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國姓竊明 >第298章 江陰圍城
    多鐸麾下的清軍,跟明軍拉扯數日後,最終還是成功把主力移師到了武進縣(也就是後世的常州市區),並且以武進縣爲出擊基地,開始準備對江陰縣的全面總攻。

    移師過程中的一切誘敵計策都沒有奏效,朱樹人壓根兒就不上當,也嚴格約束部將,不許哪怕曹變蛟這種暴烈的猛將出擊追敵。

    而清軍在退兵過程中,也是又做出了一些出乎明軍意料的殘暴舉動。

    比如當他們主力移到武進縣時,多鐸覺得留在後方鎮江丹徒縣的守軍後續容易被明軍分割包圍,就做出了放棄丹徒縣的決定,讓自己的軍隊只集中在武進、丹陽和金壇三個縣,這三地以品字形佈局,互爲犄角,可以援護。

    這一點只要看一下鎮江附近的地圖,也不難理解,因爲鎮江一帶長江是往北拐的,丹徒恰好在這個最往北延伸的尖端上,跟另外三縣形成了一個伸出很遠的突出部。

    當清軍需要從丹徒奪回金山寺、然後跟對岸揚州的瓜州渡聯絡時,這地方當然重要。

    可清軍如果徹底放棄了打通這兒的長江水路,再固守這個凸出的半島,就很容易被明軍切割後關門打狗。

    多鐸也不想白白放棄一部分手下,自然要收縮兵力。

    而以清軍的殘暴,當多鐸是憤而不得不放棄時,又哪裏會給漢人留下人口物資?

    無法離開的老弱病殘人口,幾乎是被多鐸全部屠盡。剩下的要麼是剃髮屈服、暫時從賊了。要麼是此前就私下裏武裝反抗、向大明佔領區突圍了。而糧食當然是能搜到的都帶走,全部充作清軍的軍糧。

    最後,多鐸的部隊在棄城前還放了一把火,把丹徒縣能燒的儘量燒掉。明軍發現情況後,還唯恐有詐,確認清軍確實撤了,才趕來救火,拿回這座縣城。

    但城內已經看不到活人,只拿回了座被殺遷一空的空城。

    明軍將領們同仇敵愾,憤怒爆棚到了頂點,幾乎要控制不住。這邊的消息傳回大明統治區,其他江南人民也是第一次有了完全的民族凝聚力,剃髮令帶來的同仇敵愾也愈發衆志成城了。

    事情到了這一步,朱樹人也不得不離開南京城,帶兵親征,親臨前線督師,確保所有將領都不會衝動獨走,形勢才慢慢重歸掌控。

    這很可能是對多鐸的最後一戰,朱樹人當然要親自收穫這份潑天巨功,建立他在南京朝廷的絕對威望。

    而正牌兵部尚書史可法,則被朱樹人好說歹說,勸他留在南京城內統籌全局兵備戰況,就別拘泥於一城一地的戰鬥了。這也是爲了史可法好,讓將來的權力能更好的平穩過渡。

    在朱樹人的權力結構設計中,史可法依然是忠義之臣,當然要重用,但史可法的定位永遠是一個後方的軍事統籌者,而朱樹人才會是未來的一線三軍統帥。

    這個分工,就好像三軍統帥和國防部長,或者說古代天下兵馬大元帥和樞密使的分工,也確實契合了“兵部”的本來職權。

    隋唐設立六部之初,兵部本來就是管軍隊建設和裝備後勤、補給籌措的,那些朝代都還保留了天下兵馬大元帥。是後來宋、明對武將的制衡越來越嚴厲,樞密院和兵部的職權才逐漸越來越細,最後不僅能直接掌管武將的升遷任命,甚至還要“微操前線”,這是宋明武備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當然了,以後天下重新太平了,朱樹人還是要提防藩鎮割據、武將跋扈的,但他本人活着的這一代人沒必要,他可以終生扮演軍權獨攬者。至於以後,再想別的辦法。

    這些都是後話,眼前最關鍵的還是戰場上的勝負,只要打贏了,後續一切都好說。

    ……

    話分兩頭,明軍把清軍的佔領區逐步壓縮到三個縣之後,多鐸也終於在江陰城下,展開了第一輪的攻勢。

    清軍主力抵達武進縣是臘月初六,再推進到江陰城西則是臘月初八。

    多鐸當初剛到江南,一共有四十六門紅夷大炮,南京之戰結束後損耗到堪堪三十門出頭。金山寺半個月的消耗拉鋸,又有數門大炮被摧毀,還有些使用過度損壞故障。

    總之多鐸能拉到江陰的重炮,總數已經進一步下跌到了二十門。火炮數量的下降,也讓清軍不得不放棄速攻破牆的計劃,轉而考慮多準備一些其他攻城武器,多管齊下。

    而當多鐸第一次親自觀察了對面江陰縣的城防時,則是忍不住又微微倒抽了一口涼氣。

    戰場的地形並不利於大兵團展開,城北黃公山,城南惠山,還有放運河水帶來的泥濘爛地,把一切原本低窪適合行軍穿插的平原都淹了。

    若是在北方,這寒冬臘月的季節,多鐸也不至於太怕水,因爲清軍在苦寒之地打仗打習慣了,北方的河流臘月早就結冰了,甚至連黃河表面都能結冰。這纔有歷朝歷代河北雄兵趁着嚴寒鐵騎渡黃河的典故。

    但到了江南,情況截然不同了。哪怕是小冰期,冬天依然不能讓長江或者太湖結冰,運河水放出來後,只會留下泥濘。

    多鐸原先也沒來過江南,甚至他那些主要謀士和文官,不論張存仁還是孫之獬,也都沒來過江南——孫之獬雖是漢人,卻是山東籍的,一直在北方做官。這導致他們原先都沒太考慮過這個問題,也沒料到最後會需要在大冬天的跟泥濘作鬥爭。

    而江陰縣的城牆,經過此前一段時間的搶修,外牆也額外加固了一層緩坡的夯土,質地看着不是很堅固,但絕對能吸收炮彈的衝擊動能,已經接近西式棱堡或者說南陽縣的城牆設置了。

    當然,具體到細節,閻應元修的城,跟張煌言修的南陽縣還是有點不同的。

    江陰縣更小,城池原本的規模也更侷促,城牆四角原本也沒有角樓炮臺,馬面數量也很少,無法佈置足夠的側射交叉火力佛郎機,用於轟城牆根的蟻附之敵。臨時要憑空造大型炮臺,工程量太大,民夫也來不及施工。

    所以閻應元因地制宜,放棄了建造大型炮臺的想法,而是在城西設置了幾個凸出於城牆百步外的小型獨立要塞,只以甬道土堤與主城連接——

    對這種設計沒什麼概念的,可以理解爲西式棱堡外部的凸出式三角堡,也就是意大利語裏的“Rivelino”,意大利人1497年就發明了。

    也可以理解爲三十年前大阪戰役中真田幸村在大阪城南修建的“出丸”。只不過真田丸只是藏火槍隊的,閻應元修的那些前出式三角堡,每個都可以佈置四門紅夷大炮,而火槍隊也一樣不少。

    清軍剛剛抵達時,不瞭解這種凸出三角堡的效果,就想着直接先速攻一把,奪取幾個外圍工事以壯軍威。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