿旨昭告天下劉貴妃謀逆的事實,在讓盛長槐聯合英國公等穩住西郊大營,至少讓他們兩不相幫。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河北那邊顧廷燁雖然被遼國牽制不能揮師回京,但是秦風路那邊全旭已經徹底拿下洮州,西北將門又有盛長槐翁婿二人說服,派出一兩萬勤王軍隊自然是可以的。

    短時間之內,劉貴妃他們是無法控制住京中的局面,再加上西郊大營兩不相幫,實際上最終能調動的兵力不過一兩萬,這還是等他們拿下大權之後,徹底接手汴京防衛的情況下。

    但是,靖王畢竟年幼,又是皇三子,年紀上比永王小,身份上更不用說,劉貴妃日前已經晉升皇貴妃,永王乃是她的兒子,身份上自然比一個嬪妃生的皇子要尊貴。

    再加上靖王已經過繼給先帝長子,法理上失去了繼承皇位的資格,劉貴妃他們既然做好謀逆的打算,到時候一定會找個說的過去的藉口,雖然不知道他們有什麼藉口,但是至少她們能拿出所謂的立嗣詔書,畢竟官家肯定會落入他們掌控,無論是造假,還是逼迫官家親筆,這玩意對外朝的可信度還是很高的。

    還有,盛長槐可不相信,生性膽小的官家,能有先帝那般骨氣,深陷敵手之後,能夠如先帝一般,寧死也不寫下立嗣詔書。

    如果他們拿着官家親筆寫的詔書,再加上虎符印信,劉貴妃他們要是在聰明一些,不急於擁立永王登基,而是把太子和官家控制在手裏,反過來誣陷太后攜靖王謀反,西郊大營將官有很大概率會聽從詔書的調遣,到那個時候,除非盛長槐等人願意看着遼國入侵大宋,生靈塗地也要河北軍回援。

    西北也一樣,一兩萬已經是極限了,在多的話,西夏一定不會眼睜睜的看着這個良機在自己眼前錯過。世間的事情就是這麼操蛋,反派可以不用顧忌太多,而正派因爲要考慮到大局,有些底線不能突破的情況下處處受制,反而最後讓反派得逞。

    若想要把損失降到最低,還不叫劉貴妃母子得逞,自然要順利將太子救出來,有太子佐證,讓外邊的文武百官相信,這不是太后自導自演的一場鬧劇,再加上太子法理上正統繼承人的身份,西郊大營那邊百分百不會聽從詔書調遣,搞不好都不用在邊軍調兵勤王,西郊大營裏面就有願意撥亂反正的將士。

    而現在最關鍵的是,不知道劉貴妃他們哪一天會發動,太子畢竟是太子,每日都要去給官家請安,劉貴妃他們既然要發動謀反,自然是要把太子控制在手裏,太子一旦陷入敵手,盛長槐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是不能救出來的。

    之前逆王謀反,官家能夠順利被救出來,乃是因爲逆王主要是通過殿前司的兵馬,而宮中禁衛,除了內應之外,大部分還是忠於先帝的,實際上逆王沒辦法完全控制皇宮大內,再加上當時他一門心思逼迫先帝寫立嗣詔書,沒想到援軍來的那麼及時,猝不及防的情況下,又被盛長槐一箭射中,先帝能夠安然救下,運氣的成分太高了。

    這一次可不一樣,五城兵馬司,宮中禁衛,幾乎汴京大部分守衛都是劉貴妃的人,想要安然救下太子,甚至是官家乃是癡心妄想。

    之前那番話,是曹國舅說出來的,到底是將門出身,從小是經過家教薰陶的,哪怕半輩子都是癡迷於修道,但是對於局勢還是能有一些見解的。

    盛長槐聽曹國舅這麼問,臉上漏出一絲神祕的笑容,對太子和太后說道。

    “這倒不是什麼問題,再過幾天,便是官家的誕辰,按照以往的慣例,官家會在宮中賜宴,到時候作爲官家長子的太子,自然是要隨侍左右的,那一日發動宮變,乃是最佳的時機,除了控制太子之外,還能控制住朝中重臣,若是臣來謀劃此事,一定會選擇那一日,依臣看來,太子殿下明知道劉貴妃等人想要謀逆,卻還處處被動,她們背後一定有高人指點,既然有高人,臣能看出來這一天最有利,他自然能看出。”

    “而且,劇臣觀察,太子殿下之前的種種處置毫無破綻,一切都是順勢而爲。自古以來,謀逆者的心理大徑相同,一旦發生有事情敗露的風險,一定會提前發動,尤其是他們手上的力量無法達到一錘定音的效果,根據臣的推斷,劉貴妃他們一定是覺得事情沒有走漏,他們背後的高人或許會有所警惕,但應該無法說服劉貴妃。”

    曹太后看了一眼太子,心中暗道,難怪太子聽說秦風路戰事有了定局之後,執意讓自己邀請盛長槐回京,盛長槐回京這纔多久,很多事情恐怕還不瞭解,就能做出這樣的推斷。她現在也覺得自己有些小瞧這個被自己一直關愛的西平侯了。

    之前曹太后雖然覺得盛長槐是難得文武雙全的後輩,但是在心裏還是覺得盛長槐太過於年輕,手段也不怎麼老練,現在看來,自己還是小覷了他,她心中這時候也在猜測,若是當初自己和官家爭奪朝堂控制權的時候,早早的叫盛長槐參與進來,是不是就會是另外一番局面,也不會有現在劉貴妃母子謀逆的風險,大宋也不會經歷三面夾擊的困境。

    當然,曹太后這種思想也就是一閃而過,到如今,她已經沒有了爭權奪利的想法,這一次幫助太子,也不過是盡到自己的義務,不願看到先帝留下來的江山被劉貴妃這種人禍害了。

    而太子這邊,也陷入了沉思,思考着盛長槐推斷的準確性,也就盞茶功夫,太子便想明白了。平日他給官家請安,都是在朝會開始之前,等在官家臨朝的路上,陪官家一起上朝。

    而朝會舉行的地方,乃是在前殿,皇宮大內,這一塊距離宮牆較近,而且,朝中百官之中,重臣和勳貴上朝,自然是有家僕護衛護送,如果朝中一旦發生變故,皇宮門口的守衛還不足以控制局面,而提前準備,自己在入宮之前就會有所察覺。

    而官家不是上朝的時候,可能是不想在自己面前流漏出軟弱之處,就和太后之前說的一樣,老狼王在受傷的時候,會在年輕的公狼面前隱藏自己的衰弱,官家不上朝,不是因爲不想上朝,必定是因爲身體不允許,所以都會讓人通知自己,不必去後宮覲見。

    劉貴妃要發動宮變,即使不能控制百官重臣,自己卻是他們必須控制的目標,而等到官家誕辰,賜宴百官的地方,和平日上朝不在一個宮殿,而且那天,宮中宿衛必定會加強,現在的宮中宿衛是掌握在劉貴妃的姐夫手裏,若是禁衛和平日有什麼不尋常的地方,也沒有人會懷疑他們的動機。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