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國姓竊明 >第409章 重新冊封緬甸國王
    顧炎武好不容易硬扛了廣東人“防熱氣”神器那股酸苦勁兒,緩了好大一口氣,纔算讓大腦重新恢復清醒。

    他倒是沒有忘記,今日此番前來,原本是要向皇帝彙報李定國轉呈的緬人降書,順便商討對緬處置政策。所以緩過氣來後,他也不耽誤,直截了當就挑明瞭話題。

    顧炎武是朱樹人多年的心腹幕僚,所以私下裏奏事也不用太過正式,他誠懇而簡明扼要地先把情況說了一下:

    “陛下,李定國奏報,上個月初九,在勃固攻城戰中,莽白戰死,數日後勃固城破,其後莽白數子各自據城請降,以期割地求和,請陛下聖裁。不知是否要即刻召隨駕禮部、兵部諸臣集議?”

    顧炎武一邊說,一邊把李定國的奏報和緬人的降表遞了上去。

    他所謂的“立刻召隨駕諸臣集議”,無非也是一句漂亮話。實際上他當然知道皇帝不會立刻召衆人商量的,那樣你一言我一語還有什麼效率?

    肯定要先私下裏找最受信任的心腹閣臣,先定個調子,有了框架之後,再看看大家有沒有反對意見,沒有的話就可以慢慢完善條件細節了。

    而朱慈煜驟聞這個喜訊,饒是有所心理準備,也依然被震驚了一下。

    他想到過大明的軍隊可以取勝,但沒想到勝利會這麼徹底,居然直接攻下了緬都勃固,還打死了緬王莽白。

    從南京出巡前,父王朱樹人對他諄諄教導,讓他見好就收,可現在聽了這麼重大的勝利,他也不禁有些飄然起來,覺得大明似乎還可以要求更多。

    朱慈煜摩拳擦掌地來回踱步了好久,才用商量的口吻跟顧炎武說:“顧閣老以爲,能乘勝追擊、趁他病要他命麼?這可是攻破緬都、誅殺緬王了啊!剩餘殘敗之兵,不足爲懼吧?”

    顧炎武聽了,卻是不由頭疼,好在朱樹人在他隨駕出京前反覆叮囑、吩咐過,他也只好硬着頭皮力諫:

    “陛下不可好大喜功!緬都雖破,緬軍雖被殲甚衆,可李定國終究只是在臘戌、阿瓦、勃固進行了三場攻堅大戰,最多就是在臘戌到阿瓦之間,翻越皎山時還有過一些野戰。

    我大明的軍隊,主要還是依靠平原河谷、肥饒之地的決戰,才能成建制殲滅緬軍。現在容易啃的肉差不多都啃完了,還是仗着鄭成功海路迂迴夾擊、提供補給運力船隻,出其不意啃下來的。

    後續我大明奇招已經用盡,我大軍有消毒水、萬金油、其他防治熱帶瘟疫藥物的消息,也已不再保密,緬人有了心理準備,知己知彼,自然不會再跟一開始那樣拼人命、以圖拖住困死我大軍,現在他們已經知道拖是沒用的了。

    再次,李定國在皎山之戰時,能重創莽白主力,也是利用了緬人不知道我大明最新式無煙火藥步槍可以在雨中和潮溼環境下使用,這才勾引得緬軍主力敢於迎擊。現在這些出其不意的因素,已經統統用盡了!”

    顧炎武的話,核心就兩個意思:之前打贏,一部分是靠硬實力,一部分是靠信息不對稱的騙、偷襲。

    現在那些信息不對稱因素已經喫幹抹淨了,能騙能偷襲的統統偷光了,剩下的就是硬碰硬,所以該見好就收。

    其次,再打下去,肥沃的好地其實已經沒剩多少,跟緬甸人那些高山密林的蠻夷較什麼勁?

    大明要的,最多隻是一些肥沃的河谷平原,可以確保將來在當地統治的糧食供給。然後就是確保一條給雲貴地區將來出海的航道。這兩點能得到的話,剩下的莽莽十萬大山,真沒必要填人命。

    說着,似乎是爲了證明自己的觀點,顧炎武還有備而來拿出幾張提前準備的西洋油畫,供皇帝觀賞。

    說是西洋油畫,其實也是大明科學院培養過的畫師,用西洋透視技法寫實畫的風景畫。主要就是雲南和緬甸邊境十萬大山之景。爲的就是讓皇帝有個直觀的感受,那些地方的高山熱帶雨林有多麼恐怖。

    朱慈煜受到了視覺衝擊後,又回憶了一下來廣州這些天,去過周邊地區遊覽巡視,見識到的韶關周邊五嶺的崎區,終於決定不莽撞了。

    不過他還是有最後一點不甘,便順着顧炎武的解說,指着地圖問:“可是,縱然是勃固和阿瓦沿途的肥沃河谷平原,如今也不是完全被我大明軍隊佔領吧?

    因陀羅河西岸,不是還有些土地在那個叫莽羅的緬王王子手上麼?讓李定國再接再厲,把這些好地徹底佔完了,或者逼迫他們,要投降就拿出誠意,把這些好地都割給大明,不行麼?”

    顧炎武不由苦笑,也指着地圖解釋:“陛下,自古兩國邊界要長治久安,必須有個明確的地理分界線,此其一也。因陀羅河爲緬甸第一大河,以河爲界,東岸河谷平原歸大明所有,西岸仍然歸緬甸所有,則將來戍邊損耗會小得多。

    若是非要把河西岸那點平原也全部拿到手,那麼就得把西緬徹底滅了,否則把緬人逼進若開山脈,不時騷擾,我大明統治成本只會直線上升。

    而且真把人逼進山裏,莽羅必然崩潰,到時候我們面對的就是若開山裏一大堆各自爲戰的土司部落,他們互不統屬,做出來的事情也沒人能抓總負責任,最終必然陷入無窮無盡的泥潭。

    相比之下,若是在平原邊緣給他們留一個肥沃的立足點,那麼他們要保住這個立足點,就不敢得罪我大明。其他部落土司私下裏挑釁大明,他們也得幫着大明彈壓,以免遭來大明的報復。

    而如果他們管不好位於河谷平原地帶那些易攻難守的肥沃領地,作爲敲打,逼迫他們爲大明出力。”

    顧炎武每說一句,朱慈煜的表情就豁然開朗一些,最後也不得不承認顧閣老的說法,纔是統治成本最低的老成謀國之見。

    “朕懂了!給他們在河西留一點肥沃的平原,那就是將來莽羅的命門!他只要不聽話,或者他手下不聽話,我大明就盯着這根命門勐鑿!

    真要是逼得他們所有的命門都丟光了,只剩下十萬大山裏的硬骨頭,到時候就不方便要挾緬人了!”

    ……

    皇帝終於領會了他父王和顧閣老的良苦用心後,後續的禮部官員集議討論就輕鬆得多了,反正談判基調已經定下,剩下的只是具體討價還價。大家根據李定國送回來的戰報,以及對實時實際佔領區的描述,在地圖上大致勘合了一下,最終花了幾天時間,擬出了割地和出讓羈縻的具體條件:

    第一,緬甸方面必須把從嘉靖年間開始、侵奪的原本作爲大明附庸的三宣六慰的土地,全部重新吐出來,解除跟那些部落土司的附庸關係,任由這些部落土司重新歸順大明,並且任由大明按自己的節奏逐步改土歸流。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