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重生之嫡長女帥炸了白明微風輕塵 >第651章 進宮(十五)
    太后的心向着誰,元貞帝豈會不明白?

    其實他很尊敬自己的母親,也知曉母親對他的厚愛。

    所以一直以來,他都是個合格的孝子。

    但自從上次白惟墉一事,他心有不岔,到底是與母親生了些許嫌隙。

    他本想着這事就此過去便罷,畢竟母后這幾個月也沒有再插手什麼事情。

    沒想到臨了臨了,母后卻又爲了白家衆人,狠狠地打在他的臉上。

    因爲母后的摻和,不僅破壞了他的計劃,還把他至於這般進退維谷的境地。

    這叫他如何不憤怒,不失望?!

    分明是親生骨肉,母后的心怎可向着外人?

    既然母后不想要他這個兒子,那麼他也不是一定非要有個母后才能活下去。

    思及此處,元貞帝的笑容,修羅一般可怖。

    最後,他看向禮部尚書:“禮部,聽見了麼?去擬冊封奏疏來找朕御批。”

    禮部尚書連忙應下:“臣遵旨。”

    衆臣再度下跪:“陛下英明!天佑東陵!”

    元貞帝清了清嗓子,順道吐出一口濁氣:“都起來吧!”

    衆人連忙站好,朝堂之上,列公肅立,又是一番莊嚴肅穆的景象。

    這時,太傅宋成章再次越衆而出:“陛下,死者皆已追封,遺孀也有了妥當的安排,那麼收復城池的有功之士,是否也應封賞了?”

    元貞帝一直攢着的怒氣,在這一刻徹底爆發。

    他撿起桌上的東西,猛然扔到宋成章的腳下:“你是聾了,還是蠢了?腦子丟家裏了?朕不是已經封了白明微爲皇一品安寧郡主了麼?”

    “整個東陵,也就只有一名皇一品郡主,這樣的殊榮還不夠,你還想着討賞?!”

    說到這裏,元貞帝惡狠狠地看向白明微:“白明微,安寧郡主這一封賞,你可知足?!”

    剛起身的白明微再度單膝下跪,她行的是武將禮,並非郡主對國君該有的禮節:“臣不敢!”

    淡聲道了一句,她便不再言語。

    態度顯而易見,她不滿意。

    但她就是不說。

    如此態度,無疑讓元貞帝氣得肺炸!

    這時,戶部尚書沈自安越衆而出:“陛下,歷朝歷代,一軍統帥,必有武職在身。”

    “昔年陛下隨先帝西御西楚,也曾受封將軍,這是祖制,也是慣例,還請陛下論\/功行賞,賜予安寧郡主武職。”

    太傅宋成章立即附和:“陛下,北燕成爲東陵手下敗將,不僅失了一城,便是北燕皇子也死得不明不白。”

    “雖然北燕會遣使前來東陵談判,且在這場談判之中,我們也將處於上風。”

    “但北燕必定懷恨在心,隨時可能再度反攻,且北燕知曉陰山礦脈豐富,爲了這些礦脈,必定會積蓄力量捲土重來。”

    “北疆的安定與祥和,還要靠十萬戍邊將士,若是不給他們的首領賜一個武職,十萬將士只怕不樂意。”

    元貞帝勃然大怒:“太傅的意思是,朕若不賜安寧郡主一個武職,這十萬將士還能爲安寧郡主反了朕不成?”

    “那麼太傅你告訴朕,這十萬將士究竟是朕的將士,是東陵的兒郎,還是她安寧郡主一個人的?”

    這話十分嚴重,回答不慎,一頂功高蓋主,甚至是謀逆的帽子就會被扣下來。

    然而太傅宋成章畢竟久經沙場,練就一身老練的本領,隨口便反將了元貞帝一軍。

    只聽他不急不緩地說:“十萬將士自然是陛下的人,效忠的自然也是東陵。然而邊疆告捷論\/功行賞,乃是家喻戶曉常理。”

    “若是十萬將士看不到他們的首領得到陛下的封賞,他們或許會認爲,陛下不願獎賞有功之士。”

    “那些懷揣着熱血,準備在邊疆建功立業,廝殺出一番天地的人,怕是會因此心涼,也就起不到激烈的作用。”

    “若是陛下肯大肆封賞有功之士,必定能給十萬將士一個盼頭,到時候士氣大振,還怕他北燕捲土重來不成?”

    頓了頓,宋太傅發出直擊靈魂的詰問:“除非,陛下不願意封賞,否則陛下又豈會不知,大行封賞有功之士的意義?”

    “放肆——!”

    元貞帝惱羞成怒,他“騰”地站起來,衝着太傅嘶聲怒喝。

    因爲太過憤怒,他氣血上涌,滿臉通紅。

    喉嚨彷彿被什麼東西哽住,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朝臣立即跪下,戰戰兢兢,誠惶誠恐:“陛下息怒!”

    唯有太傅宋成章與戶部尚書沈自安尚且站着。

    沈自安上前一步,走到太傅宋成章身邊,朗聲附議:“陛下,太傅所言雖然不中聽,但是不無道理。”

    “邊疆五座城池的收復,以及月城劃入我東陵版圖,此乃東陵百十年來,第一次壓\/倒性的大捷。”

    “君臣爲之振奮人心,百姓爲之歡呼慶賀,陛下論\/功行賞,爲有功之士加官進爵,乃是喜上加喜之事。”

    “邊軍必定感念陛下的隆恩,百姓定然稱讚陛下的仁德,陛下的封賞,也爲這本該舉國同慶的大喜事增添萬般歡喜。”

    太傅又接着道:“陛下,沈大人言之有理,因爲邊疆大捷一事,轟動了四國,不論是北燕、西楚還是南齊,都在盯着東陵的一舉一動。”

    “若是陛下沒有表態,只怕會讓四國揣測我東陵君臣不和,陛下連賞賜都不願意給率領大軍光復山河,把北燕打得節節敗退之人。”

    “臣聽說前段時間北燕使臣使楚,雖然北燕也派使臣前往東陵,但並未與東陵簽訂任何盟約。”

    “若是北燕趁機與西楚聯合起來威脅我東陵,那於局勢而言,非常之不妙,還請陛下大力封賞有功之士,振奮軍心!”

    此言一出,立即得到衆臣的支持:“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

    “臣等附議。”

    封賞白明微和相關有功之士,不是爲了擡舉白家,也不是爲了助長白明微囂張的氣焰。

    而是對他們能爲東陵贏得大捷的肯定,也是能夠振奮軍心的舉措,更是向天下人傳達,舉國同慶的信號。

    大肆封賞,帶來的不僅是個人的加官進爵,也是一種勝利後慶賀的歡騰景象。

    東陵天災人禍日久,需要這種喜事衝一衝,這樣百姓纔有盼頭,不至於被亂世烽火磨平了希望。

    而一個國家想要存續,就得給百姓希望。

    只有百姓朝氣蓬勃,對日子滿懷期待,而不是目光呆滯,如同行屍走肉一般活着。

    那麼這個國家,纔有興盛發達的可能。

    道理掰\/開了揉碎了講,是個癡兒都能明白。

    此時元貞帝要是不答應,只怕朝臣都會看不起他,邊疆戍邊兒郎與天下百姓,都會看不起他。

    元貞帝木然地坐下,很顯然在他被上涌的血氣堵住喉嚨說不出話的這段時間,從宋太傅與沈大人的口中,他參透了所有的道理。

    他自是不願意封賞白明微,但他更不願意讓他的權勢地位以及東陵毀於一旦。

    他不知道自己昏庸,但至少他知道他不能讓所有人都反了他。

    最後,他緩緩地闔上雙目,說出了他的決定。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