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反派肆意妄爲[快穿] >二六三 假意歸附
    ???

    柴宗訓不許買賣田土的聖旨發到幽州,楊延平卻並沒有接旨,因爲他已然偷偷到了渤海國。

    先前楊業帶回旨意,希望渤海國能內附,或將人口遷到中原,劃出一塊地來讓其自治。

    於是楊延平乘船自薊州出海,沿海上到了渤海國。

    事實上渤海國並不靠海,自遼入侵後,遼帝委派皇子經營此地,並將渤海國改爲東丹國,渤海國名亡。

    但渤海人一直在反抗遼的統治,所以遼人對渤海人異常嚴苛,導致大批渤海人逃往附近的高句麗,目下渤海只剩兩萬戶十萬口在苦撐。

    楊延平早與渤海王乞乞長海有過書信來往,船靠岸後,自有使者將他帶入渤海都城龍源府。

    此時的渤海已是天寒地凍,積雪足有尺餘。渤海雖爲國,但爲防遼人侵擾,乞乞長海早將百姓化整爲零,散落在國中各處。

    龍源府高大的城牆可看出曾經的輝煌,可惜城頭已破敗不堪,放眼望去,城內滿是斷壁殘垣。

    “楊大人這邊請。”使者帶楊延平進入城內。

    這個時候因爲天氣寒冷,遼人來得很少,再說城中基本已無居民,所以楊延平到來根本沒人注意。

    穿過斷壁殘垣,前方一座大院,角落正冒着青煙。

    “楊大人,到了,裏面請。”

    進到院子裏,渤海國王乞乞長海已率部衆在院中等候。

    見到楊延平,乞乞長海急忙迎上去:“楊大人高義,令本王佩服,只是爲安全計,不能出門迎楊大人,還請大人海涵。”

    “殿下客氣。”楊延平淡淡到。

    乞乞長海呼到:“楊大人爲了渤海生計,不顧天寒地凍,不遠千里自天朝而來,實是令人感動,爾等還不跪迎楊大人?”

    渤海部衆齊齊跪下:“我等恭迎楊大人。”

    楊延平忙不迭揚手:“列位請起。”

    乞乞長海抓住楊延平袖子:“楊大人請隨我來。”

    進入暖室,架子上正烤着肉,將室內映照得通紅。

    “楊大人請。”

    “殿下請。”

    倆人一同在上首坐下,其餘部衆分列兩旁。

    楊延平嘆到:“本官自小生於幷州,本以爲那裏條件算惡劣了,沒想到竟還有如此寒冷之地,倒教本官好生佩服渤海百姓。”

    乞乞長海說到:“此處雖天寒地凍,但卻有他的好處。”

    楊延平笑到:“來前本官曾翻過古籍,知道渤海物產豐富,所謂太白山之菟,南海之昆布,柵城之豉,扶余之鹿,鄚頡之豕,率賓之馬,顯州之布,沃州之綿,龍州之紬,位城之鐵,盧城之稻,湄沱湖之鯽。果有九都之李,樂遊之梨。均是天下無雙。”

    乞乞長海眼神一黯:“可惜自遼人入侵後,這些物產大多被其擄走,我百姓辛勤勞作,卻連果腹都成了奢望。”

    楊延平說到:“殿下先前致書與本官,只因遼人突然攻打幽州,以至於耽誤。此次殿下致書,吾皇即刻便有旨意,願在中原劃一富饒之地,爲渤海百姓容身之所,殿下仍爲渤海王,吾皇絕不干涉渤海之事。”

    乞乞長海當即離座跪下叩頭:“謝陛下隆恩。”

    接着他又面露難色的起身:“楊大人,本王早有內附之意,只是有遼人阻隔,如何能率子民前往中原?不如中原出兵向北,本王出兵向南,南北夾擊將遼人擊退,如此沿途暢通無阻,本王當即率子民內附。”

    楊延平在心中冷笑,渤海與幽州中間便是遼國都城臨璜府,打下臨璜府等於直接滅了遼,到時候渤海再無束縛,豈願歸順?

    渤海王也有些不自在,原意是向中原稱臣,藉此讓中原出兵夾擊遼國,助渤海復國,內附不過隨口說說而已。

    即便中原給的土地再富庶,怎麼比得上在自家地盤上自由自在?

    兩下里試探,雙方都知道了對方的心思,楊延平開口到:“不瞞殿下,皇上也有出兵之意,且無需渤海出兵,王師便能掃平渤海內附障礙。”

    “哦?”乞乞長海有些驚訝:“王師不須渤海兩面夾擊?”

    楊延平說到:“遼人騎兵雖強,卻無水師。我江南水師可順着海路自柳城登陸,柳城距龍源府不過數百里,只須王師霹靂神雷顯威,不日便可打通柳城至龍源官道,殿下正好率臣民自此乘船入中原。”

    “另有一條路,我王師乘船自濱海到達永明城,這條航線雖遠,然並不需要兩軍對壘,殿下只須率領臣民到達永明城直接登船就好。吾皇已在登州備好酒肉,隨時歡迎殿下。”

    說來說去,中原只是看中了渤海的人口而已,並不真心幫助渤海打遼人。

    既是如此,又何必內附於他?反正是做狗,做中原的狗與做遼人的狗有什麼區別?

    乞乞長海推諉到:“楊大人,此計雖好,但此時正值寒冬,待本王聯絡各部族後已然開春。開春之後遼人必大軍壓境,令本王動彈不得,此事恐要等到明年冬天纔可行。”

    楊延平面露難色:“要到明年啊?”

    乞乞長海順勢說到:“倘是大人等不及,正好從幽州出兵,本王自龍源府出兵,兩下里夾攻遼人。屆時不僅能打退遼軍,到夏季本王便可舉國歸順中原。”

    其實出兵也不是不行,皇上的旨意首選讓渤海人內投,倘渤海王不願意,次選便是一起出兵南北夾擊。

    但看乞乞長海這人,楊延平覺得不可靠。倘是中原出兵之後,名義上屬遼的渤海坐山觀虎鬥,誰贏幫誰,那不是在玩弄中原麼?

    出兵的勝敗倒是其次,如此一來便失了天朝的威嚴。

    思慮一會,楊延平開口到:“倘殿下舉義旗抗遼,本官即刻便從幽州發兵,兩面夾攻遼人。”

    意思很簡單,要打可以,得你先打,我隨後呼應。

    嘿,乞乞長海恨不能拍桌子,所謂的天朝上國竟如此婆婆媽媽。

    我渤海一直在反抗遼人,難道你看不到嗎?就不能先出兵幫助一下?要是我魯莽的起兵,中原坐山觀虎鬥怎麼辦?

    眼下中原已收復幽雲,城頭上架着霹靂神雷,遼人根本攻不進去。

    渤海就不同了,之所以沒有將渤海人趕盡殺絕,只是遼人需要可爲他效命的奴隸而已。倘發現這奴隸很不聽話,以遼人的狠辣,渤海全族都得完蛋。

    但話說到這份上,乞乞長海又不得不答應:“好,若得王師相助,此次必當大敗遼人,渤海歸順之路將暢通無阻,本王這就聯絡部衆。”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