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國姓竊明 >第415章 揚威異域
    國姓竊明正文卷第415章揚威異域話分兩頭。

    時間線回溯到一年多前,也就是1667年夏末秋初的時候。

    五萬裏海路之外的英吉利國首都,倫敦。

    從1666年秋天啓航的、由十幾艘大型飛剪商船構成的大明遠洋貿易船隊,在經過九個月的航行後,終於抵達了英國近海。

    六月底的一天,船隊在普利茅斯略作補給,但並未多留,也沒出貨,隨後又馬不停蹄東行,駛入泰晤士河直奔倫敦。

    歷史上的倫敦大瘟疫,歷時兩年半之久,從1665年開春爆發,一直持續到1667年深秋。

    所以其實哪怕大明的遠洋貿易船隊沒有抵達,按照歷史原本的進程,英國人再最後熬兩三個月,也能等到這場大鼠疫漸漸自然消退。

    但誰讓大明趕得巧呢,就在瘟疫終結前的最後兩個多月,趕到了倫敦,白撿了一個人情。

    還註定要留下一筆濃墨重彩的神話,讓這個時代的西方人,對來自神祕東方的生化科技和醫術投去更多的崇敬和膜拜。

    當然了,這一切都將是漸漸發生的。

    大明遠洋貿易船隊剛剛抵達時,他們只會以一支遠道而來的富商身份出現,打出名頭之後,纔會進行別的活動。所以最早注意到這羣東方來客的,也不是英國的王室,而是商界和學界的人。

    ……

    七月初六清晨,抵達倫敦還有最後兩天航程的時候,船隊首先在泰晤士河口外的多佛暫做停留。

    爲了儘快放出風聲去,把影響製造出來,船隊選擇了先出貨一些茶葉和絲綢、瓷器。

    畢竟這是一支由十二條大型飛剪船組成的船隊,從大明運來的藥品和消毒劑,貨量也不足以撐滿整支商船隊的運力。

    大明方面也要考慮風險問題,比如英國人一開始是否相信大明帶來的化學藥劑的療效、是否肯敞開購買,並且認可大明方面開出的高價。

    所以,運載個七成載貨量的化學藥劑類產品,再運個三成的絲茶瓷器,就是一個比較穩妥的辦法。

    一來可以用註定能熱銷的成熟產品先打開銷路,建立商譽,製造影響和流量。

    二來麼,大明方面也找荷蘭商人覈算過了,只要三成運力的絲茶瓷器正常價格賣出去所得的利潤已經能夠彌合整支船隊往返一趟大明和歐洲的全部開支、包括風險成本和時間成本,並且還有小賺。

    哪怕剩下七成的東西一丁點都賣不動,再白白拉回來,大明也不會虧錢。這也是朱樹人在乎的,因爲他知道大明歷史上有太多覺得“朝廷航海勞民傷財”的迂腐論調,當年鄭和七下西洋就是光耀武揚威了,但各種虧錢燒錢。

    所以朱樹人哪怕是去揚威異域搞外交的,他也要確保有個保底的淨賺,證明給朝中士大夫看,讓他們知道出海搞外貿永遠是不虧的,把這個頭開好。

    隨着船隊靠港準備出貨,船隊的三個主要負責官員,也都到船頭甲板上透透氣,看看陌生的英吉利風景。

    這三人裏,名義上官職最高,身份居首的,是一名禮部的郎中,名叫王夫之。

    沒錯,就是平行時空跟顧炎武黃宗羲齊名的明清之交三大哲學家那個王夫之。這一世的顧炎武搭上了朱樹人的關係,做了朱樹人的幕僚,二十餘年飛黃騰達,如今已是禮部尚書。王夫之沒有那些機緣,自然整整低了兩級,至今還只是郎中。

    不過,如果這次任務完成得好,將來再攢點別的功勞,也不是沒機會攀一下侍郎的位置。

    除了王夫之之外,船隊裏另外還有兩個獨當一面的角色,一個是沈家派來的,負責具體的商務貿易工作,另一個是鄭家派來的,負責航海行船。

    因爲沈家的人原先適應的都是北方黃海航運,不瞭解遠洋航行,爲了安全,還是讓鄭家派個遠洋老手,帶着荷蘭顧問航海。而商業貿易和查賬的活兒,沈家的人自己就能搞定。

    沈家派來的人叫沈祥,是朱樹人的家丁出身,當年幫沈廷揚當過幾家商行掌櫃,如今既然沈家都化家爲國了,他家裏那些家丁、掌櫃,自然也統統進了大明內務府。

    大明內務府的級別是跟戶部齊平的,下設有十幾個司、院。司院的長官也跟戶部各司主官平級,爲郎中。只是郎中以下沒有再設員外郎,直接就是主事、委署主事這些。

    沈祥作爲朱樹人早年的家丁,如今是內務府市舶司的一名主事,正六品。而且是本司各主事中,排名最靠前的,僅次於郎中。這次任務完成得好,回去他就能升郎中了。

    而鄭家派來的航海負責人,名叫蕭拱宸,是鄭鴻逵麾下部將,也是在海上混了近三十年的老江湖了,如今官居副將。

    另外,鄭家、沈家派來的人,因爲經常接觸西洋貿易,也都會些外語,必要的時候可以直接幫王夫之翻譯。倒是王夫之自己,畢竟四十來歲的傳統文人了,也學不會外語。

    這三人都是第一次來英吉利,看着多佛的純白色石灰懸崖,綿延十里,三人也是覺得蔚爲壯觀。

    “天下之大,竟至於此,我等離開大明,已遠航五萬餘里,還能見此絕景。可惜老夫才疏學淺,若有青蓮居士一二分詩才,也不至於看這十里雪崖憋不出幾句來。”

    王夫之留在甲板上觀景感慨了半晌,卻看到沈祥已經去完一趟多佛商館,重新回到了船上,還帶來了幾個英吉利商人。

    那些金髮碧眼的商人個個都很興奮,顯然是第一次看到來自大明的海商主動上門兜售的。上船後,沈祥吩咐助理、夥計把樣品都給那些洋人開開眼。

    王夫之和蕭拱宸自然也饒有興致地在旁邊看熱鬧,他們最近已經喜歡上了欣賞洋人那種沒見過世面的大驚小怪樣了。

    果不其然,那幾個英吉利商人看到沈祥拿出來的樣品,頓時就發出了綿綿不絕的驚呼。

    “哦我的上帝,怎麼還有如此巨大的瓷器,瓷器在你們明國不是拿來當餐具或者插花的嗎?怎麼能做到這麼大,紋飾還依然如此精美。”

    沈祥見狀不由無語——他早就想到老外沒見識,但還是沒想到他們居然沒見識到這種程度。原來,沈祥剛纔拿出了一堆名貴瓷器。但那些英國商人最看重的,卻是其中一些在大明不太值錢、只是器型比較巨大的普通青花瓷。而對那些在大明都奉爲御製皇家使用的昂貴品相缺乏鑑賞能力。

    更奇葩的是,沈祥拿出來的那幾件巨大的瓷缸、瓷壇,甚至都不是他爲了貿易而刻意帶來的,只是作爲裝運濃硫酸、石炭酸這些化學藥劑的容器。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