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國姓竊明 >第376章 大明版闖關東
    都把大逆不道的話掰開了揉碎了講到這種程度,朱樹人的光明磊落也算是徹底被岳父透徹瞭解了。

    所以對於大明後續的治理和擴張節奏,朱常淓基本上也是繼續百分百無條件信任,由着女婿獨裁把關,女婿覺得該用什麼節奏推進就用什麼節奏。

    哪怕朱樹人的行徑看上去再像“地圖開疆”,朱常淓也不會去懷疑。

    何況朱樹人還是很穩的,他很清楚,統一天下開疆拓土從來不是目的,目的是讓天下安定,百姓安居樂業。

    一切有悖於“定天下”這一“價值理性”的“開疆拓土工具理性”,那都是捨本逐末。

    兩千年前孟子跟梁惠王那段對話,早已說明了一切:“天下惡乎定?定於一。孰能一之?不嗜殺人者能一之”。

    可見天下人心所向、梁惠王的求索,追求的是“定天下”而不是“一天下”,一天下只是孟子回答梁惠王、實現定天下的一種手段,

    因爲統一之後人民不用再打內戰、可以少服兵役少服徭役少繳軍糧。

    人民的生命安全威脅會降低,被壓榨勞力和物質的程度會降低,所以人民才期待天下一統,期待寧爲太平犬不爲亂世人。

    如果一個統治者一了天下,但卻繼續窮兵黷武,沒有節制,把“一”當成了目的本身而忘了“定”纔是目的本身。

    那就是捨本逐末,是被“工具理性”吞噬了“價值理性”,被手段吞噬了目標,這樣的獨夫民賊最後都被歷史的審判誅族了。

    朱樹人很清楚,滿蒙被滅之後,其他都不是大明的燃眉之急,眼下完全可以休養生息,哪怕十年八年不對外擴張都沒問題。

    只要別浪費了這二十年拉鋸血戰練出來的兵,別讓這一代軍隊無法發揮餘熱白白老死,就夠了。

    ……

    自從隆武十年冬,滿蒙問題解決後,大明就進入了爲期整整五年的和平休整。

    從隆武十一年到十五年,大明再也沒有發動任何一場對外戰爭,只是埋頭種田,休養生息,恢復民力,恢復北方的生產和人口。

    期間只是夾雜着一些循序漸進的基礎設施恢復性建設,把各地年久失修的道路工程和農田水利重新恢復起來。這些投資都是很快看得到回報的,不屬於盲目投資,只要量力而行就是百利無害的。

    偏遠的蒙古和東北,也只需要對付一下小規模逃散的頑抗餘賊,掀不起什麼風浪。

    五年之後,豪格和東蒙古的餘孽基本上絕跡。

    松嫩平原的農墾規模,在這五年裏基本上也是按每年三成以上的速度穩步增長,五年之後,東北平原的人口,都已經達到了當初的三倍,而農田規模更是達到了當初的五倍。

    從豪格手中接手吉林地區時,當地大約有六十萬漢人,還有二十萬滿蒙人口,而且滿人基本上都是婦女小孩,沒有成年兵役男丁了。

    五年之後,當地總人口達到了兩百萬,而且增長的基本上都是漢人。滿女漸漸被漢人納妾同化了,文化上也漸漸融合認同。而且女人本來就不存在剃頭和鞭子的問題,只要改變一下發型就能融合,非常方便。

    庫頁島黑麥和北海道耐寒水稻的種植面積,也是年年往上翻,來不及精耕細作的田土,也可以粗放開墾、燒荒之後,先廣種薄收種上大豆,等大豆把土地漸漸熟化了,再來想辦法種其他糧食,乃至玉米土豆。

    反正東北空地多,種單產較低的大豆也不嫌浪費,後世東北地區種大豆也挺出名的。

    五年之內,東北的大豆富餘明顯,大明就開始在朝廷的推廣下,擴大豆油貿易。把豆油大量往關內販運。豐年多餘的玉米也可以先榨油。

    大明百姓在勉強喫糧食喫飽飯後,還能偶爾有點植物油補充營養,雖然大部分人還是喫不到肉,但有油喫也算是小康盛世了。

    ……

    隨着東北地區的艱苦拓荒,東北餘糧大量涌入,關內原本漢地百姓的生活質量不斷提升的同時,關內百姓的職業結構也迎來了一波較大的衝擊。

    短短五年內,關內人口因爲和平休養,原本就得到了數百萬的增長。雖說眼下宏觀來看還是人少田多,不怕農民人數過剩。

    但是考慮到各地局部發展的不均衡,在一些富庶地區,尤其是江南、兩廣此前一直沒有被戰亂屠戮波及的地區,這些年的增長還是導致了人口的擠出。

    江南地區被戰亂傷害到的,僅僅以南京、鎮江、常州爲限。無錫和蘇州、松江,乃至整個浙江,在這個時空的明清戰爭中,都是一天仗也沒打過。

    兩廣地區也只有小規模的內部叛亂和朱樹人派兵平叛,所以廣州周邊的珠三角也等於是完好保存下來的。

    所以恢復盛世後,這兩個地方首先出現了“人口增長一個就該失業一個,根本無田可種”的問題。

    但是偏偏好在東北地區的墾荒建設、大規模基礎投資,帶來了無數的商業機會。所以廣東和浙江的剩餘增長人口,只好投入到爲東北墾荒提供配套的手工產業中去。

    東北的墾荒,可不是外行人想象的那樣跑馬圈地、一帆風順,需要的投入非常大。

    首先,這五年裏,因爲人口北遷,闖關東的人耐受不了當地的寒冷,就催生出了巨量的棉襖需求,光靠蘆花稻草往衣服裏塞求保暖已經遠遠不夠用了。

    所以大明不得不尋找新的棉花種植地,而且種出來的棉花也不再是都用於紡織棉布,而是用於直接作爲棉襖的填充物。

    江浙紡織業發達,但不產棉花,大明就由陝甘地方官員往河西走廊進一步開發擴張,擴大靠近西域地區的棉花種植。山東巡撫也在後世日照等地區一定程度擴大棉花種植,把棉花源源不斷運到工業附加值較高的浙江地區,利用當地的紡織業組織效率和勞動力密集度,批量生產成棉襖,由官府採購,交給類似“吉林將軍”職權的黃得功手上,再派發給軍屯部隊。

    在這樣的經濟循環中,黃得功部藉着政府統籌、軍戶屯墾的經驗,竟漸漸摸索出一套類似於後世用兵團搞邊疆地區開發建設的管理辦法,利用集中採購統一高效解決個人移民戶無力解決的東西。

    比如屯墾軍的衙門統一提供棉襖、冬季供暖燃料、換取屯墾軍收穫糧食後比關內多繳兩成糧食收成作爲報酬。

    發展到後來,黃得功麾下竟自然發展出了連屯墾居民連房子都可以由官府集中建造、一個墾屯的軍戶,把房子連在一起,至少有一面牆跟鄰居家是挨着的,然後就可以統一挖一條煙道一起燒炕取暖。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