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前半生的愛 >第 73 章 努力學習中
    學校建有一支高水平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1500餘人,具有高級職稱教師490人,博士生、碩士生導師434人。學校引進雙聘院士2人,長江學者2人。現有國家級人才4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4人,遼寧省攀登學者2人,遼寧省特聘教授5人,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百層次9人,千層次24人,遼寧省教學名師15人,遼寧省優秀專家2人,遼寧省創新人才支持計劃12人,興遼英才計劃“青年拔尖人才”18人,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省級教學團隊9個。

    學校不斷提升科學研究水平,獲批國家自然基金重點項目、重大研究計劃項目、國家社科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及教育部等項目。學校着力加強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建有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協同創新中心、專業技術創新中心、研究院、基地、智庫等平臺37個,省、部級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3個,省技術轉移示範中心1個,省級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1個,7個科研平臺被確定爲遼寧省高校首批開放的重大科技平臺。建有石油化工產業鏈實訓培訓基地,投資1億元的石油化工智能製造教學實踐創新中心獲批2021年教育強國推進工程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支持項目。與中國石化撫順石油化工研究院、中國寰球工程公司遼寧分公司組建了石油化工聯合實驗室。與撫順市人民政府、中國石化撫順石油化工研究院聯合建立新型研發機構—遼寧省石化產業技術創新研究院。學校與100多家高新技術企業建立產學研合作關係,先後與50多家企業和研究院簽署協議,形成了研究生聯合培養和實習實踐基地羣,其中遼寧省專業學位研究生聯合培養示範基地5個,遼寧省研究生創新與學術交流中心1個。

    學校積極參與遼寧“一圈一帶兩區”區域發展格局、鄉村振興戰略,先後選派338名教授博士深入全省248家企事業單位開展科技服務,爲企業提供各類技術諮詢600餘次,培訓各類人員1000餘人,解決了400餘項技術難題,突破國家“卡脖子”技術1項,5項成果被省教育廳認定爲省一流學科2019年重大標誌性成果。遼寧省環保產業聯盟工作有序推進,聯盟主動對接國家和全省重大戰略,深入服務縣域經濟社會發展。以校地、校企研究院,創新創業平臺爲載體,聚焦石化產業急需,深化產教融合,創新人才培養,推進成果轉化。聯盟召開了多場就業招聘會、科技成果對接會,成功舉辦兩屆大學生創新大賽,引進企業家進校園進課堂爲學生授課,實現校企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發展機制。

    學校大力實施開放辦學戰略,積極擴大對外交流與合作,先後與美國、俄羅斯、英國、芬蘭、韓國、日本、加拿大等18個國家的50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係;與英國愛丁堡大學等世界知名大學聯合開展本科生“2+2、1+2+1、2+1+1”等培養項目;與英國愛丁堡大學、加拿大里賈納大學分別開展“4+1”“3+1+1”研究生培養項目;與日本弘前大學聯合開展博士生培養項目;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本科教育項目獲批教育部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學校是教育部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單位。

    學校大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秉承“問學穿石、修身誠化”校訓,傳承辦學優良傳統;堅持用雷鋒精神建校育人,總結凝練出了符合學校實際的新時代雷鋒“五個一”精神,構建起課程育人、科研育人、平臺育人、實踐育人、文化育人“五位一體”的新時代雷鋒精神育人體系,建成的雷鋒精神育人展館獲批遼寧省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和省委黨校現場教學基地;廣泛開展學雷鋒志願服務活動,大學生風華青年宣講團榮獲中國青年志願服務項目大賽金獎、中國青年志願者優秀項目獎、全國青年志願服務優秀項目庫第一批入庫項目、“三下鄉”國家級重點理論普及宣講團隊,被中宣部、中央文明辦、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等16個部委聯合授予全國學雷鋒志願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最佳志願服務組織”榮譽稱號;在全省高校率先建成了項目齊全的綜合素質拓展基地,創建了“百家講壇”、銀杏文化節、大學生文化藝術節、校園體育文化節、社團文化節等文化品牌,建有羽毛球、擊劍兩個教育部高水平運動隊。學校女子籃球隊獲第23屆CUBA全國大學生籃球二級聯賽第4名,創造了遼寧省大學生女籃參加CUBA的最好成績。在第八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獲省級獎牌總數達36枚,位列全省高校第四,實現了國賽“銅獎”和省賽“高教主賽道金獎”“產業命題賽道金獎”“紅旅賽道銀獎”四項突破。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