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紅樓從遼東開始 >第五百五十章 火併
    “林支使做的很好,下官想不到遺漏之處。”

    周世昌慌張的說道。

    本是四十出頭的年歲,卻令人只覺輕佻,說話過快,有些結巴,更顯不夠沉穩。

    明明在金州五年,掌管分巡道,負責一司之工務,卻和剛來金州時別無兩樣。

    如此的人物,無論林如海,還是唐清安不但沒有輕視,反而極爲看重他的意見。

    林如海負責高層建樹,更需要能把他的想法落到實處的人。

    遼東的十干十渠之大型水利工程,從無到有,全由此人一手敲定,並組織官吏工匠百姓興修而成。

    爲遼東開拓田畝奠定了基礎。

    乃至通往奴兒干的直道,也是經此人親自勘測制定而成。

    此等人無論在何朝,都極爲受重視。

    例如前明。

    周修明史,前朝精通專務的官員,例如大規模組織過興修水利的人,都會在史書中留下筆墨。

    “周先生認爲好,我也就放心了。”

    唐清安和氣的笑道。

    “自從周世昌來了金州,我向將軍提議的計劃,當然要先給周世昌過目,不然我心裏沒底啊。”

    林如海也捧道。

    周世昌不善言語,不過此人是林如海從國內親自請來的人,他做的越好,林如海越有臉面。

    將軍和支使的認可,令周世昌嘴角動了動。

    想了半天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想說些感激的話,又覺得太過露骨,像個小人行徑,索性就一言不發。

    唐清安笑了笑不以爲意。

    人才嘛。

    那必定遷就對方。

    金江鎮的欣欣向榮不是必然的結果。

    前番大周手中,遼東反而積弱不堪,以至於數百萬百姓陷入蠻族,經歷一場大災。

    唐清安提出以海制蠻。

    而新人氣象,無數的人才竭誠付出,上下共同努力,才創造了金江鎮的今日。

    ……

    福山衛。

    後世落入俄羅斯之手。

    原是前明永樂三年設立,當地部落爲大明世襲僉事,領金印官服,按照明朝制定的規矩,每隔一段與國內互市,獲取所需要的生活物資。

    後老奴得勢,帶領己部征伐此地,燒其屋,殘殺男丁,俘虜婦女而歸。

    老奴的興起,不但是遼東漢人的血淚史,也是奴兒干各部的滅頂之災。

    殘忍之手段,根據史料記載令人咋舌。

    最有名的是靠近遼東的葉赫。

    越往外的部落越弱小,所以記載越少。

    但是零星流傳下來的隻言片語,實在難以下眼,太過野蠻和血腥,所以哪怕是老奴最強勢的時候,也有不少的人會尋機會投奔大周。

    隨着金江鎮光復奴兒干。

    雖然敵人已消滅,可奴兒干各族的人口,很多已經消亡了,只剩下不足十分之一的人口。

    十餘戶百姓,共計人口九十餘人,帶着官府送的耕牛,羊只,農具,糧食,來到了這片空地。

    原來被大火焚燒的殘痕,早已被自然磨平,看不見二十幾年前的痕跡。

    不到三日就搭建起了簡陋的棚子。

    孩子們去採集果實蘑孤松子和放羊,青壯在黑龍江附**整土地,兩頭耕牛出了大力。

    還有幾名壯丁砍伐大樹,婦女和老人則去出枝葉,留下完整的樹幹。

    籬笆,草房,竈臺……

    當補給隊挑着擔子送來補給的時候,此地已然有了二十餘間房子,充滿了生活的氣息。

    籮筐裏有鹹魚幹,鹽巴,布匹,剪刀,火藥,磨刀石,針線,牛角,鐵鍋……

    婦女們則拿出松子,菌孤,白果、榛子、北杏仁、野核桃,幹木耳,換取補給隊的物資。

    因爲是官方組織的,價格非常的便宜,相當於半送給福山衛的百姓們。

    幾名擔夫呆了兩天。

    看着他們平整土地,已經填平了好大一塊,估摸着有三百多畝地。

    “你們挺利索。”

    “今年是趕不上了,多整點田出來,明年的日子就好過些。”

    族長露出無牙的癟嘴,眼神渾濁,但聲音可不小。

    見到老人的模樣,擔夫直覺可惜。

    眼前的老頭,活不了兩年,可能明年來,老人就不在了。

    古人雖然不懂理論,但是有經驗。

    嘴裏還有多少牙齒,就代表了老人是否長壽。

    一般牙齒掉光的老人,多半是活不長的。

    老人不在乎自己還能活多久。

    從陝西一路逃到山東,終於抵達了金州。

    合計七房的族人,走散的走散,病死的病死,剩下的都在這裏了。

    “除了太冷,其他都好啊。”

    老人意味深的看着幾名擔夫。

    擔夫搖了搖頭。

    “土地都凍上了,也只有兩個月又要下雪,難啊!”

    “今年開荒幾百畝,明年再開荒幾百畝,年復一年,不要三五年,日子就好過了。”

    老人信誓旦旦的說道。

    “雖然一年只能種一季,可是土地肥沃,收成不差,老漢去年在乞列迷看見過咧。”

    官府說了。

    開荒多少田畝都是他們的,十年不用交稅賦,送的耕牛糧食都是免費的。

    老人不信陝西的官府,但是信金州的官府咧。

    日子苦點就苦點。

    族人能有塊自己的地方,老人就心滿意足。

    其實和南宋是一樣的道理。

    福建廣東各地,就是在北宋滅亡時,不可計數的漢人離開北方,來到了南方。

    例如鼎鼎大名鄭芝龍的家族,其祖先就是流落到福建十井,看中了十井選擇此地開荒。

    】

    那時候的南方可是瘴氣之地,林中盡是毒蟲毒蛇,人跡罕至,稍不注意就中毒而亡。

    連空氣都是有毒的。

    福建百姓的家譜。

    多有記載。

    祖先何時抵達此地,族人如何團結,在各種困境中開拓田畝,爲後世子孫留下基業云云。

    正是因爲先民的開拓,才把南方變成了富庶之地。

    後世人們印象中的福建廣東廣西等地,在歷史上的舊狀,其實都不適合人類居住。

    是先民創造出來的,而不是現成的。

    在宋以前。

    中原人口是南方人口的十倍多。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