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科技之從芯開始 >第五十章 N-100
    時間來到一月中旬,馬上就要過年了,彗星汽車廠加班調試機器,總算在放假前生產出了第一輛樣車。

    彗星L1是一輛兩廂轎車,屬於最便宜的經濟型,安裝200公斤300wh/kg的氯鉛酸電池,容量55kwh。

    整車重量只有1200公斤,電車省去了沉重的發動機和變速箱,應用氯鉛酸電池後重量也降低了很多。

    “NEDC續航580公里,那實際應該有420左右?”

    江誠饒有興致的看着匆匆趕出的測試表,得益於車身重量輕,彗星L1的耗電量也很低,當然省電的電機也功不可沒。

    最後電機供應商就是王家岷推薦的那家國營廠,對方雖然是第一次涉足汽車,但顯然是有備而來。

    提供的同步電機重量輕、體積小,電效率也高,雖然與最先進水平依然有差距,但是價格卻要實惠的多。

    有趣的是他們的電機噪聲很小,甚至可以說是靜音,不知道是不是因爲他們的職業習慣。

    “看情況吧,天冷了電池會衰減,而且空調也很耗電,能有300公里就不錯了。

    不過可算是把充電時間降下來了,220v家用電只要8個半小時,總算是能用了。”

    彗星實驗室的技術專利都註冊下來了,王家岷和他的團隊也寫了不少論文,雖然大部分沒法發表,但把自己的名字寫上去總歸有些不舒服。

    畢竟不是自己的研究,爲此他一直在着手進行改進,原始的氯鉛酸電池雖然已經比較成熟,但明顯還有巨大潛力。

    第一個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充電,傳統的高壓快充在氯鉛酸電池上行不通,低壓大電流容易加劇內阻增加。

    王家岷可是想盡辦法纔將220v家用電的充電功率提高到了6kw以上,8個小時的充電時間也恰好能忍受。

    至於快充還在研發中,更高端的車型必須有快充,但這可能要等改進後的電池纔行了。

    此時試車員已經把彗星L1開上了試車臺,理論測試可不止一次,還有很多地方需要調校。

    雖然是最低端的車型,但江誠卻還是寄予厚望。

    因爲彗星L1雖然從綜合性能來說不算優秀,但它有一個很突出的特點,那就是便宜。

    現在300wh/kg的電池成本是7萬多一噸,批量生產後能壓到6萬左右,也就是說電池成本可以控制在1.5萬以下。

    而同類做到實際400公里以上的車型電池價格絕不可能低於5萬,基本都要在6到8萬。

    這就是優勢,尤其是現在新能源汽車補貼越來越少,更換電池費用越來越高,江誠就有絕對優勢了。

    工程師給出的成本報價是不超過4.2萬,這意味着什麼呢?即使加價到6萬左右,依然是價格屠夫,同價位你能買的只有高配版五陵mini,續航200km的那種。

    但彗星L1即使是定位低端的兩廂車,也遠不是五陵mini能夠相比的,L1的前身是燃油車,安全性和舒適性是沒法比的。

    不過很遺憾的是年後才能開始量產,面前這輛彗星L1還要經過測試改進才能投產,其他車型同樣如此,依然需要等待。

    在正式投產的時間段還會有一件比較有意思的事,那就是魔都微電的第一臺“國產”EUV將會交付,雖然它現在已經在東南微電的工廠裏了。

    說到芯片,技術二組又來要錢了。

    “現在就流片?!”

    江誠瞪大眼睛,趙新告訴他基礎設計已經差不多了,希望用國產11nm工藝進行流片。

    這個11nm工藝是用90nm光刻機多次曝光實現的,國產之光龍芯就是用的11nm工藝。

    當然多次曝光的代價也就是良品率很難看,像龍芯那樣僅供部分市場是沒問題的,而且人家還兼具國產化重任。

    雖然技術二組最終使用的工藝是5nm,但現在只有用11nm工藝流片驗證,芯片面積和功耗發熱都會大不少,不過流片的目的只是爲了尋找漏洞,能耗可以暫時放一邊。

    不過江誠最驚訝的是他們的進度,這速度太快了,雖然是抄襲......仿製,不過抄芯片的難度可一點都不低,山寨出來那絕對是真本事。

    只是當江誠看到技術二組一個個眼窩深陷猶如精氣虧損的樣子,也就不難理解這背後的代價是什麼了。

    “你不知道他們,包括我對國產顯卡的熱情。

    這種百億級集成電路的設計能力國內也只有菊花廠敢說掌握,而且我們還拿到了英偉達的底層設計....嘖嘖。”

    趙新想起了同事們第一次知道這個祕密時的驚訝,底層設計啊,只要他們抄會了這次作業,也就意味着偷師成功,差不多也有了相近的研發能力。

    天天說國產不行,那抄還抄不會?

    技術二組可沒有一點尊重的意思,先解決有無再說!

    通過邊啃資料邊自行設計,第一型自主設計的光追顯卡總算是基本搞定。

    “我們把它內部命名爲N-100,取自海王星英文的首字母。

    在圖靈架構的基礎上,我們重新構建出了新的架構,暫時命名爲PN01,N-100理論上......理論上性能應該達到GA102-300A1的水平。”

    趙新剛說完,江誠思索片刻就霍然站起。

    GA102-300A1是英偉達的核心代號,對應的顯卡是RTX3090!

    事實上30系顯卡已經發售,江誠也少量複製了一些30系芯片,只不過並不多,他主要還是期望自家的產品。

    他對自產顯卡的性能期望是能達到入門級水平就行,沒想到直接對標3090?

    他的第一反應是不可能,N-100脫自圖靈架構,怎麼看都不可能趕上最新的3090。

    不過他很快想到了什麼,若有所思的問道:

    “規格呢?別告訴我還是Tu106的100億晶體管。”

    “額,江總料事如神。”

    趙新先是拍了個馬屁,才悠然說道:

    “N-100主要是測試PN01架構的潛力,所以將晶體管數量增加到了500億,核心頻率最高1700Mhz,搭配48G顯存,浮點運算能力39T,已經趕上3090了。”

    500億晶體管!江誠眼皮抽搐,3090才280億晶體管,N-100還搭配上48G顯存,果然是釋放潛力。

    只是500億晶體管雖然多,但採用5nm工藝後就顯得很普通了,只不過11nm流片的芯片面積會很感人。

    還有一點,功率怕不是也要上天。

    “採用11nm工藝的話,功耗應該在800w左右。”

    好吧,不過這只是測試潛力,看看極限在哪裏,功率倒是無所謂,只不過江誠依然對趕上3090的說法存疑,而且那可是500億晶體管的發熱量,1000w估計都打不住。

    很顯然技術二組想盡力跟上英偉達的腳步,不希望時代落後太多,哪怕做出來的只能是測試品。

    流片肯定是要進行了,只是11nm屬於多次曝光工藝,流片費用可能也要貴上不少。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