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李塵李承乾 >第906章
    第906章

    這年秋天,長安鬧饑荒,朝廷同意僧侶外出就食,玄奘乘機離開長安,來到邊塞重鎮涼州。

    涼州都督執行朝廷命令,逼令玄奘返回長安,幸得當地高僧的幫助得以逃避禁令。

    玄奘晝伏夜行,風餐露宿,到瓜州時朝廷的通緝令也到了,瓜州州吏爲他這種立志求經、勇往直前的精神打動,毅然放他西行。

    途中玄奘結識了幾名西域人,並請他們爲自己做嚮導。

    玄奘越過玉門關不久,嚮導就跑了,玄奘獨自一人繼續趕路,進入西北大戈壁。

    800裏的沙漠上無飛鳥,下無走獸,他迷路了,慌亂中又弄翻了水袋,可謂是屋漏偏逢連夜雨。

    這時他知道自己若是不回去,恐怕有很大可能要客死他鄉,但他曾經發誓,寧可西行而死,決不東歸而生,於是便咬緊牙關繼續西行。

    幾天後,玄奘昏倒在沙漠裏,幸而離綠洲不遠,他被涼風吹醒,又找到水源,這才勉強擺脫困境。

    出了大沙漠,玄奘經伊吾國來到高昌國。高昌王也篤信佛教,聽說玄奘是大唐來的高僧,十分敬重,便請他講經,還懇切地要他留在高昌。

    玄奘堅決不肯,高昌王沒法挽留,就給玄奘備好行裝,派了幾十人,帶着三十匹馬護送;還寫信給沿路二十四國的國王,請他們保護玄奘安全過境。

    玄奘帶着一行人馬,越過雪山冰河,經歷了千辛萬苦,到達碎葉城,西突厥可汗接待了他們。

    從那以後,玄奘一路上十分順利,通過西域各國成功進入到天竺。

    天竺摩揭陀國有一座古老的叫作那爛陀的大寺院,寺裏有個戒賢法師,是天竺有名的大學者,玄奘來到那爛陀寺,跟着戒賢法師學習。

    五年後,他把那裏的經全部學會了,成了佛教真正的集大成者。

    摩揭陀國的戒日王是個篤信佛教的國王,他聽到玄奘的名聲後,便在他的國都曲女城爲玄奘開了一個隆重的講學聚會。

    這次聚會堪稱是佛學盛會,天竺十八個國的國王和三千多高僧都參加了。戒日王請玄奘在會上講經說法,還讓大家討論。

    會議開了足足十八天,大家十分佩服玄奘精彩演講,全程只聽玄奘講經說法,沒有任何一個人提出哪怕一個不同的意見。

    最後,戒日王派人舉起玄奘的袈裟,宣佈講學圓滿成功。

    玄奘的遊歷,不僅在佛學上取得了巨大成功,還促進了東西方的文化交流。

    公元645年,玄奘帶着六百多部佛經,回到闊別十多年的長安,他的取經事蹟,轟動了整個長安的百姓。

    在長安西郊,他受到朝野僧侶‘空城出觀‘的熱烈歡迎。不久,李世民也召見了他,隨後下令組織規模宏大的譯場,調集高僧協助玄奘翻譯佛經。

    接下來的十九年中,玄奘專心致志翻譯經書,他共譯經論74部,1335卷。

    他的另一貢獻是完成了由他口述、門徒辯機記錄而成的世界名著《大唐西域記》。

    玄奘歷時19年,跋涉25000千米到天竺西行取經,直接溝通了唐朝與中亞、西亞、南亞的聯繫,特別是華夏與印度的友好關係,至今人們仍認爲玄奘是中印友好的象徵。

    由於玄奘取經這件事本身帶有傳奇色彩,後來,在民間流傳了許多關於唐僧取經的神話,說他取經路上,遇到許多妖魔精怪,這當然是虛構出來的。

    到了明朝,小說家吳承恩,根據民間傳說作了藝術加工,寫成優秀的長篇神話小說《西遊記》,在我國文學史上佔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是那裏面的故事,跟真正的玄奘取經事蹟已經離得很遠了。

    不過即便如此,也足以見得玄奘西行取經這件事,在華夏的歷史上,那可謂是開天闢地的一件大事!唐僧的名號,那更是傳遍了整個華夏無數個年頭,受成千上萬的人追捧!

    而現在,這樣一尊大神就在李塵面前,這讓李塵如何能夠不感到激動?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