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李塵李承乾 >第936章
    第936章

    爲了能讓唐高宗李治更好的駕馭這個重臣元老,李世民病危時,甚至把李勣遠謫,還對新皇帝叮囑說,自己死後,就將李勣施恩召回,爲己所用。

    唐高宗李治即位後,李勣還被任命爲宰相,執掌朝廷政務,可以說他在當時出將入相,是朝廷的關鍵人物之一。

    由於李勣年事已高,唐高宗李治特意下詔,允許李勣“乘小馬出入東、西臺,卑官日一人迎送”。

    永徽六年,唐高宗打算廢掉王皇后,立武則天爲皇后,但是遭到了大臣們的反對。

    於是,唐高宗召集幾位朝中元老進行商議。

    史書載“召勣與長孫無忌、于志寧、褚遂良計之”,那幾個人都去了,唯有李勣稱病沒去。

    李治說:“皇后無子。罪莫大於絕嗣,將廢之。”結果褚遂良堅決反對,于志寧“顧望不對”,也就是說沒有一位老臣支持李治。

    唐高宗不甘心,祕密召見李勣,徵求他的意見。

    此時李勣的意見非常重要,唐高宗說:“將立昭儀,而顧命之臣皆以爲不可,今止矣!”

    沒想到李勣卻說了一句非常關鍵的話,“此陛下家事,無須問外人。”

    皇后母儀天下,怎麼能說是皇帝的家事呢?聽完李勣這句話,李治猶如喫下一顆定心丸,“帝意遂定,而王后廢”。

    李治還下發一道詔書,“詔勣、志寧奉冊立武氏”。

    此後,長孫無忌、褚遂良先後倒臺,被貶南方,死於非命,而李勣卻安然無恙,受到皇帝、皇后的信任和優待。

    總章二年十二月,李勣走到了生命的盡頭,享年七十六歲。

    李治非常悲痛,“帝爲之舉哀,輟朝七日,贈太尉、揚州大都督”。

    在武則天成爲皇后這件事上,李勣出過力,然而他的家族卻慘遭武則天的屠殺。

    原來李治死後,他的兒子李顯即位,但很快就被武則天廢掉,此後武則天臨朝稱制,引起了許多人的不滿,其中就包括李勣的孫子李敬業。

    李敬業聯絡一些人,在揚州起兵叛亂,反對武則天的統治。

    消息傳來,武則天非常生氣,當即下詔,“追削李敬業祖考官爵,發冢斫棺,複姓徐氏”。

    與此同時,李勣的子孫也遭到殺戮,爲了逃避殺戮,甚至有一些徐茂公的後裔逃到了吐蕃境內。

    705年,武則天下臺,唐中宗李顯第二次即位,他正式下詔恢復李勣的官爵,並重新爲其改葬。

    雖然李勣的後人沒有得到好下場,但好在,後世並沒有忘記李勣的功績。

    無論是《舊唐書》還是《新唐書》,五代和北宋的史學家們在評價前朝人物李勣時,都取得了相當一致的見解,把他放在和李靖比肩的位置上。

    他仁義、忠純和堅韌的價值觀念,讓他從隋末無數的草莽豪傑中脫穎而出,實現了一場正能量的翻盤,促成了無與倫比的人生高度。

    可惜的是,作爲能和李靖比肩的唐初名臣,李勣的形象,因爲演義的原因,變成了一個妖道,而他一生那麼多的戰功,反而被人忽略掉。

    這也再次說明了,看歷史,絕不能通過演義來看,演義和正史之間,一定是有較大出入的。

    正是因爲清楚李勣的傳奇性,當聽說李勣親自來江寧後,李塵纔會感到意外。

    李勣可不僅僅是一員猛將那麼簡單,他的武道實力,絕不在李靖之下。

    李靖乃是十重勁,位列當今大唐武林第一高手,而李勣的實力,也有九重勁大圓滿,距離十重勁也只差一步之遙。

    正因如此,李勣也被譽爲大唐武林內,除了李靖,以及劍盟盟主裴旻之外的第三大高手。

    在軍部,李勣乃是一等一的頂級將領。

    這等人物,且上了年歲,平日裏坐鎮長安,根本不需要外出走動。

    如今李勣親自降臨江寧府,大概率是李世民對自己這個太子的安危不放心,才特地命李勣過來隨行保護?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