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大明第一紈絝 >第一百八十六章 良策三則
    皇宮。

    養心殿。

    “這件事與韓宜可又有何關係?”

    聽了胡非的回答,朱元璋皺了皺眉頭,疑惑的問道。

    “回陛下,此事的確因他而起。”

    “當初微臣與韓宜可有過一面之緣,無意中知道他發現了空印弊端,只是因爲此事牽連甚廣,再加上苦於一直沒有真憑實據而沒有向陛下啓奏。”

    “微臣知道之後,從那時便開始派人暗中調查,直至近日纔有所收穫,可擔心陛下因爲安慶公主之事而不再相信微臣,所以才提醒陛下自己調查。”

    “幸好,事實已經證明,此事千真萬確,也不枉微臣一片苦心,不過在洪賓樓中遇到各州府官員的事也是真的。”

    胡非拱了拱手,一臉認真的說道。

    聽完胡非的回答,朱元璋將信將疑的皺了皺眉頭,面露沉思。

    尤其是當他聽到胡非提起安慶公主一事時,臉色不由自主的變了變。

    而一旁的朱標聽完胡非的話,心中已經明白,父皇的確沒有同意胡非與安慶公主的事。

    “你說的沒錯,此事的確已經查明,你沒有信口雌黃,提醒有功,朕不會忘記。”

    朱元璋遲疑了一會兒,緩緩說道。

    “多謝陛下,但微臣所爲,是真心爲陛下,爲大明,不曾奢求任何回報和功勞,只要能夠幫到陛下,微臣便已知足。”

    胡非笑了笑,一臉認真的說道。

    聽完胡非的回答,朱元璋滿意點了點頭,可是緊接着又皺了皺眉頭,對於此事的處置,他還沒有想到一個完全之策,於是不由得瞟了一眼兒子朱標。

    “胡非,既然這件事你查了這麼久才稟報,是不是已經想到了對應之策?”

    朱標接收到了父皇的眼神,立刻心領神會,轉頭看着胡非問道。

    “回太子殿下,微臣的確有些淺薄之見,不過不知道陛下現在是否還願意相信微臣?”

    胡非點了點頭,瞟了一眼朱元璋,苦笑着說道。

    聽了胡非的話,朱元璋忍不住瞪了一眼,他知道,胡非這又是在故意往安慶公主一事上扯。

    “朕既然召你入宮,自然信你,有什麼話就說吧,休要故弄玄虛!”

    緊接着,朱元璋瞪着胡非,佯裝不滿的說道。

    “好,既然如此,那微臣想知道陛下原本打算怎麼處置涉事官員?”

    胡非抿嘴一笑,緩緩問道。

    “主犯滕德懋處死,抄家株連,其餘四十一名州府官員全部處死,家眷流放!”

    朱元璋瞪了一眼跪在地上顫顫巍巍的滕德懋,沉聲說道。

    聽完朱元璋的回答,胡非扭頭看了一眼朱標,在看到朱標點頭之後,臉色也不由得變了變,沒想到這次朱元璋這麼狠,看來此事的確觸犯了朱元璋的逆鱗。

    “陛下,萬萬不可!”

    胡非搖着頭,急忙說道。

    聽了胡非的話,朱元璋愣了一下,沒想到胡非聽完的第一句話居然跟太子如出一轍。

    “那你說該怎麼辦?說來聽聽!”

    朱元璋看着胡非,沉聲問道,眼神中流露着一絲好奇。

    “回陛下,滕德懋不能殺!那四十一名州府官員更不能殺!”

    胡非搖着頭,無比認真的說道。

    聽了胡非的話,跪在地上的滕德懋驚訝的擡起了頭,看向了背對着自己的胡非。

    他原本以爲胡非會因爲兒子的事趁機落井下石,沒想到此時卻開始爲自己求起了情,忍不住竟有一絲說不清的感動。

    “爲何?”

    朱元璋瞪着胡非,沉聲追問。

    “因爲他們雖然犯了大錯,但卻是情有可原,微臣當時告知陛下,也是爲了徹底根除此類事件繼續發生甚至愈演愈烈,並不是想讓陛下拿起屠刀而殺人。”

    “殺人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因爲此類問題不徹底根除,即便殺了一個滕德懋,今後還會出現第二個滕德懋,殺了那四十一名州府官員,還有千千萬萬個州府官員,解決不到根本問題。”

    “而且朝廷培養一個合格的官員很難,能位至郡守的官員,都是數十年培養所成,這些官員並非草菅可割而復生,其中需要耗費的財力和精力不可估量,一下子殺那麼多人,是對朝廷,對陛下的損失。”

    胡非拱了拱手,看着朱元璋,認真的說道。

    聽完胡非的回答,站在一旁的朱標和坐在坐塌之上的朱元璋幾乎同時不自覺的點了點頭,深覺有理。

    朱標更是滿眼讚許之意,心中忍不住想道:好小子,原來你在這裏等着呢啊,爲了嫦姝,你可謂使盡渾身解數啊。

    他知道,胡非其實早就想到了對策,只不過直到這時候才肯說出來。

    “繼續說。”

    朱元璋點了點頭,緩緩的說道,臉色已經逐漸緩和。

    如果不是剛纔兒子阻止,恐怕這時候所有涉事之人都已被處決。

    “其實這件事由來已久,只因每年各布政司、府、縣都要向戶部呈送錢糧及財政收支、稅款賬目,待戶部與各布政司、府、縣的數字須完全相符,分毫不差,纔可以結項。”

    “但如果有一項不符,整個賬冊便要被駁回,重新填報,重新蓋上地方政府的印章,然後二次進京呈報,可是如今上繳大部分都是實物稅款,糧食居多,運輸過程中難免有所損耗,”

    “所以出現賬冊與實物對不上的現象是大概率事件,而云貴、兩廣、晉陝、四川的官員因距離京師最遠,往來路途遙遠,如果每次都需要發回重造,勢必耽誤相當多的時間,所以前往戶部審覈的官員都備有事先蓋過印信的空白書冊以備使用,爲的就是節約時間。”

    “但久而久之,難免會出現一些貪墨作假之嫌,所以微臣才比較重視,將此事調查清楚之後才向陛下暗示,爲的就是讓陛下重視此事,而且經過這次大規模緝拿事件,也算是向所有人提個醒,敲響警鐘。”

    胡非拱着手,頭頭是道的說道。

    聽了這一番話,朱元璋和朱標再一次頻頻點頭,深覺有理,尤其是朱元璋,眼神中的滿意之色越加的明顯,看着此時的胡非也不像不久之前剛知道安慶公主一事時那麼反感了。

    而站在胡非身後一直低着頭的毛襄卻早已恨得牙癢癢,他沒想到自己累死累活的忙了半天,結果卻是爲別人做嫁衣,成爲了胡非的一枚棋子,心中對胡非的怨恨不由得變得更深。

    “那你覺得,此事該怎麼從根本上根除?”

    朱元璋看着胡非,緩緩問道,語氣溫和。

    “其實想要杜絕此事愈演愈烈的方法很簡單,只需要三點,其一,從今以後,空印賬冊全都改爲騎縫印,保證具體到每張紙上印跡都不完整,不再是一紙一印,這樣即使流散出去,也辦不成什麼事。”

    “其二,錢糧這些賬目數字,府必合省,省必合部,出入對錯,最後戶部說了算。而部省間距離,遠則六七千裏,近亦三四千裏,一旦有錯,一次往返差不多要一年時間,”

    “那就不如想一個權宜之計,定好每年合賬的具體日子,再由戶部派出專人,選取各地之間相近的一處地點,成立審對衛所,令各州府到指定地點呈報覈對,這樣既節省了時間,也避免了犯錯的機率。”

    “其三,朝廷必須要頒佈明確律例,而後根據律例來懲處弄虛作假者,以此來警示各州府官員,否則一旦等到事發之後再行治罪,恐不能服衆,甚至會讓結果更加不可控。”

    “做到以上三條,空印弊端迎刃而解,陛下也不必再有任何煩憂。”

    胡非揹負着雙手,來回在大殿之中踱起了步子,娓娓道來,就像是一個資深的講學者,把朱元璋和朱標都當成了自己的學生。

    看着胡非侃侃而談的樣子,朱元璋和朱標已經不再是愣神,而是徹底驚訝的睜大了雙眼,像是看怪物一樣的看着胡非。

    他們沒有想到,胡非居然已經將空印弊端研究的這麼透徹,幾乎針針見血,字字珠璣...?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