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機械王者的征途 >第七十五章:科學家失蹤
    眼看着飛船就將破冰而出,不少國家開始做出了兩手準備。

    帶彈戰機不停地在暗夜中穿過事發地,軍艦也在破冰船的幫助下不斷向圖瓦冰川靠近,戰爭的烏雲在北極的上空越聚越濃。

    就在預計飛船出冰前最後的兩天,華國、羅斯國和米國突然宣佈形成聯盟,單方面接管飛船的管理權。

    這一下各國全都傻眼,星球上武力最強大的三個國家聯合,那還怎麼玩?

    不過就在各國提出抗議的時候,聯盟又宣佈接受一切願意肯加入的國家,並按照綜合國力進行份額劃分。

    最終,聯盟以華國百分之二十,米國百分之十八,羅斯國百分之十二,其它國家瓜分剩下一半股份的結果正式成立,這個聯盟被命名爲圖瓦聯盟。

    米國之所以只比華國少了二個百分點,完全是因爲他們手上掌握了大量空間飛行器的資料,據說這些資料全都來自一個神祕的組織科學聯合會。

    而羅斯國能獲得十二個點的股份,是因爲它距離圖瓦冰川最近,並且移動核電站的主意和實施都來自於他們,是目前爲止貢獻最大的國家。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從羅斯國的國土上,用短程導彈就能覆蓋圖瓦冰川,這裏完全是人家家門口。

    結束了紛爭,終於在兩天後,來自一萬兩千年前的飛船揭開了它神祕的面紗。

    飛船的外殼全是銀白色,外輪廓沒有任何可以進出的通道門,就像一個密閉的空間體一樣。

    飛船直徑588米,呈一個碟形,中心處的厚度是50米,邊緣厚度17米。

    由於飛船的船體一部分在水下,所以羅斯國事先準備了浮力裝置,將飛船全部托出水面,平躺在冰面上。

    在託舉的過程中,人們驚訝地發現,這個龐然大物竟然只有十幾噸的重量,大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就在各國物理學家和智能機械專家準備進行進一步研究的時候,北極的天氣突然變壞,狂風大作,暴風雪不期而至。

    這樣的天氣,別說研究,人站在冰面不被吹走都是幸運。

    聯盟理事會經過商討,一致決定等暴風雪停下後,先將飛船運出北極。

    存放的地點選在了小國冰國,這樣大家都可以放心。

    暴風雪颳了一天也沒有停下來的意思,氣象學家分析這是由於移動核電站產生了過多的熱量,造成了局地空氣對流加劇,才導致惡劣天氣的出現。

    隨着暴風雪越來越大,聯盟不得已決定先將這些寶貴的科學家先撤離出去。

    可沒等科學家撤出北極圈,以圖瓦冰川爲核心的十公里範圍內,風力已經快接近颶風級,沒有人能在這個環境下生存。

    迫不得已,所有的船隻只能將裝備扔在冰川下,用最快的速度逃離風暴區。

    零下五十多度的黑夜裏,狂風撒了歡一般,肆意地揚起滿天的

    飛雪,將夜空封閉得猶如實體一般,看一眼都會讓人生出窒息的感覺。

    除了冰層下面的潛艇,冰面以上成了生命的禁區。

    等華國團隊撤到了羅斯國最北端的佩韋克市,終於感覺好了一點,總算能在上午十點到下午兩點多見到灰濛濛的日光。

    安頓好之後,匡迪一刻不停地開始了工作,依據帶回來的大量圖片,對飛船進行研判,並且找尋能開啓它的方法。

    但由於光線不足,暴風雪又突然將拍攝工作終止,匡迪團隊並沒有將飛船全部拍完。

    “各位同事,利用暴風雪的這段時間,我們抓緊對帶回的圖片進行分析。第一,分析圖片上的每一個細節,爭取找到飛船外表不同的地方。第二,根據圖片,先進行前期建模;第三,許教授,請你們看看能不能確認它的驅動方式。”

    許志黎是匡迪要來的空間飛行器方面的權威,也是科學院院士,他的團隊主要是負責飛行器動力系統的分析。

    越是未知,越會讓這些科學家興奮,對於能夠進行星際航行的動力系統,沒有那個科學家不會爲此瘋狂。

    許志黎團隊已經連續工作了二十個小時,每個人都處於亢奮中。

    匡迪這次帶來的團隊裏大部分都是功成名就的專家學者,每個人還允許帶上兩個學生,用來做一些輔助工作。

    鞠子坤和萬可是匡迪帶教的博三學生,帶上他們,是看中了他們的細心和認真。

    “老師,你看這裏,”萬可說着將自己筆記本上的圖片推送到了投影儀上。

    衆人先是隻看見了一片白色,然後圖片慢慢地縮小,一個人形凸起圖案出現在了飛船的外殼上。

    “這個圖案怎麼跟我們人類差不多?這是什麼?他們的圖騰嗎?”有人先是提出了自己的判斷。

    “這個姿勢像不像是在跳舞?”鞠子坤第一感覺就是在哪裏見過這個圖案。

    匡迪這邊的動靜也驚動了總領隊白廣惠,他帶着人進入了會議室,經過一番討論後,大家一致認爲這個來自更高文明的飛船,很有可能操控他們的人種跟藍水星上的人種一樣或者近似。

    這個結論令專家學者十分興奮,因爲這是第一次人類不用靠憑空猜測,得出外星人的結論。

    又這樣過去了一天的時間,聯盟傳來消息,據各國的氣象學家分析,這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雪將會持續至少一個月的時間,最壞的結果將會在明年四月北極暴風期結束時纔會停止。

    這場暴風雪的強度和持續時間超出了北極的歷史紀錄,不少國家對暴風雪產生的時間產生了一絲懷疑,這有些太巧了一點。

    最讓氣象學家也無法解釋的是,暴風雪的範圍只有幾十公里,並且暴風雪的走向是圍着風暴中心圖瓦冰川環形運轉。

    拋開科學的論斷來看,這場暴風雪就像是專門爲阻止各國對飛船的發掘工作而專門設定。

    但沒有任何證據能證明這一點,至少人類現在還沒有掌握控制天氣的知識,各國不得已只能先把各自的科學家暫時撤回去,等暴風雪停了再前來開展飛船的開啓工作。

    很快,各國的軍用飛機降落在了北極圈邊緣各個駐紮點,科學家在士兵的保護下陸續登機。

    各國也都派了人員參與聯盟的留守工作,匡迪把鞠子坤留了下來。

    這個季節的佩韋克條件十分惡劣,每天只有三個小時的光照時間,喫頓蔬菜也是奢侈得要命的事,食物除了麪包、米飯就是肉類。

    這樣情況,當然沒有人願意留下來,匡迪作爲領隊,當然不能指定別人團隊裏的人。

    鞠子坤在匡迪的學生當中是最沉穩的一個,也是年齡最大的一個,在這裏完全可以獨當一面。

    當科學家們離開還沒超過一小時,暴風雪竟然開始迅速變小,有了停下的意思。

    留守人員馬上聯繫各自的國家,讓飛機調頭,相信最多一天的時間暴風雪就會完全停止下來。

    可令人意外的是,無論地面和衛星怎麼聯繫,先後起飛的多達十幾架的飛機就像憑空消失了一般,怎麼也聯繫不上。

    經過對沿途雷達站記錄的查詢,發現飛機基本上都是在起飛半個多小時就從雷達上失去了蹤影。

    各國頓時麻爪,這裏面可有着幾十位國寶級的專家,他們的失蹤不僅僅是某一個國家的損失,他們對科學的貢獻完全可以影響到全人類。

    一時間,北極圈的外圍天空出現了大量的戰鬥機,沿着航線展開搜索。

    實力強大的華國、米國和羅斯國也從本土調來了偵察機,試圖通過搜索信號的方式,找尋失蹤的飛機。

    可讓人失望的是,經過兩天的搜尋,一架飛機也沒有找到,連一點點的痕跡都沒有。

    此時暴風雪已經完全消失,破冰船再一次來到圖瓦冰川下,發現裏面多了一架奇怪的飛行器,而原來的那艘飛船卻已經消失不見,移動核電站也不知爲何,裏面的燃料被全部消耗殆盡。

    當那艘奇怪的飛行器被拖到羅斯國的佩韋克,各國再次派來的人蜂擁而至。

    兩天後,飛行器被全部拆開。

    飛行器動力核心是一塊超大的原子電池,跟核電站一樣,裏面的能量也被抽取一空,只剩下一堆廢料。

    兩個極其隱蔽的旋翼在電力的驅動下,爲飛行器提供動力。

    航空器專家見到這兩個直徑只有不到一米的旋翼後,驚呼這不可能,這麼小的旋翼不可能驅動這麼大的飛行器。

    不過事實勝於雄辯,飛行器除了兩個旋翼,再也沒有別的驅動裝置。

    讓專家們驚奇的還在後邊,這麼一個長度足有三十多米的飛行器,它的總重只有一輛小車那麼重。

    怪不得它只需要兩個小的旋翼就可以,科學家們終於爲自己的疑問找到了答案。

    雖然北極的行動涉及的國家很多,但各國都一致地對信息進行了封鎖。

    就連嗅到味道的資深記者都難以獲得一點消息,他們只是從各國的調動中猜到,北極一定有一個大型的科考項目在實施。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