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高武三國:我大哥是劉備 >第135章 袁紹崛起(5K,明天請假一天)
    (快要開學了,一直在等學校通知,開學後就不能每天都日萬了…求月票呀~)

    這場戰事的起因是袁紹與公孫瓚曾合謀聯手奪取韓馥的冀州,但事後袁紹絕口不提分贓之事,公孫瓚憋了一肚子火,恨袁紹恨得牙疼。

    袁紹爲了息事寧人,也做出了一些退讓姿態,把渤海郡太守一職讓給了公孫瓚的堂弟公孫範,等於是承認了公孫瓚佔據渤海郡的合法性,但對公孫瓚佔據的其餘三郡絕口不提,這讓公孫瓚的怒氣無法消退。

    恰好此時公孫瓚攜大勝黃巾軍的威名,籍此大肆封官,任命嚴綱爲冀州刺史,田楷爲青州刺史,單經爲兗州刺史,還任命了治下各郡太守、國相以及縣令等若干。

    在公孫瓚直攤牌要與袁紹一戰後,雙方矛盾不斷激化。

    當雙方都意識到一場決戰不可避免的時候,除了積極擴軍備戰,雙方還都想方設法給自己拉外援,給對手製造敵人。

    袁紹拉的外援是曹操,公孫瓚到處伸手進行爲同樣惹到了曹操,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加上袁紹與曹操自來關係莫逆,又共事多年,感情深厚,這種時候自然要叫上曹操一起對抗公孫瓚。

    公孫瓚拉的外援是百萬黑山軍和袁術。

    黑山軍目前並不是反賊,而是隸屬於朝廷的官方勢力,其首領張燕在三年前(188年)就被皇帝劉宏封爲了平難中郎將。

    說起來,世人都知道袁紹的冀州牧是韓馥讓給他的,可實際上袁紹的冀州牧根本不合法,冀州牧本應是由皇帝任免的,怎能自行交接?

    雖然袁紹走了一個“上表請任冀州牧”的程序,可關鍵是朝廷此時由董卓把控,雖說董卓把控的朝廷已經不能影響袁紹佔有冀州,但法統上董卓是能夠以朝廷名義任命冀州牧的。比舉雖說沒啥實際用處,但卻可以噁心噁心袁紹。

    前文說過,討董結束之後,董卓就開始一一清算之前的舊賬,任命公孫瓚爲奮武將軍,就是制衡袁紹的手段之一。

    而任命壺壽爲冀州牧,則是制衡袁紹的手段之二。

    令黑山軍助陣公孫瓚共擊袁紹,便是制衡袁紹的手段之三。

    不過,由於冀州已經被袁紹實際控制,壺壽這位冀州牧無法實際上任,只能選擇了在百萬黑山軍控制區的於毒所部內待命。

    袁紹與公孫瓚即將開戰,便是壺壽進駐冀州的大好時機。

    於是,天下間就出現了一個非常魔幻的場景:董卓把持的長安朝廷與黑山軍站在一起,黑山軍與公孫瓚是盟友,公孫瓚與袁術又是盟友,而袁術正跟董卓正在激戰。同時,袁紹和袁術兩兄弟又勢同水火;另外,之前打算投奔黑山軍的三十萬青州黃巾軍被公孫瓚幾近全殲,卻絲毫沒影響黑山軍與公孫瓚結盟共擊袁紹,“整個晉西北亂成了一鍋粥”。

    袁紹其實並不想在這個時候與公孫瓚開戰,此刻與公孫瓚開戰,他方方面面都處於絕對下風。

    首先是身份合法性。因爲朝廷另有任命冀州牧的緣故,袁紹的地位非常尷尬,名不正言不順,理不直氣不壯。

    其次是實力差距。雙方兵力對比,公孫瓚的實力更勝一籌。公孫瓚此時可調用的總兵力有十萬人左右,其中騎兵所佔的比例較高,戰鬥力強橫。

    而袁紹一方的主力部隊大都是韓馥原來的人馬,且其中騎兵的佔比極少,基本可以忽略不計,步兵戰鬥力也一般,麾下衆軍師的軍師技又以免技能傷害爲主,幾乎拿公孫瓚沒有任何辦法。

    雖然張合、麴義、高覽都是一流勐將,但他們大都歸順不久,忠誠度尚待考驗,萬一戰場上出現不利的情況,他們會不會落井下石不太好說。

    除此之外,袁紹要和公孫瓚決戰還必須過一道難關,那就是直面白馬義從。

    在冀州平原這樣的開闊地帶,用騎兵打步兵簡直就是單方面吊打,來多少死多少那種。

    但讓袁紹頭疼的事還不止這些,公孫瓚不但跟黑山軍結了盟,還策反了剛剛歸順他的南匈奴單于於扶羅,且跟徐州刺史陶謙建立了聯繫,再加上盟友袁術,袁紹基本上已經是四面皆敵。

    也就是北面幽州牧劉備此時保持了中立,不然袁紹頃刻間就會覆滅。

    袁紹整天跟審配、沮授、田豐、逢紀、許攸、郭圖等八大謀士,以及荀或和郭嘉等謀士一塊商議,試圖找到一條絕地求生之策。

    但除了正面一戰,哪還有生路?

    於是,界橋之戰就這樣爆發了。

    公孫瓚這邊一上來就咄咄逼人,率先發布了一個“討袁檄文”,列舉袁紹十大罪狀。

    第一罪,袁紹當年任職司隸,正值國家多災多難,太后攝政,何進輔政。袁紹不提出正確建議,糾正錯誤,而是專門進讒獻媚,招來不軌之人,疑誤社稷,致使丁原焚孟津,董卓亂京師,是爲大奸。

    第二罪,董卓把持朝政,挾持天子,袁紹不反抗董卓,反而拍屁股走人,只顧自己逃命,沒有履行臣子向天子盡忠的責任,是爲不忠;

    第三罪,袁紹當上渤海郡太守,偷偷準備兵馬反抗董卓,卻不提前告訴家裏人,結果招致叔父宗族200多口家人喪命,是爲不孝;

    第四罪,袁紹興兵之後,不恤國難,而是四處培植自己的勢力,又盤剝富室,搜刮百姓,弄得世人怨聲載道,是爲大惡;

    第五罪,逼迫韓馥,竊取冀州,還私自刻制官印,任命官員,對下行文總是稱謂詔書。行事與王莽無二,是爲大佞;

    第六罪,信任江湖術士,與其同吃同住,大事皆相詢於其,不似官爲,是爲大庸;

    第七罪,前虎牙都尉劉勳和袁紹一同起兵,劉勳立了不少功,但袁紹聽信讒言,誅殺劉勳,是爲大邪;

    第八罪,袁紹給前上谷郡太守高焉、前甘陵國相姚貢下命令,讓他們交錢,只因錢沒有按時交來,便殺了他們二人,是爲不仁;

    第九罪,春秋之義,子以母貴,袁紹的生母本來只是府上的一個奴僕,袁紹出身低賤,德不配位,是爲大丑;

    第十罪,長沙太守孫堅,曾領豫州刺史,他驅逐董卓,祭掃陵墓宗廟,忠心王室,有很大的功勳。袁紹卻讓無功之人竊取他的職位,斷絕孫堅的糧食供給。導致他不能繼續進攻董卓,使董卓繼續爲害,是爲不義。

    最後總結:似袁紹此等不忠不孝,不仁不義,大奸大惡、大丑大庸之輩,當全天下共討之!

    檄文一經發布,天下譁然。

    衆多有識之士這才恍然意識到,正是袁紹一手策劃了漢室崩塌的悲劇,於是荀或、郭嘉等大才之士,紛紛在此時脫離袁紹。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