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漢中祖 >第四十九章 劉備(上)
    但皇甫嵩尚於東郡等地,繼續圍剿張寶,冀州零散黃巾軍,佔山爲王,亦需清剿,故以劉祈等募兵,並非馬上可以解甲歸田。

    於南宮同胡軫座談後,劉祈於第二日,即返回了信都本部人馬中。

    接下來半月內,因一場大雪,衆人清剿黃巾殘部的步伐,慢了許多。

    待至十二月初四,劉祈依照胡軫部人馬統一安排,再度進入中山國,相助地方官寺,完成官寺重建,流民安置。

    當軍將的具體任務地點下發後,劉祈盯着其中一個名字,不由得有些出神。

    安喜縣。

    倒不是安喜縣,而今於冀州有多麼出名,而是看到這個地名,讓那個劉祈難免想到一個人。

    劉備。

    依他所知,劉備也正是在清剿黃巾後,立下戰功,被任爲安喜縣尉。

    當然,從時間上來看,劉備而今勢頭小,當還沒有到任上,說不定還在其他郡地,跟隨朝廷大軍,一道討伐黃巾。

    “亭長,可是有問題?”

    方真感覺敏銳,注意到劉祈表情有些變化,走進後,望着劉祈手上的軍令,問詢道。

    劉祈環顧四周,搖了搖頭,道:“想到了一些事,但與我等此行無關。

    對了,今次,我等鄉卒,按照軍令,要分往兩處縣地,便有勞子初,你同李亭長領一路人馬,往安喜去。

    我帶着許案、黃三等,另率一路人馬,往蒲陰。

    協助官寺重建,途中相比還有各路召集之義軍,其人多勢衆,箇中約束,還要子初多多擔待!”

    劉祈等人,這次受命而去,實際相當於胡軫尚處此主事的冀州州府之命,除了協助官寺重建,還有從黃巾軍手中,繳獲來的一些軍械,要做押送,以助各縣重建安防。

    劉祈考慮事情周全,像這些小事,甚至不需要方真這個幕僚,多做規劃,即於腦中成型。

    待將李展等人叫來,再度說明後,衆人自無異議,全數應之。

    也就劉祈商議完要事,從軍將手中接過軍械,趕往兩縣地時,遠在數百里外,一部近五百人馬,正緩慢往蒲陰方向移動。

    爲首之人,騎着一頭黑馬。

    他身長不多七尺多,一雙大耳很是亮眼,留着長鬚,且顯露幾分儒雅成熟。目向前望去,不知思襯些什麼。

    在他身後,兩名部將,一人身材高大,有七尺,膚色帶着健康小麥黃色,長髯飄飄,一雙丹鳳眼微眯,左手緊握繮繩,緊緊相隨,另一手則握着沉重大刀。

    另一側,此將身長八尺多,算是相貌堂堂,手持笨重長矛,亦不顯喫力。

    相比於爲首幾名將領,身後跟着的這羣兵士,卻顯得有些士氣不高。

    冀州剛打了勝仗,然以幽州大部,戰火還未停歇,有愈演愈烈之節奏。

    這羣部從,正是從幽州戰場退下,打算往中山國來清剿殘餘黃巾軍,另有地方盜匪的涿郡義軍。

    “君子,前面就是蒲陰縣了,我等糧草不足,待到了縣地,誠蓋問那縣令,要些糧草纔是!”

    出言的是左邊那手持長矛大漢,他說話聲音洪亮,又帶着嗡嗡顫音。此乃涿郡人張飛張益德,同前面這統將劉備劉玄德,恰屬同鄉。

    至於另一側將領,則是河東郡解縣人關羽關雲長。一年前,關羽在家鄉犯了人命官司,不得不流落於涿郡。

    而早於今歲三月多,得聞黃巾軍起事,天下大亂。

    於市井,素有仁義大名的劉備,於鄉地招募義士,準備跟隨朝廷大軍,一道平叛。

    張飛與關羽,正是得曉劉備大義之名,這才加入。

    而後相識,看出關羽、張飛二人能力不凡,劉備待之以誠。

    三人這大半年的平叛路上,時常同塌而眠,雖非親兄弟,但於義字方面,比親兄弟更盛!

    奈何劉備部運氣不佳,前番在河間國境內剿匪,不幸碰到逃竄的黃巾軍主力,他這近千人馬,直接被打亂。

    數日前,好不容易聚集了潰散部衆,然則糧草問題,又成了緊要問題。

    昔日,數名中山巨賈之贊助,在無朝廷支援情況下,早爲劉備因要養着這千餘名部從,加上一些離開之中的歸家贈予,給消耗一空。

    得聞冀州在大將胡軫大破黃巾軍,贏得大勝,各地陸續開始恢復,且召義卒相助後,劉備便想着往臨近的中山國轉一轉,一邊繼續協助地方官寺剿匪,一邊想辦法解決這糧草問題。

    張飛之言語聲,將劉備思緒拉回,他回頭看了眼士氣低沉的部從,沉聲道:“雲長、益德,還有諸君,汝等且放心,待到了縣地,我必會問之!

    且此番,諸君能再相聚,生死同行,此中大恩大義,我劉玄德銘記於心!”

    一聽劉備這般說道,一衆人等,紛紛出言。

    兩日後,經過途中修整,劉備率部,終於是到達了蒲陰縣城。

    與此同時,蒲陰縣城內,劉祈也正同縣令張峯交談。

    張峯年有四旬,乃是旁邊常山國人。

    黃巾於冀州,於中山國肆虐後,張峯也有組織鄉卒抵抗,奈何黃巾軍人多勢衆,他帶着亭卒等衆,硬生生在本地富戶的石堡中,據守數月。等黃巾軍大敗消息傳來,這纔敢帶着縣民出來。

    而要說蒲陰縣內,黃巾軍雖走得差不多,但同冀州其他縣地一樣,盜匪之患,卻是起來。最大的一夥盜賊,而今正佔領距縣城五十里的鳳頭山,一月以來,時常下山打家劫舍,人數將近兩百,以招攬流民爲主。

    這比劉祈預想中,多得多!

    劉祈這次所帶之人,只有不足二十人,押運軍械而至,算上蒲陰縣好不容易召集之鄉卒,加起來,人數不過百,如何能正面相抗那夥盜匪?

    劉祈與張峯商議,打算向郡治去信,以請駐守此地的胡軫部從來清剿,這邊剛議論完,書佐便匆匆踏入,於張峯耳邊說了幾句話。

    “真乎?

    其部有五百之衆?”

    劉祈默坐於小案,忽聽張峯不覺間,驚呼出了這幾個字。

    他心念道:莫不是有漢軍大部人馬路過?這樣也可剩些事情。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