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穿越知否混日子 >第一百二十七章 王家的結局
    “曾祖母,救我,曾祖母救我。。”

    一個三四歲的小姑娘,被衙役粗暴的和她母親一起被壓出來,她年紀小,怎麼也想不明白,自己家這是怎麼了,以前上百個僕人伺候着,錦衣玉食,無憂無慮,幾個月前全都變了,先是自己不能隨便出去玩了,和自家母親一起被圈禁在屋子裏,外邊還有好多凶神惡煞的人盯着。

    今日祖母,母親,小姑姑等人,都被那些凶神惡煞的人綁着手壓了出去,她年紀小,雖然沒被綁着,但也被人粗暴的幾步一推,跟在自己母親屁股後面。

    自家母親平日多麼威風的一個人,往日誰要是對自己說話大聲了,自家母親肯定要打他板子,今天卻和祖母一樣,只知道哭,這個小姑娘只好求救的對好幾個月沒見面,平日最疼愛自己的曾祖母求救。

    距離謀逆案已經三個多月了,剛剛出了國孝,謀逆案的審理就轟轟烈烈的展開了,天牢裏面早就人滿爲患,所以犯官的家眷一直被圈禁在自己家裏,派了兵丁嚴格把守,喫飯休息,甚至上廁所,都不能離開。

    幾個月時間一過,王家女眷各個蓬頭垢面,哪裏還能看出一絲富貴人家的體面,王老太太看着自己的小孫女,也是王家第四代唯一的苗裔向自己求救,但卻彷彿沒有聽見一般,死死的盯着傳旨的內官,想知道王家到底是個什麼樣的結局。

    要知道,自從康大娘子死了之後,王家的孫媳婦王康氏不僅沒有失寵,反而因爲母親的去世,讓自家祖母將對母親的感情全都投入到她的身上,尤其是她給王家唯一生下的孫女,以王大娘子的話來說,幾乎複製了當年康大娘子小時候的寵溺,甚至猶有過之。

    王康氏是明白的,王家能有這個下場,自己能有這個下場,全都是平時疼愛自己的外祖母一手作的,說一句她是罪魁禍首,一點也沒冤枉她。

    繼承了康大娘子的脾氣,得好處的時候就是親親的外祖母,受牽連的時候,恨不得上去咬王老太太一口,所以只是哭哭啼啼的,她的婆婆好歹還問候了王老太太一句,哪怕不是什麼好話,她卻絲毫沒有搭理,刻意與王老太太劃清界限,也就王家舅哥的孫女還把自己的曾祖母當回事,覺得自己曾祖母無所不能,哭着喊着向她求救。

    王老太太聽着前來宣旨的內官,一條條訴說着王家的罪狀,心裏毫無波瀾,因爲沒有一條是冤枉王家的,這都是她授意王家舅哥做的,上了劉貴妃的船,不是那麼輕易下來的。

    好在當初她醒悟的早,王家的罪責倒也不是很大,要是沒有那封要命的文書,上面有她的親手畫押簽名,王家舅哥大不了就是個貶官,但是有了這個,就是附逆了,附逆的結果,王老太太這幾個月也都想明白了,她就想知道,自己的外孫子,到底有沒有替王家求過情。

    聽到兒子和孫子充軍發配到河北罪軍,王老太太甚至還有些竊喜,自己的外孫女婿就在河北寧遠侯賬下,哪怕寧遠侯不照顧自己家,但外孫女婿可是被外甥女拿的死死的,至少能保證兒子留一條命。

    聽到王家女眷,除自己之外被髮賣教坊司,而自己獨自一人被流放嶺南,王老太太心裏毫無波瀾,早在她的意料之中,有幾個外孫外孫女在汴京照顧,王家女眷也不會像別家一樣,真的就成了官妓了,在裏面熬上幾年,風聲過去了,她們自然會被悄悄贖買出來,這都是文官的常規操作,至於自己會死在半路上,王老太太這麼大年紀,活到現在已經不虧了。

    聽到王家族人被牽連,一併抄沒家產,貶爲庶人,王老太太甚至心裏還有一絲解恨,王家發達的時候,旁支族人各種巴結,甚至用王家的名義在老家作威作福,商場上更是呼風喚雨,等到王家遭了難,叫他們拿出錢來幫嫡支一把,他們卻各個躲的遠遠的,現在被抄沒家產,這是活該。

    但聽到王老太師的牌位,被從太廟移出來,甚至奪回追封的諡號官職,王老太太才慌了神,從太廟移除,這是應有之意,但是奪回追封,這代表着王家從此沒有了翻身之地。

    大宋優待士大夫,即便是後世子孫不肖,犯了重罪,也不會過多牽連已故的先人,如果王老太師的追封仍在,等日後官家遇到喜事,大赦天下,兒子和孫子還能因此被免罪,哪怕他們兩人前途盡失,王家日後若有優秀子弟,還能東山再起。

    一來王家不是直接參與謀逆的,是被逼簽下文書,罪名最大的便是隱瞞不報,二來,哪怕是王老太太在不喜歡盛長柏,也知道盛長柏姐弟的性格,不會見死不救,王家落幕也不會不聞不問,等自己有了重孫子,到時候還能拜入盛長柏門下,自己那個不孝的外孫子前途光明,有他教導,肯定能出一兩個賢才。

    王老太太甚至已經計劃好了,在自己流放之前肯定能和兒子見一面,她甚至打算在見兒子的時候,勸他在大赦之後,和孫子多娶幾房妾室,做不了官,也能夠爲王家開枝散葉,到時候挑選聰慧的拜倒外孫子門下,算是她作爲母親和祖母爲兒子最後一次謀劃,這個主意,是王老太太這幾個月唯一能想到對老太師這一脈的補償。

    但是,如果王老太師的追封被剝奪,那麼大赦就和王家沒了關係,謀反在十惡不赦之內,若僅僅是附逆,沒有直接參與謀反的,罪名較輕,重臣之後會被破格加入大赦名單,王老太太自己不是官員,卻聽老太師說過,文官之中對於這種事情都是會順手行個方便,不是因爲王家如何,是爲了給自己留後路,誰也不知道自己的後輩會不會也無意中被謀反案牽連,這種事情,王老太太也是見過的,當年逆王被牽連的有些官宦之後,和王家情況差不多,這是有先例的。

    想到這裏,王老太太心裏不禁在大罵自己那個不孝的外孫,竟然真的不管王家,她卻絲毫不知道,王家附逆,罪名中缺少了最大的謀反最,只說了和劉貴妃結黨,以及隱瞞不報這兩個最要命的大罪,已經是盛長柏私下裏求自家岳丈幫忙的結果。

    爲了幫王家,盛長柏拒絕了盛長槐建議自請外放的主意,執意留在汴京上下奔走,爲王家求情,惹得海文禮勃然大怒,等到海文仁回京之後,又授意當年御史臺的嫡系彈劾盛長柏,盛長柏不自請外放,那就貶他出京,品級雖然不如自請的高,但也只能這樣了。

    要不是盛長柏的求情,海文禮覺得貶斥女婿出京對不起女兒,因爲貶官自然是去下州,或者是什麼苦寒之地,不比自請外邊的地方繁華,自家女兒要跟着去受罪,海文禮起了惻隱之心,纔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幫了王家一馬,要不然,王家的罪名還能更大。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