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1908大軍閥 >唐繼堯與蔡鍔
    1915年12月26日,蔡鍔、唐繼堯、任可澄、李烈鈞、熊克武、戴戡、羅佩金等39位起義骨幹聚集在蔡鍔下榻的昆明八省會館,商討反袁起義的具體事宜。雲南都督府和護第一軍總司令部在這次會議後宣告成立。在震驚全國的護國運動中,有關唐繼堯、蔡鍔在這場運動中的地位、功勞等問題,各路專家學者的爭論一直都沒能停止。

    護政權如何組織蔡鍔、唐繼堯各擔任什麼角色孫代興在護國運動史中描述,在起義前的軍事會議上,蔡鍔和唐繼堯都表示謙讓。唐繼堯表示:“我願意帶兵出征,老前輩蔡公你遠道而來,十分辛苦。你就在雲南留守吧。”蔡鍔則說:“爲了國家民族的利益,我願意效命疆場”雙方都言辭誠懇,最後,大夥商定:蔡鍔統兵徵川,唐繼堯留守雲南。並定名:出征者爲總司令,留守者爲都督,都督和總司令地位平等。涉及公事,兩人必須互相徵求意見。關於停戰、議和等事宜,兩人必須達成一致才能做決定。

    起義前的軍事會議還確定,雲南先行編制護國第一軍當時還沒提到在雲南編組第二軍和第三軍,蔡鍔任總司令,統率全部滇軍主力出征。1915年12月26日,護第一軍總司令部在昆明八省會館正式成立。

    曾有人提議設“臨時元帥府”

    關於留守後方的軍事組織問題,在宣佈起義前的軍事會議上也有過爭議。戴戡提議,設立臨時元帥府,推舉臨時元帥,作爲臨時總統。同時召集各省議會,作爲臨時國會之雛型,建立“臨時政府”的基礎,與北京的袁世凱政府對抗。提議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對,認爲設元帥府不利於促使其他各省響應起義。於是,黃毓成、李烈鈞、方聲濤、趙又新等人提出,應照中華民國成立時的體制和名稱,設立中華民國雲南都督府,其首腦仍稱“都督”,以爲一省之統治機關。這個提議獲得了多數人的支持和與會者的通過。這樣,袁世凱政府的“雲南將軍”和“巡按使”名稱宣佈撤消,雲南都督府成立。關於護政府的名稱,在當時的文電中並不是完全統一的。綜合各種記,專家認爲稱“中華民國雲南都督府”較妥。1908大軍閥

    雲南都督府成立後,制定了雲南都督府組織條例。都督唐繼堯任命戴戡、任可澄原巡按使爲左、右參贊;趙藩、袁嘉穀、張耀曾爲參議;由雲龍任祕書廳長,張子貞任參謀廳長,陳廷策任政務廳長,籍忠寅任財政廳長籍辭職後,由陳鈞繼任。其後,又增設司法廳,任丁兆冠爲司法廳長。並分別擬定了各廳的辦事

    唐繼堯在早年曾加入同盟會,參與了雲南辛亥起義和護國首義,對資產階級革命立下了功勳。但是護國戰爭以後,唐繼堯野心膨脹,墮落爲封建軍閥。他利用護國的威名,以雲南爲基地,開始了擴張地盤,對人民實行軍事統治的軍閥生涯。

    當護國戰爭剛剛結束,軍事行動事實上已經停止的時候,唐繼堯將護國3軍擴大爲8個軍。以“北伐”爲名,向四川擴張,企圖盤踞雲貴,控制四川,問鼎中原。1917年,孫中山爲了反對北洋軍閥段祺瑞的統治,掀起了“護法”運動,在廣州成立護法軍軍政府。這時,滇系唐繼堯與桂系陸榮廷相呼應,表面上參加護法,暗地裏進行擴張,對孫中山的護法軍政府不僅不支持,反而明目張膽地拆臺和抵制,使孫中山非常失望,被迫辭去軍政府大元帥,通電斥責滇、桂系軍閥“態度猶屬暖昧,似尚置根本大.法於不顧”;“顧吾國之大患,莫大於武人之爭雄,南與北如一丘之貉。號稱護法之省,亦莫肯俯首於法律及民意之下。”

    此後,唐繼堯在雲南倒行逆施,稱王稱霸,對外連年進行戰爭,不斷擴充軍隊,給雲南人民帶來嚴重的災難。對於唐繼堯的軍閥統治,雲南人民十分不滿。1917年唐繼堯準備出師四川時,雲南各界聯名上書,反對唐繼堯出師。1919年五四運動期間,雲南人民掀起反帝反封建鬥爭,也給雲南軍閥統治以沉重打擊。雲南學生界喊出了“打倒列強及軍閥”“廢除不平等條約”等口號。

    1921年初,入川滇軍第一軍軍長顧品珍不滿唐繼堯的對外擴張,率滇軍返川,進逼昆明,唐繼堯被迫流落香港。1922年3月,唐繼堯與滇南土匪吳學顯等部相勾結,殺害顧品珍,實現“二次回滇”,重掌雲南大權。但畢竟時過境遷,威風大遜於當年,因此也主張什麼“廢督裁兵”、“聯省自治”,但同時又繼續向四川、貴州擴張,卻未能得逞。

    1926年下半年,從廣州出發的北伐軍節節勝利,唐繼堯惶惶不安,進一步加緊了與直係軍閥吳佩孚、孫傳芳的勾結,在雲南高唱“反.共”、“討赤”的調子。

    1926年11月,雲南地下黨組織雲南特別支部成立。爲了配合北伐戰爭的進行,雲南特別支部組織了以李鑫爲首的雲南政治.鬥爭委員會,專門策劃倒唐工作。雲南政治.鬥爭委員會的成員幾乎全是雲南黨內負責各團體、各方面工作的人員,他們推動各社會團體、廣大羣衆結成反軍閥鬥爭的統一戰線,並與掌握實權的軍人胡若愚、龍雲等人加強了聯繫。1927年1月,雲南政治.鬥爭委員會爲了發動羣衆,印發了唐繼堯禍滇十大罪狀的材料進行宣傳。

    雲南人民反唐鬥爭高漲,眼看唐繼堯統治即將崩潰,昆明鎮守使龍雲、蒙自鎮守使胡若愚、昭通鎮守使張汝驥、大理鎮守使李選廷等四鎮守使不得不聯合起來。要求唐繼堯改革政治。他們向唐繼堯提出要求,改組省政府,靠攏國民黨中央,還政於民等。但唐繼堯未曾理會。1927年2月2日是農曆新年,部隊官兵要求唐繼堯發清歷年所欠軍餉。可是唐繼堯不僅未能發給官兵的欠餉,新年來到也只發半個月的伙食費,軍中大爲不滿,互相鼓譟。四鎮守使利用風潮,趁機調兵進逼昆明。

    2月5日晚、6日晨,四鎮守使聯名舉行“兵諫”,發出通電,要求懲辦貪污,摒除“小人”。電報要求唐繼堯“遠親賢,公開政治,安內睦外,易轍改弦”。事變當日,龍雲

    >>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派兵把守昆明各城門、要地,並逮捕了唐繼堯手下的20多名民憤大的官員。這就是推翻唐繼堯統治雲南14年之久的“二六”政變。

    政變發生時,唐繼堯企圖進行鎮壓,但內部已經分化。當龍雲的野戰部隊進入昆明近郊安寧,胡若愚的軍隊到達宜良,張汝驥的軍隊進到楊林,李選廷的軍隊到達祿豐時,對昆明的包圍即已完成,唐繼堯見大勢已去,被迫交出政權。

    2月22日,四鎮守使等在宜良法明寺舉行會議,決定採用合議制,組織省務委員會,通過了省務委員會組織大綱,“擁戴”唐繼堯爲有名無實的省務委員會“總裁”。3月15日,省務委員會在昆明成立,以胡若愚、龍雲、張汝驥、李選廷等9人爲省務委員會委員,並推胡若愚爲省務委員會主席。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