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反派肆意妄爲[快穿] >三九三 解釋
    盟約的條件,怎麼看都是真臘划算。

    兄弟之國,互不臣屬,幫助修路,無息貸款。

    中原無變,紙錢可以一直用下去;中原有變,所有投入真臘皆可據爲己有。

    可是中原爲什麼會這麼好?

    眼見巴莫國王一直不放心,吳哥太子說到:“此不過中原爲展示其天朝氣度而已,既如此,中原滿足虛榮,真臘得到實惠,一舉兩得有何不可?”

    “不,”巴莫國王仍是深深懷疑:“先時周邊諸夷向中原稱臣,奉其爲宗主,中原皇帝爲‘天可汗’,這纔算天朝氣度。如今又是兄弟之國,又是借錢,其中必有陰謀,真臘仍需小心防範爲是。”

    “父皇無須太過謹慎,”吳哥太子說到:“中原一支偏師的前鋒營,便可直搗暹羅,倘其有收歸真臘企圖,何須如此麻煩?”

    不光是巴莫國王不理解,一干跟着出征的文臣也不理解,不過他們深知柴宗訓性格剛愎,不好直諫,眼下大理州牧吳望喜正得寵,便慫恿他去諫言。

    “皇上,”吳望喜說到:“如今我大周夜郎、百越等地皆是崇山峻嶺,道路不通,皇上爲何不先將此地通路,卻要爲真臘修路?臣以爲,既是無息貸款給真臘,同樣也可貸款供其修路,如此便無須耗費國帑啦。”

    柴宗訓淡淡一笑:“夜郎百越等地本屬中原,本地百姓多有前往江南和嶺南經商務工者,兩塊地就放在那裏,什麼時候開發都可以。”

    “但真臘就不同了,四周強敵環伺,朕如果不提早下手,怕被他人所得。”

    吳望喜仍是不解:“臣揣摩聖意,似乎並無收歸真臘打算?”

    “收歸真臘,並非一定要收其國土。”柴宗訓解釋到:“我工匠進入真臘境內修路,便可將其山川地理,礦產資源勘測個明明白白。道路一通,真臘爲增加國庫收入,這些礦產便會沿着官道源源不斷送往中原。”

    “除此之外,”柴宗訓說到:“朕還打算贈真臘二十年一代人的義務教育。讓真臘人認我中原字,習我中原技,個個皆與我中原人一般無二。”

    “皇上,倘真臘人個個身懷絕技,豈非對我大周不利?”

    “非也非也,”柴宗訓笑到:“朕今日心情甚好,贈你兩個詞,‘同化’、‘虹吸’,希望對你將來治理漢夷混雜的大理有所幫助。”

    “所謂同化,便是借我中原強大文化,教化夷民。無須強制,只在日常潛移默化,令其保留特色之外採納中原一切生活方式,對中原認同,如此數代之後,夷即是漢,漢即是夷,天下終將歸於一心。”

    “而虹吸,即所謂‘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教授真臘人認我中原字,習我中原技,然真臘本貧瘠,這些習技之人,爲有用武之地,改變出身,無須朕下旨,他便會主動來到中原。如此一技之長者到了中原,老弱仍留真臘,中原可保長盛,而真臘也須得一直依靠中原。”

    “妙,妙,”吳望喜恭敬的跪下:“皇上教誨,令臣茅塞頓開,臣之目力,只侷限於在此一任,皇上卻看到了百年外,臣服了,也知如何治理好大理啦。”

    柴宗訓說到:“興不義之師,強佔一國,非長久之計。似此這般,真臘藉助中原國富民強,中原藉助真臘資源保持發展,互惠互利纔是長久之計。”

    “臣謹遵教誨。”

    “會盟的事,準備得怎麼樣了?”

    “回皇上,曹太尉已在蒲甘都城瑞光城佈置好一切,信使也已啓程,皇上不日便可擺駕瑞光。”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