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從神探李元芳開始 >第四百六十四章 武氏之後,再也沒有這麼好用的整肅軍紀工具了……
    安西都護府。

    貞觀十四年,唐滅高昌後,於此地設立西州都護府,後改名安西都護府。

    這塊地方管轄的區域有多大呢?

    古代的地名或許不太明顯,對應到後世就十分誇張了,包括新疆地區、哈薩克斯坦東部和東南部、吉爾吉斯斯坦全部、塔吉克斯坦東部、阿富汗大部、伊朗東北部、土庫曼斯坦東半部、烏茲別克斯坦大部。

    當然,這片地區大歸大,但地廣人稀,關鍵地還是安西四鎮,龜茲、疏勒、于闐和焉耆,控制了這四座軍鎮重地,就能輻射西域諸國,保持商路暢通,利潤滾滾而來。

    歷史上大唐和吐蕃爲了爭這四鎮,數度交鋒,反覆易手。

    而大非川之戰的最初原因,也是欽陵率軍先取于闐、疏勒,再揮戈東進龜茲,而後攻佔焉耆以西數鎮,使得大唐在西域的統治地位發生動搖,薛仁貴才領軍出戰。

    那一戰薛仁貴慘敗,獲罪被貶爲庶民。

    這一戰薛仁貴復出,受封邏娑道行軍大總管,邏娑州都督。

    邏娑也就是拉薩,這和打新羅時,劉仁軌直接受封雞林州都督一樣,都是先把行政區域先劃分好,展現出滅國的志向與決心!

    就在欽陵率領大軍動身北上的時候,李彥也率領內衛一同往四鎮而去。

    一路輕車簡從,速度自然比起行軍要快得多,不出十日,就已經抵達了原龜茲王城,現安西都護府所在。

    小王子不希望錯過這場關鍵決戰,再者他還不是吐谷渾王,便一同跟了過來,此時遙遙看向龜茲重鎮,舒了口氣:“終於能聽一聽龜茲樂,好好放鬆一下了!”

    李彥笑道:“你的觀念倒是與兩都的文人雅士一樣,龜茲樂百搭,許多大麴都有所運用,不過對於西域來說,龜茲最著名的是冶鐵,西域許多國家的鐵器都曾仰仗於龜茲。”

    小王子趕忙道:“徒兒印象最深刻的,是昔日西突厥可汗向大唐請求和親,太宗提出讓他割讓龜茲、于闐等五國爲聘禮,西突厥可汗陽奉陰違,表面答應,和親後卻不肯割讓,大唐便動用軍隊,幫助對方下定決心!”

    李彥聽他學自己的口氣說話,不禁莞爾:“這些歷史都該銘記,提到這件事,我倒是想到了安西都戶郭孝恪,與這龜茲就有巨大關聯。”

    “前面提到那個大非川之戰中,爲了貪圖功勞,不聽調令,擅自出戰的郭待封,正是郭孝恪之子。”

    小王子恍然:“怪不得是勳貴子弟……是虎父犬子?還是那位郭孝恪就虛有其名?”

    李彥道:“郭孝恪是有真才實學的名將,隋末時參加瓦崗起義,跟隨老英國公,太宗東征洛陽時,獻上策略,固守虎牢,軍臨汜水,後來太宗生擒竇建德,論功行賞時就有言‘孝恪策擒賊,王長先下漕,功固在諸君右’,升其爲上柱國。’

    “後來郭孝恪又出任涼州都督,滅高昌後爲安西都護,滅焉耆,敗西突厥,只可惜在攻龜茲時犯下大錯。”

    “唐軍那時候是掃蕩西域,戰無不勝,攻無不克,郭孝恪在擒獲龜茲王,龜茲已經投降的情況下,輕敵大意,不聽勸告,被龜茲宰相引西突厥援軍殺回城中,與其長子一同戰死。”

    小王子皺眉:“可既然這般,那位郭待封爲何還會不吸取教訓?”

    李彥道:“是啊,按理來說,父兄之死爲前車之鑑,郭待封居然還犯相似的錯誤,導致大非川慘敗,不得不令人感慨,有些人或許永遠都不會吸取教訓!”

    小王子下意識地側頭,往後面掃了一眼,落在那些唯唯諾諾的武氏子弟身上。

    武氏子弟根本沒有察覺到這道意味深長的注視,只是跟在後面,直到看見薛仁貴和裴行儉等人親自迎出,將李元芳一行迎入都護府內,才鬆了口氣,並且自以爲隱蔽地觀察起周圍的環境來。

    別的武氏子弟眼神鬼鬼祟祟,武三思則快步上前,拉住都護府的官員:“我是周國公,我的住處在哪裏?”

    官員聽到周國公之稱,臉色就微變,但還是不失禮貌地微笑道:“請國公稍候,府上都有安排。”

    武三思又問:“我武氏子弟人數衆多,能多分幾處院落麼?”

    官員道:“這並不歸下官管,不過都護府的屋舍並不寬裕,恐怕要委屈國公一下了!”

    武三思皺起眉頭,剛要說什麼,就聽左右傳來聲音:“二兄難道要與我們分開?”

    武延基和武攸暨來到身邊,武三思臉色微變,擺了擺手,讓官員離開,然後低聲道:“你們願意做什麼,我不管,但也別連累我,如何?”

    武延基似笑非笑:“二叔這是說得哪裏話?一筆寫不出兩個武字,一家人就該相親相愛,我們怎會連累你呢?”

    “別光顧着說好聽話了,伱們三思而後行吧!”武三思冷哼一聲,拋下最後一句話,拂袖離去。

    武氏子來到武延基和武攸暨身後,一羣人目光幽幽地看着武三思消失,讓過路的官員都感到一股莫名的寒意。

    終於,開始分配居所。

    果不其然,安西都護府還沒有大到讓一羣廢物分開住的地步,他們還是和武三思住在一處院落裏。

    並且地處偏僻,幾乎到了邊緣地段,令武氏子既感到屈辱,又暗暗叫好。

    整天遭到鄙視,做點壞事就要被砍頭,古往今來哪有這樣的外戚?

    這大唐不待也罷,正好方便逃跑!

    等到沒了外人,武攸暨積極地道:“吐蕃人讓我們收集的情報呢?都拿出來看看!”

    武延基嘟囔道:“這羣蕃賊太可恨了,居然反過來要挾我們……”

    說着取出一路上記錄的所謂情報,互相覈對之後,不禁愣住:“爲什麼我們記錄的都不一樣?”

    “唐軍人數只有三萬人麼?”“明明是五萬,我聽得很清楚,關中折衝府調來的,絕對不會有錯!”“這個糧草數目也不對……”

    衆人面面相覷。

    如此記錄,難不成讓吐蕃人猜他們哪個對,亦或是都不對?

    武延基惱羞成怒起來:“吐蕃人真是愚蠢,肯定是武攸寧在吐蕃胡言亂語,才讓吐蕃人對我們有此期待!”

    武攸暨覺得這話怪怪的,卻又生出另外的疑惑:“你們說這吐蕃是不是真的不行了啊,否則爲什麼會讓我們蒐集唐軍的情況?”

    武延基也覺得他的話怪怪的,嘆了口氣:“現在我們是騎虎難下了……也別管是否準確了,我們取均數,彙總成一份情報,傳給吐蕃人便是。”

    衆人紛紛讚歎:“此言有理,就取均數!”

    武延基驕傲地得到了長輩的認可,然後眼神又沉了下來,顯出幾分殺伐果決:“就在這幾日行動,綁着武三思一起投吐蕃,防止再出意外!”

    ……

    “終於到安西都護府了,只要老老實實地待在這裏,李元芳是不能對我怎麼樣的!”

    “無過便是功!無過便是功!無過便是功!”

    屋子內,武三思喃喃低語,唸叨了三遍,想到這些枯燥無味的日子,也不禁嘆息。

    他昨日做了一場夢,夢到太后掌權,升自己爲宰相,無數臣子圍在身邊,阿諛奉承,巴結討好,他甚至還能出入後宮,跟命婦做些不可描述的事情。

    夢醒之後,看着橫樑,武三思悵然若失了好久。

    爲什麼不能活在夢裏面呢?

    雖然現實與夢境差距太大,但武三思還是安慰自己,無論如何,他都熬死了武敏之和武承嗣兩代,成爲了國公,他是能看見希望的,一定能的。

    “我要不犯錯!我要回洛陽!我要掌大權!”

    口中反覆唸叨着這三句話,武三思蜷縮成一團,進入了夢鄉。

    迷迷糊糊之間,好似又夢到了美好的事情,這次他乾脆是郡王了,還成爲了大才……

    一股劇痛突然襲來,武三思猛然睜開眼睛,就見到一張張熟悉而陌生的臉圍在榻前。

    熟悉的是,那都是整日相見的族人兄弟……

    陌生的是,他們臉上浮現出前所未見的猙獰與兇惡!

    “二叔,得罪了!”

    武延基獰笑一聲,先用布帛將武三思的嘴堵住,然後和武攸暨將他綁好,直接往麻袋裏面一裝。

    “唔唔唔——唔唔唔唔——嗚嗚!”

    整個過程行雲流水,相當麻利,聽到了裏面響起的聲音,他還狠狠往袋子上踹了一腳。

    果然聲音立刻低微下去,換成了低聲的抽泣,不敢再叫喚。

    “走!投奔吐蕃,天高海闊!”

    武氏子將袋子擡出,跟接應的吐蕃人會和,一溜煙往外跑去。

    整個過程殺伐果決。

    唯獨美中不足的是,有不少人在默默看着。

    小王子站在李彥身邊,摩拳擦掌:“師父,我近來練武有成,不如讓我出手……咦?”

    話到一半,師父的身影已然淡去,就像夢幻泡影般緩緩消散。

    小王子:“……”

    這出手有些誇張啊,殺雞焉用牛刀?

    或許師父就是這般負責的人吧?

    小王子爲自己不能一展身手而感到遺憾,又看向沉默的安神感,奇道:“安叔,你怎麼了?”

    安神感悠悠一嘆:“你不知我們在新羅,武氏子起了多大的作用,這回六郎殺得絕了根,以後整肅軍紀,就再也不能陣斬武氏子了,我還真有些傷感……”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