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我自紅樓來 >第三百七十七章 說親
    宮裏到處是皇帝的眼線,連屋頂上的麻雀都是,只要他想了解你的動向,你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會處在監視之中,甚至會有人在暗中通過你面部細微的表情變化和遊離不定的眼神去揣測你心裏在想什麼,因而在這個“見不得人”的地方,你好像身無片縷,毫無任何隱私可言。

    甄老太妃也沒準備隱瞞,她把賈瑜請到畫廊下,在衆目睽睽之下,先是對他受封冠軍侯表示了祝賀,又委婉的勸他不要再和賈母那個老湖塗一般見識,最後方纔直接了當的提出了訴求,大致意思是請他看在甄賈兩家世代友好,而今又互相聯姻的份上,在關鍵時刻出手相助,拉一把甄家這隻陷入泥沼,進退維谷的待宰羔羊。

    看來她並不知道景文帝已經把她的孃家判了死刑,賈瑜也不好挑明,拱手道:“太妃娘娘,恕小子不能答應您,若是小子言而無信,或者愛莫能助,只會給小子賴以生存的信譽帶來影響,小子屢受皇恩,又官拜錦衣衛指揮使,乃是首屈一指的天子近臣,自然是唯陛下馬首是瞻,他老人家讓小子做什麼小子就做什麼,讓小子打狗,小子不會攆雞,在大是大非面前,小子不具備半點置喙的資格,如果真發生了難言之事,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小子會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但絕不會因此忤逆陛下的聖意,箇中緣由,希望您能體諒。”

    相較於被誅三族和滿門抄斬的揚州八大鹽商,您家只落個抄家的下場,親卷們皆安然無恙,不曾男爲奴,女爲娼,您就謝天謝地吧,況且不論是不是您的意思,您家裏人送那麼大一筆銀子到我眼皮底下,這不是明擺着要把我們賈家也拉下水嗎?您不仁在先,那就莫怪我不義了,僅憑這一點,我就有理由選擇袖手旁觀。

    甄老太妃閉上蒼老的眼睛,兩滴混濁的眼淚從佈滿皺紋的眼角緩緩滑落,家中的晚輩們不爭氣,文不成,武不就,只會躲在祖宗的餘蔭下貪贓枉法,蠅營狗苟,黃土都快要埋到鼻子的老者,還在爲家族的生死存亡而操碎了心,也是個可憐人。

    其實這種情況又不是隻發生在她一家,開國一脈的勳貴們是青出於藍勝於藍,一代人打江山,幾代人坐江山,個個不求上進,混喫等死,包括三年前之寧榮兩府,若不是在山窮水盡,瀕臨滅亡之際出了賈瑜這個天煞魔星,及時力挽狂瀾,再造輝煌,這時候估計早就被褫奪爵位,抄家流放了,哪還有如今這般蒸蒸日上,有望成爲“大梁第一世家”的大好景象。

    賈赦、賈珍、賈蓉、賈璜、賈芹等人是歸西了,但其他人都是在扶搖直上,砥礪前行,拋開擁有一大堆傲視羣雄的頭銜,被景文帝譽爲“國士無雙”和“應夢賢臣”的賈瑜不談,只說榮國府,不敢相信,一戶竟然同時出現了三個爵位,分別是二等將軍賈璉、三等子賈琮、一等男賈環。

    後二者的爵位是很低,低到不值一提,可它們卻是一團蠢蠢欲動,蓄勢待發的火苗,只要賈瑜這片洶涌澎湃,一望無際的燎原大火分出幾根木柴,他們成長爲熊熊燃燒的篝火,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對比而今的榮國府,日後的寧國府更是榮華到難以企及,爲了最大程度彌補不能給賈瑜這一忠昭日月,功過千秋的帝師生前封爲異姓王的虧欠,皇帝給他的二十多個兒子全部封了世襲罔替,與國同休的爵位,去掉林黛玉所生的嫡子,妾室生的庶子一律授輕車都尉(正三品)、姨娘生的庶子一律授騎都尉(正四品)、通房丫頭生的庶子一律授雲騎尉(正五品),皇恩及此,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甄老太妃一言不發,只是不停的流淚,賈瑜輕嘆一聲,躬身一禮,退了下去,正值多事之秋,暴風雨馬上就要降臨,還是爹死娘嫁人,個人顧個人吧!

    除了賈家,準確點說,除了寧榮兩府,再準確點說,除了林黛玉、薛寶釵、史湘雲、三春、賈政、李紈、王熙鳳等人,他就沒打算化身爲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觀音菩薩,四處扶危濟困,替甄家以及南安郡王府這樣的人家善後,有那時間和精力,還不如去救一救上千萬依然在溫飽線苦苦掙扎的窮苦百姓,救你們這些國之蛀蟲做甚?繼續禍國殃民,拖我後腿?

    別怨恨我油鹽不進,冷酷無情,要是有一天我身陷桎梏,大禍臨頭,你們別說是仗義執言,能不來落井下石,就算你們是個人了,有道是“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你不能給我帶來有用的價值,我爲何要巴心巴肝的爲你忙前忙後?在當今這個草木不敵三秋,蒼生轉瞬即亡的時代,哪裏還有什麼真情在。

    ......

    衆所周知,江南自古以來便是地廣人稠,文風盛行,經濟發達,物阜民豐的魚米之鄉,除了瓷器、竹具、茶葉、蔬果、糕點、藥材、戲曲、美食、奇聞異事、文房四寶、才子佳人,絲織品也是最主要的特產之一,朝廷每年四成左右的賦稅皆來源於此,大梁立國後,爲了抓穩這個深不見底的聚寶盆,源源不斷的錢袋子,太祖另闢蹊徑,設立了“織造局”,因它坐落於治所金陵府,故而被稱作“金陵織造局。”

    顧名思義,江南三道(江南東道、江南西道、淮南道)下轄的二十七府一百零四縣所生產的絲織品都將由這個部門儲存、運輸、販賣,其中的油水可想而知,比糖商、布商、木商賺錢多了,號稱富可敵國的鹽商也只能和它平分秋色,豈不聞“古來之富貴者,皆遍身綺羅”,綺羅正是絲織品的統稱,龐大的市場、穩定的需求、較高的利潤,註定造就它日進萬金。

    而它幕後的東家正是甄家,“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這句形容薛家的俚語適用在他家的頭上,“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句詩,也適用在他家的頭上。

    說起甄家的來歷(接下來是個人虛構的內容,諸位不必細究),它本來就是江南之地傳承了數百年的名門望族,遙想太祖當年扯旗造反,得其錢糧資助,後來論功行賞時,除了封爵,還把“金陵府體仁院總裁”這個職位給他們家世襲了,幫天家全權管理江南三道絲織品這一項的賦稅。

    他家女兒是後宮的常客,某個女兒是太上皇的奶孃,甄老太妃是太上皇最喜愛的妃子,有多受寵呢,舉個例子,如果賈瑜做了皇帝,那麼薛寶釵就相當於是這位甄老太妃,由此可見其家的聖卷和恩寵。

    太上皇在位期間曾四次東進江南,巡視海疆,三次都是他家接的駕,每次皇城司、殿前司、侍衛親軍司、中央御林軍都是傾巢出動,加上伺候的宮人和陪同的大臣,足有近六萬人,還要給前來護送的沿途各府駐軍發放賞銀,一去就是一年半載,人喫馬嚼的,花起銀子跟高山流水一樣難以估算,這些銀子是從哪裏來的?還不是甄家從上交給朝廷的賦稅中截留的。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