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國姓竊明 >第352章 生死賽跑
    自從笛卡爾皈依大明後,短短几個月內,也確實爲大明搞出了一些小玩意兒。驘

    可以說重金引入外來鮎魚、提振科研競爭這步棋,效果還是立竿見影的。

    其他東西見效還比較慢,而最能直接投入實戰應用的,便是笛卡爾到紫金山天文臺、氣象臺科考研究數月後,就幫着朱樹人又提出了一款望遠鏡改良方案,提升了各方面一些性能,還幫助大明在望遠鏡的小型化改良方面,做出了一些調整。

    機緣巧合之下,或許是得知大明隨時有可能需要跟北方的遊牧蠻夷再次開戰、收復一些淪陷故土,軍事壓力比較大。加上笛卡爾偶然之間發現大明居然有歐洲都沒有的先進線膛精確狙擊槍。

    然後笛卡爾就發揮他的聰明才智,把他改良的最新款小型化望遠鏡,進行了一些調整,弄出了世上第一款步槍瞄準鏡。

    笛卡爾還跟大明這邊的同行,進行了一些彈道學研究方面的切磋。

    這個時代西方的炮兵彈道學還很原始,至於火槍兵壓根兒就不存在彈道學,也不存在實戰瞄準前的槍械校準。

    大明這邊卻已經有了早期的炮兵彈道學基礎,讓笛卡爾大爲震撼。驘

    震撼過後,笛卡爾利用他的數學天才,跟大明學者、工匠互相取長補短,集思廣益。想到了在瞄準鏡上刻畫測距線,算定根據不同的射距,需要擡高多少槍口炮口角度。

    另外,雙方互相啓發之下,線膛步槍在上戰場之前,應該如何預校準的問題,也整理出了一套操作規範,並且做了反覆試驗。

    這些小改良,對於仍然在使用“武昌造”滑膛槍的絕大多數大明步槍兵,並沒有什麼幫助,滑膛槍兵還不算精確打擊力量。

    但是對於大明的炮兵、線膛槍狙擊兵的戰力提升,卻是立竿見影的,當大明和僞清再次開戰時,無疑又會增加一些勝算。

    ……

    而且,笛卡爾和楊森塔斯曼,並不都是孤身來投大明的。笛卡爾在荷蘭時,也算是頂流學者了,下面還有不少弟子學徒。楊森塔斯曼當地理探險家多年,也有一些得力骨幹屬下。

    此番來投,他們都是帶來了一個團隊的,多多少少都掌握些配套技能,跟大明工匠學者們互通有無、切磋交流後,能做的事情就更多了。驘

    短短几個月之內,大明科學院在宋應星的領導下,就把這項梳理工作好好落實了一下。

    經過整理後,發現荷蘭人的團隊,至少能在以下幾個方面,幫助大明快速提高、補足短板。

    首先就是造船技術。

    倒不是說大明原本用的放大版的福船、沙船不好用。大明在造船的每個細分基礎方面,比如水密隔艙之類,都還是很不錯的。

    福船和沙船也確實是最適合華夏近海航行所需的船型。

    但也不得不承認,西方很多船型,在遠洋探險貿易方面,如今確實有優勢,荷蘭人已經當了半個多世紀的海上馬車伕,還是把原本的霸主西班牙壓着打的那種,自有其積澱。

    這次成建制拉攏了一批荷蘭科技和造船、探險人才,至少豐富了大明的造船能力,解鎖了很多新船型。驘

    從此大明也能慢慢摸索如何造出“三層炮甲板蓋倫戰艦”、“馬尼拉型遠洋蓋倫商船”。

    而且,朱樹人也對造船和航海事業很關心,期間多次去視察、點撥笛卡爾和楊森塔斯曼的團隊。

    他雖然不知道具體怎麼造船,但他好歹知道歷史發展的大趨勢,穿越前也玩過不知道多少代類似《大航海時代》的遊戲了。所以對於“蓋倫帆船淘汰後,歷史上應該以何種船型更有優勢”這種問題,朱樹人當然是瞭如指掌的。

    所以他在一個適當的時機,就提出了下述看法:

    蓋倫船相比於前代卡拉克/卡拉維爾船,一個最大的優勢,就是取消了高聳的船艏樓,壓低了重心也減少了阻力,提高了適航性,增加了排水量利用率和有效載貨量——但是,這種改進還是不夠徹底。

    因爲蓋倫船爲了應對一定程度上的近戰,防止接舷跳幫,以及在火槍射程內的對射戰,依然保留了高大的艉樓。這東西對於重心、適航性、噸位利用率,還是有不利的。

    此前不得不保留這個設計,無非是大炮的射程還不夠遠,交戰時雙方戰船還是經常逼近到百步以內對射,甚至接舷跳幫。驘

    有個高大的艉樓,至少能讓火槍互射時,對方如同仰攻城池那樣困難。接舷砍殺時更是難以從甲板衝殺上艉樓。

    但是,如今火炮技術幾年一改良,大明的冶金和鑄炮科技,已經讓笛卡爾看完實彈射擊實驗後,都膽寒不已。

    就憑這種新大炮,未來近距離白刃戰乃至火槍對射的可能性,已經無限趨近於零,所以累贅的艉樓也沒必要存在了!可以儘量搞成平甲板!

    於是乎,在荷蘭人結合原本現成圖紙,和朱樹人點撥的新需求結合之下,他們就弄出了後世的18世紀風帆戰列艦——設計水平大致也就相當於歐洲七年戰爭(1763)到拿破崙戰爭之間的水平(1812)。

    畢竟朱樹人鑄的大炮都已經達到了18世紀末的科技含量,沒道理他造的船卻無法匹配!

    有了風帆戰列艦之後,遠洋輕型艦艇也可以往18世紀的風帆護衛艦船型靠攏。最後只剩用於遠洋探險和載重貿易的飛剪船,會稍微多費點事兒,

    但朱樹人估計給笛卡爾和塔斯曼團隊五到十年,也能鼓搗出來的,反正這些都不用急,只是一步爲了大明將來長治久安的閒棋,眼下打韃子並不需要遠洋海軍。驘

    甚至連福船水師都不用,只需要沈家自己的沙船水師,在黃海稱王稱霸就夠了。

    荷蘭人的造船科技,等於是被朱樹人直接連團隊一鍋端,消化吸收、再融合升級了。

    ……

    除了造船之外,荷蘭人帶來的其他方面技術,也就一兩項值得大明立竿見影借鑑。

    一個是西式的交通道路基建施工方法,一個就是棱堡的升級版星堡的建造技術。

    歐洲人在基建領域畢竟還是有點獨到之處的。古代華人在修路方面,雖然有秦直道,但後來歷朝歷代的路橋工程,還是比較流於自然發展。西方雖然在羅馬帝國滅亡後,羅馬路橋技術也有所落後,但到了大航海時代後期,還是漸漸超越了放任自然發展的大明。

    所以從歐洲人那兒學一點修橋造路的工程技術,中西合璧互相借鑑,也是有好處的,至於怎麼蓋房子,倒是沒必要學太多,畢竟中西式建築思路差異太大,只能是略微局部借鑑。驘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