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崛起烽燧 >第一百三十一章 定將帥
    說是戍邊,聖旨上卻沒有給蘇策具體的職位,晚上蘇策沒有回府,去了老師李思哲的府上。

    夜裏,長安城宵禁,坊門早已關閉,坊外寬闊的街道上南衙十六衛的人馬在各個坊門及路口設卡,坊內手提木棍的不良帥三三兩兩的在四處巡查,坊內百姓要麼早早的回家休息,要麼會同一二好友飲酒作樂。

    長安還是那個無憂無慮的長安,只是今夜定北縣公府卻充滿了肅殺之氣。

    隆盛十三年,亂!

    隆盛十四年,穩!

    亂的是朝堂,穩的是百姓們。

    公府會客廳中蘇策和李思哲兩人坐在主位,兩側是安北一脈的十二位軍頭,在軍頭後面是十二位三品將軍,而在院中還肅立着四十餘位四品將軍。

    這些將軍不是安北一脈的全部將軍,還有三分之一的將軍在戍邊,三分之一在各道選兵。

    安北一脈立軍遠超大乾國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乾太祖兵出乾州之時。

    平日裏這些將軍身上只有散官銜,沒有戰事就關起門來過自己的日子。

    遇到戰事,要是前線有變,這些閒散的將軍就會披甲領兵支援前線作戰。

    府兵制度是三批輪調,從府兵制度上崛起的大乾將軍們也是三批輪換。

    聖人沒有給蘇策職事,那是因爲安北一脈還有定好蘇策戍邊的職事,這是尊重,更是信任。

    乾州陵衛,北衙六軍人數撐死了也就三十萬,而安北一脈呢?

    表面上只有戍邊的十萬大軍,但實際上,如今大乾十三道兩都京畿中安北一脈儲兵爲民的老卒遠超百萬。

    這纔是大乾安北一脈一府壓三府的底蘊。

    大乾六軍在百年約定俗成的規矩中,早已經形成了各自的儲兵地。

    京畿兩都是北衙六軍的地盤,而環繞京畿兩都的關內道,劍南道,山南東西兩道,河南道,河東道就是安北一脈的勢力範圍了。

    除此之外,安東都護府靠着河北道偏安一隅。

    南方的兵不適合廣域作戰,但是卻適應嶺南的酷熱,因而安南都護府在黔中道,黔南道儲兵。

    安西都護府有大齊留在隴右道的老底子,看似只有一道之地,但是打垮了西域百國的安西軍僅靠着都護府所轄地域就遠超兩道之地,再加上隴右道,實力也是不差。

    至於江南東西兩道和淮南道,土膏微潤,自古便是膏腴之地,三道稅賦可抵其餘十道,因而三皇子和四皇子兩人都是十二歲便去了金陵府,以皇族之名安穩三道,這三道大乾六軍很默契的都沒有儲兵。

    這次安定郡公項城除了回長安述職,還有一件大事要做,那便是兵部剛剛劃定下來大都護府章程。

    之前大乾的都護府劃分並不是那麼清晰,因爲戰事連綿,攻伐之下四邊的轄區不定,如今承平兩載也應該定下章程了。

    安東都護府,轄本部安東上都護府和渤海都督府。

    安西都護府,轄本部安西大都護府,北庭上都護府。

    安南都護府保持安南上都護府不變。

    至於安北都護府因爲老帥李思哲北擴千里,下轄本部安北大都護府,北原上都護府,三關上都護府。

    上都護府統兵五萬,大都護府統兵十萬,大都護府統兵不設限。

    都護府作爲大乾對外征伐的臨時軍府,各都護府的變動比較大。

    從這次兵部定府就能看出來聖人的偏愛安北。

    這一次邊軍大改,也是文官對軍方的一次反制。

    安北大都護府,之前經歷過改制,原先是安北都護府,後來大勝九胡成了安北都督府,現在又改爲了安北大都護府。

    少了一座都督府意味着文武之爭中,軍方勝了。

    政治說到底都是利益。

    少了一座都督府,可不僅僅意味着少了幾十個官職,幾州之地,其背後所帶來的利益更多。

    安定郡公項城任安北大都護,還有兩個上都護沒定下來,今天既是給蘇策定下戍邊的職位,也是安北一脈的分配勢力。

    十二位軍頭,安定郡公項城需要戰功重塑國公府,其他三位郡公,八位縣公卻既不爭也不搶,爵爲公,是有說法的,私者爲侯,公者爲公。

    能上縣公爵位的人,除了要有驚世戰功還要有皇族信任,否則侯爵就是盡頭了。

    其實蘇策的職位,老帥李思哲早已經和蘇策商議過了,按照蘇策的品秩可爲上都護府副都護,亦或者獨領偏師。

    安北大都護府,一府十城。

    三關上都護府,一府三關。

    北原上都護府,一府六城。

    戍城爲守捉使,戍關則爲都尉。

    兩者相比守捉使相對於都尉需要受到都護府節制,而都尉則相對獨立。

    李思哲看到人來齊了,也不拖沓,開門見山的說道:“安定郡公,安北府現由你統帥,老夫不好倚老賣老,今日既是安北一脈一聚,定的卻是你安北府的事,今日便由你主持。”

    安定郡公項城沒有客套,心中早已有了決斷,定北縣公李思哲雖然安居於長安,日後也不會領兵,但是老帥該有的尊敬他還是要做到位的。

    老帥李思哲回了長安,但是他的舊部可還是在安北府的,因此,安定郡公項城也不好折了老帥的臉面,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也容不得有私心,況且他少時可是在老帥帳下聽命的,這層關係可斷不了,也不能斷,能否重振國公府,沒有老帥李思哲的舉薦和支持安北大都護的位置他也坐不穩。

    “咳咳,老帥客氣,那小子就越俎代庖了,蘇策身份特殊,是我安北一脈的軍主,這兩年做的不錯,多少安北澤袍受着恩,左武關都尉梁安年前出關與羅斯人衝突,處置不當,被吾撤職,如今在河東道練兵。

    左武關現在由副將暫領,安北大都護府有幾位守捉使年紀偏大,也該退下來了,北原上都護府六個守捉使年紀尚可,正值壯年,北原,三關兩座上都護府新置,四個副都護也未定下,老帥您看您的意思?”

    李思哲不置可否,轉頭看向蘇策。

    蘇策凝眉沉思,在場的人也不開口指點蘇策,只是看着蘇策,蘇策說是軍主,但是在場的哪一個不是比他位高權重,給了蘇策選擇,但也沒有給,就看蘇策怎麼選了。

    蘇策哪裏看不出來這又是一次選擇,這些老狐狸都是人精,絲毫不會放過敲打蘇策這位軍主的機會,就連老師李思哲也是如此。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