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崛起烽燧 >第六十七章 告百國書
    “呼!”

    “喝!”

    ……

    安北城十五萬天策軍,在雪天可沒有閒下來。每日訓練軍陣,只等熬過冬天。

    天策軍八位大將軍已經做好了完整的戰略構想,與以往不同,這次天策軍準備用百年前乾太祖的戰法。

    以亂取勝,簡而言之,只定作戰方向。

    斷糧,雪停後,一軍騎軍出發,先去南邊,繞出來一個千里半圓直擊狼煙山三關山道。

    迫敵,一軍及四軍步卒於雪停後十日,接敵,非決戰,待敵北退,向北推進,迫敵北逃,安北城剩餘兩軍騎兵沿敵軍兩翼緩慢行軍,不求殺敵,須比敵軍先三日至三關山道。

    困敵,四軍步卒至狼煙山下。配合兩翼騎兵壓縮敵軍空間,務必將敵軍困於三關山道南,方圓百里的丘陵,之後步步緊逼,各軍輔兵須深挖壕溝,日夜不休,以防敵騎兵撤退,各軍以弓弩爲主,只做防禦,配合輔兵不斷縮小範圍。

    決戰,待敵糧草耗盡,殺馬時,待三日後決戰。

    這份方略呈遞給趙載承後,趙載承往上面添了一句話。

    “待敵斷糧之後,不可急戰,待天策親衛三千旅賁隨孤爲定北軍拾骸骨至,再耗其七日,屠!孤一日不至,言決戰者,斬!”這是趙載承補充的一句話。

    此時長安城的六部基本上沒有人了,六部尚書於皇城衙邸中調配全國各道,六部的侍郎無一人在長安城,六個在無定河北,六個在關內道爲天策軍籌備馬車及所需府兵。

    朝堂各道諸事由九寺五監把持。

    關內道抽調折衝府輪休府兵,整備三萬。

    大乾其他三大都護府不再進攻,穩住當前邊境。

    一直以來只是半軍輪戍的南衙十六衛中的十二戰衛,在冬季補齊人數,整軍備戰,還邀請長安城的各國使節去看南衙十六衛的檢軍大閱。

    同日,鴻臚寺簽發告百國書:凡邊地尋釁之國,斬其使節,待天策軍大勝,南衙禁軍,他日便至,屠其國主,奴其子民……”

    在鴻臚寺的各國使節看完鴻臚寺卿的國書,紛紛派出副使回國。

    沒有誰敢把大乾鴻臚寺卿的話當做廢話,因爲當年齊武帝發告百國書:“孤收復西域之日便是登基之日,萬國來朝,天下共主!”

    結果現在的西域還牢牢的把控在中域之國手中,曾經西域百國千萬人口,現在只有百座人口不到千人的小城,作爲和大齊合作者的獎勵,至於其他人,早已經掩沒在歷史中。

    不管是曾經的大豐,大齊,還是現在的大乾,周邊各國都稱呼爲中域帝國,在他們的認知中這是一個每隔幾百年就換一個名字的國家,各國在官方的文書上都寫着中域之國。

    縱觀中域之國,每戰皆是被襲後的反擊。

    而讓重視禮儀的中域大國發出《告百國書》,這樣帶着明顯威脅的國書,說明大乾真的到了危急的時候了。

    待各國副使回國後,大乾周邊竟然真的靜了下來,沒有戰爭,各國也不再擅起邊釁。

    告百國書,死戰不休!

    隨着時間推移,北風越發小了,雪除夕後下的也越來越小。

    定北城外的羅斯人和九胡人在帳篷裏磨刀,校弓,公爵利沃夫派人將去年屯下來的豆類在冬季運了過來,保證九胡人的戰馬不要落膘。

    身處草原的九胡人,羅斯人還有大乾人都明白,待到天氣好後,勝利者便是這片草原的主人。

    亂戰是大乾最喜歡的作戰方式。

    大乾府兵在折衝府聽的最多的便是軍律,因而,不管是誰多有能力,都不敢在對上官不敬。

    別看親勳翔三衛官階起點高,但是後面都是要用戰功“還”的,比如蘇策和項瑁都是策訓三轉,那蘇策升官,項瑁原地踏步,等到項瑁的功勳超過六轉後,纔會在現在的官階上晉升。

    太子遇刺那次,爲什麼跟着蘇策殺敵都是勳貴子嗣而是不高官之子的願因也在這裏,他們要珍惜每一次作戰的機會。

    文官之後遲早還是會去做文官的,因爲他們知道軍中以軍功鼎盛者爲尊。

    讓他們浪費十幾年時間把這些功勳掙足之後在晉升,他們等不了。

    每個人的一生都有自己的路要走,有的路好走,路邊都是百穀,僅夠喫飽。有的路難走,但路邊都是甘果甜泉,美味佳餚。

    不同人不同路,有些路選定了就不能換了。

    這些天,天策親軍的這三千旅賁軍早已經沒有了之前在長安城的稚嫩。

    紅白的嫩臉上被寒風吹得乾裂,蘇策的臉也是如此。

    鴻臚寺卿寫下的告百國書的內容被有意的泄露了出來。

    這段文字無疑很提士氣,這次天蘇策巡視軍營的時候,總是可以聽到旅賁軍們在討論什麼時候雪停,雪停後,大戰起,這些他們還是知道的。

    但是如何對付城北的羅斯人和九胡人,在定北城中只有十個人知道。

    太子趙載承,二皇子趙載校,八位天策軍大將軍。

    蘇策作爲天策親軍的衛率,作爲天策軍中獨領一軍的將軍,也是有資格去參加軍略制定的,不過太子趙載承不讓他去。

    蘇策也只能無奈的佈置好旅賁軍的防務。

    至於節堂,旅賁軍的佈防都在百米外,每次在節堂的只有太子二皇子還有八位大將軍,一共十人。

    此戰關乎大乾北方安危,不得不慎重些。

    蘇策也能夠理解,不過是晚些日子知道罷了。

    不過作爲天策親軍,蘇策也明白他大概是上不了陣的,畢竟旅賁軍的存在只是爲了保護太子,除此之外,做什麼事情都是失責。

    蘇策也明白自己之前升遷的有些太快了,所以沉澱幾年也是應該的,況且蘇策也並沒有被虧待,這次太子親征,東宮十個衛率,只有蘇策來了,太子十率第一衛率,現在不僅有了名,更是有了實。

    即便蘇策不是鑽營的人,也明白自己現在的這個位子在旁人眼中有多麼顯赫。

    東宮武官第一人,或者東宮領將,這名頭可不小,因而蘇策做事越發的謹慎,至於上陣作戰,蘇策寧願沒有這個機會,都讓敵軍打到太子近前來了,那麼天策軍中那麼多將門出身的人,怕真的是有名無實之輩了。

    雪快停了,節堂裏面的爭吵聲音越發大了,有旅賁軍也聽了隻言片語,蘇策無奈,只能分出這一團旅賁時刻守在院中,無太子令,不得走出院子,院外由他帶着八百旅賁警戒。

    剩下的兩千旅賁軍,則由項瑁和姜瀾領着演練軍陣。

    蘇策這些日子每天佈置完防務後,就找個角落貓着,把從天策軍將軍那裏的兵書借來看看。日子倒是過的很輕鬆。

    當然兵書不好借,不過有着百果釀開路,加上以後東宮領將的名頭,借幾本兵書都是小事。

    蘇策接觸過這些將門郎後,覺得這些人也不差,只是因爲他們的出身,若是做大後可能會擾亂國本,所以給官不給勳。

    像是蘇策這類勳貴的賞賜一般不給錢,只給土地食邑。這些將門郎不給土地食邑,但是錢和官倒是沒有對不住他們。

    就像是節堂內的八位大將軍,每一位都是正三品的大將軍。

    左豹韜衛大將軍李成道出自秦州,和蘇策曾經的戍主李寂是同族。

    右豹韜衛大將軍封於淳出自涼州。

    左鷹揚衛大將軍袁凌出自岐州。

    右鷹揚衛大將軍薛千仞出自代州。

    左虎賁衛大將軍夏侯望出自兗州。

    右虎賁衛大將軍宗城出自幷州。

    左飛熊衛大將軍許賁出自幽州。

    右飛熊衛大將軍童薪出自延州。是蘇策戍邊所屬第三鎮下鎮將童襲的族叔。

    當正月剛剛過去,二月二龍擡頭的那天,整個安北城都沸騰了起來,雪早在幾天前就停了,外面的雪地已經阻撓兩軍大戰兩個月了。

    只要一想到城北野地裏面躺着的幾萬百姓和八萬定北軍的屍骸,還在雪地中,全軍戰心鼎盛。

    早就摸清九胡人和羅斯人的實力了,即便是那幾千鐵罐頭似的騎兵,也早已想到了辦法。

    冬季雪地小打小鬧雖然折損了一些同袍,但是摸清實敵軍實力後,天策軍可不會手軟。只待天策上將一聲令下,天策軍便會出城將九胡人和羅斯人擊潰。

    但是這次太子要的不是擊潰!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