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郭大炮的文娛生涯 >第一千一十二章 諾獎提名
    就在郭大路潛心編撰清史的時候,一年一度的諾獎的提名名單開始了公佈,在文學獎的一欄中,郭大路的名字赫然在目。

    郭大路此時的影響力已經波及全球,之前的泰坦尼克號在熱映之後的第二年,幾乎包攬了整個歐洲電影節的所有獎項,火的一塌糊塗。

    就因爲這個緣故,國內的很多紅眼病患者還抱怨郭大路,說他有精力提拔外國演員,都不知道提攜一下自己國家的青年演員。

    大家都非常想進步的好不好憑啥捧外國人而不捧華夏人

    不過這種酸溜溜的話,郭大路根本就懶得理會,這種明顯的西方背景風格的電影,蠢逼纔會找華夏人當主角,這種最基本問題,小孩子都明白,也就這些喫不到葡萄的傢伙纔會找了這麼一個蹩腳的理由來攻擊郭大路。

    不過現在郭大路的粉絲多的嚇人,網上針對郭大路的言論剛一出來就被粉絲團給滅了,連掙扎的餘地都沒有。

    現在的郭大路,已經不是尋常人能招惹的了,網上不行,現實中那是更不行,隨着他問學作品的陸續面世,他本人的逼格也越來越高,在衆人眼中,那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存在了。

    華夏文娛圈,特別是影視圈裏,那是公認的沒有文化的人居多,很多演員的文學修養與學識,低劣的令人髮指,但是他們依舊能大紅大紫,全靠的都是一副臉蛋與身材,真正有文化的能靜下心來學習人少之又少。

    也就是從郭大路之後,他創辦的天禧影視培訓班中,纔有了一大批文化水平過關的演員,這才逐步提升華夏影視圈整體的文化水平,從根源上解決了演員只是戲子而不是沒有文化的一批人。

    但這些人有點文化不假,但也只是夠用而已,最多也就能媲美普通的大學生的水平,而郭大路則不同,郭大路的文化修養那是一路拔高。

    之前寫武俠小說的時候,很多粉絲都誇讚郭大路是一名才子,但是武俠小說即便是再流行,但是在思想內涵與人物塑造方面,終究還是單薄了一點,還是達不到傳統優秀文學的高度。

    在現實意義上,還是比不上傳統文學的。

    因此對於因爲武俠小說而被稱爲大才子這件事,郭大路自己都極爲牴觸,不過他詩詞書畫俱精,這些本領再加上武俠小說等文學作品,這樣稱他大才子,這纔算是實至名歸,郭大路自己也承認這一點。

    因爲這不是他謙遜,實在是他的水平確實太高,在詩詞書畫方面,甚至遠超古人,力壓當代,說他是一個天才,誰都沒有異議。

    現在郭大路的書畫作品已經到了極其驚人的價格,上千萬都打不住。

    他這種天才的作品,衆人只能將之歸結於天賦,說他天賦異稟,天生就是喫這碗飯的人,雖然含金量很高,可總是令人覺得,少了幾分厚重感。

    但是水滸傳紅樓夢三國演義這三部書出現後,厚重感頓時就出來了,便是文化底蘊低的小白讀者,在看到這些作品的時候,也能感受到作者本人的文采與胸襟,還有那驚人的文筆。

    這三部作品出現之後,在國人心中,郭大路已經是當之無愧的當代大文豪,而且還是世界性的大文豪。

    東方的倭國與中原文化相近,這個國家的人的劍聖雖然被郭大路給打死了,但是他們一向佩服強者,即便是痛恨郭大路,但在真才實學面前,還是低下了頭,謙虛學習。

    這個國家的人,大多數人都對郭大路的戰力佩服到

    了極點,截拳道在倭國的教學場地,常常人滿爲患。

    相比郭大路創辦的截拳道,這個國家的人也瘋狂的喜歡郭大路的文學作品,武俠小說倒也罷了,畢竟在武學理念上,中日雙方還有所不同,可是郭大路的正統文學作品,這些倭國人卻極爲喜歡。

    聊齋志異倒還好說,倭國人喜歡的不是很多,但是紅樓夢水滸傳還有三國演義,卻是每一部面世後,都能在倭國引發一番讀書風潮。

    尤其是三國演義,這部書在倭國差不多都要賣瘋了,很多倭國人都對這本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便是倭國首相與天皇都在外界盛讚此書。

    我國首相訪華的時候,特意來到郭大路家裏拜訪了郭大路,把郭大路噁心都不行,但這畢竟是國與國之間的交往,而他便是這交往中的一個小小的橋樑,在這種公開的活動中,郭大路也不能表現的太過失禮,因此在送給這首相一套自己的文集後,還特意畫了一幅富士山圖送給了這位首相,最後又寫了兩幅字,當做國禮惠贈。

    這幅富士山圖,被首相拿到倭國之後,當即成了國寶級的作品,被陳列在了專門展廳裏供人觀賞。

    郭大路這麼大名氣,作品又這麼突出,這次文學獎的提名,就連倭國人都拋棄了自己國家的作者,提議讓郭大路獲獎,甚至倭國自己國家的知名作家們,也都一致向諾獎委員會提議過大路,讓郭大路得到這個獎項。

    所謂同行是冤家,一個人能做到讓同行都佩服萬分的程度時,足可以說明他本人在專業上的造詣有多深。

    一個文學家,想要獲得諾獎,最關鍵的不是你寫的有多好,而是你作品的影響力有多大,有多少同行認可你的作品。

    當然,更重要的則是,一個優秀的翻譯人員對你的作品的翻譯程度。

    東西方文學上的巨大差異,讓雙方很難欣賞出對方作品裏除了事情的本身描述之外的特有美感。

    就像是華夏的古詩詞,寥寥幾個字,就能透露出很大的意境與情緒來,這種美妙的意境,這種“言外之意”的寫作方法,華夏人自己能夠領會,可是翻譯到外國詞彙後,若是翻譯人員的文學素養不到家的話,那麼古詩詞的所有美感將消失殆盡。

    因此一個文學家想要成名,想要擴大自己的影響力,一個優秀的翻譯人員,必不可少。

    但是郭大路與衆不同,根本就用不着別人給他翻譯,就外語而言,地球上有的語言他都會,地球有的文字他都會寫,每個國家語言文化歷史,郭大路都爛熟於心,他爲自己作品翻譯出啦的各國文字,比那些國家的翻譯工作者可是要強多了

    也就是因爲這個原因,郭大路在自己的作品對外推出時,特別是他本人都比較重視的作品校刊死,郭大路都會將各國版本的翻譯本同時發佈出來,作爲樣本,交付黃河文藝出版社來處理。

    對於別人的翻譯能力,郭大路完全信不過。

    到了這個程度,郭大路本人的文學素養完全對得住他這個大文豪的稱號了。

    也就是這些優秀翻譯作品的出現,再加上同行們的吹捧,當然,還有就是郭大路如日中天的身份,他的影響力實在是太大,而諾獎裏的一些老頭老太太評委們,對他的影響也非常好,在提名的時候,幾乎是一致提名郭大路。

    到了這個時候,諾獎的獲獎人,基本上都已經定下來了。

    除了郭大路之外,其餘的作者也沒有膽子領這個獎項。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