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明初第一豪強 >104.第104章 萬斤炮彈
    距離應天府城頭大概三四里距離之外的後陣相對隱蔽的一片丘陵之下,工匠們正小心謹慎的用小型吊車吊起一個個坩堝銅鼎一樣模樣的東西,用燒成液狀的鉛水灌入直徑三尺有餘的大鐵球內。.. 這種鐵甕一般的空殼大鐵球在這個時代的技術環境下也是花費了不小的成本才鑄造鏈接而成的。當然辦法也並不複雜,類似兩口半圓球大鍋一般的東西扣合起來澆焊,再用鐵皮緊緊的將下兩半鏈接起來,然後在有所準備的地方擴大開口,形成一個如同炮彈圓球一般的鐵甕。

    按照張小磊大致的估計,灌滿了鉛的鐵球重量應該在九千到一萬斤左右,大概五六噸重左右的樣子。烏爾班大炮的炮彈還要重數倍。在這個時代,超過四千斤重量的單件重物很難直接用車馬方便的拉運了,因此也只能採用這種辦法先製造出外殼然後再灌鉛。最後一道工序,則是在鐵殼外面繼續澆築鉛液。鐵殼是爲了讓炮彈相鉛彈擁有足夠的堅固度,外面繼續補鉛皮則是爲了飛出炮膛的時候不至於摩擦力過大或不合口徑帶來一系列問題。畢竟在這個時代,毫米級的精度都是很難做到的。

    這麼重的炮彈張小磊當然沒有像烏爾班那樣爲其製造數噸甚至十幾噸巨炮的打算,不過考慮到最大限度的利用火藥威力,同時增加單次爆破攻擊的威力還是要求北明軍隊爲這些炮彈製作了三十門左右“發射筒”。北明方面的人也絲毫不吝嗇的準備了四千斤左右重約兩三噸重的發射筒。這種“特製炮彈”還要輕的發射筒當然不能夠直接用做火炮身管來使用。因此很早的時候已經在城頭一個預定的位置完全佈置好了。爲了掩人耳目,應天府四周至少有十多處方向進行這種佯動。

    “已經制造好的萬斤炮彈都已經仔細的用吊杆填平大致稱量過重量了?”張小磊向一名前來協助的工匠頭目詢問道。

    “完全按照島主的意思稱量過了,如果要重新查驗現在也還可以,這已經是最後一批要灌鉛的炮彈,想來應該也沒有什麼大問題。。。”

    這本來是句場面話,但張小磊並不希望到時候出什麼問題,依舊一絲不苟的進行全面檢查,直到每一顆萬斤炮彈的份量誤差都不算太大的時候才終究把心放了下來。

    農業時代的人們往往沒有工業時代的思維,即便是21世紀初時候的國有些地方也往往如此。認真嚴格的要求有時候會被認爲是故意找麻煩,甚至不少人都抱着能湊合湊合的思維。爲了不讓這樣的行爲被誤認爲“蘇聯老大哥標尺卡蘋果”。張小磊也並不吝嗇給了一些工匠們以“小費”,不少還是通過地財的方法,這纔在很大程度平息了不少人的不滿。

    負責進攻和佯動的多個地方不少的人羣忙碌了整整一天之後,夜色漸漸降了下來。北明軍隊在城頭各個方向的例行公事一般的炮擊再次展開了。趁夜間的攻城也繼續展開,在張小磊很早之前開始的提點之下,也熱氣球小一號,超大規格版的“孔明燈”通過在風處放風箏的方法吊到了距離地面大概百丈左右的高度,雖然城頭一些大號的牀弩還有輕炮在理論也能夠勉強的將作戰斜距延伸到這麼高的高度,可是因爲黑夜間低劣的炮術,命率卻低到了連北明軍隊都完全可以接受的地步。

    這些超大號的“孔明燈”當然起不到照明彈的作用,火焰被風箏線連通的扳機引燃並在空燃燒其熊熊大火的時候還是能夠勉強的照亮城頭並讓城頭不再一片黑暗。弩手和炮手們也趁機接連不斷針對進攻處的城頭展開壓制,瘋狂的攻城便進一步施展開來。

    城內的守軍也開始試探的製作出一些類似的照明裝置,可問題在於進攻的選擇權在於攻擊一方,在對手擁有風向優勢的情況下,城內的“大號孔明燈”根本無法釋放到對面的頭。加城外的北明軍隊製作了不少能夠在十多米高的樓車把較聰明勇敢的一些幼兒孩童組成的瞭望少採用投石機原理的釣杆在黑夜擡到十幾丈高度的高空去直接觀察城內的情況,直接用畫圖並用風箏線傳下來的辦法引導城下的守軍進行攻擊。這種單方面的打擊一下讓攻城的北明軍隊佔了不少的便宜。原本以爲不過是例行公事般的襲擾帶來的壓力也不得不讓守城的一方認真對待。

    在這種單方面的壓制掩護之下,重新開始有不少的北明精銳攻了城頭,並且直接由這些精銳負責指引城外的弓弩手火器手乃至投石車壓制內城一側的守軍,當下讓給城頭的大周守軍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原本充裕的兵力在這種獨特的夜襲壓力下也變得不那麼充裕了。

    幾乎與此同時,在應天府東南面看似最爲堅固而高達的城頭不遠處,無數士兵趁着黑夜在寬闊的坑道內將一個個沉重的炮彈推進了早挖好的炮口內並做着填裝炮彈的最後準備。張小磊並沒有親自差人攻城,僅僅是在親自偵查萬城頭之後提供一些要求的指導,並派遣一些人在黎明來臨前夕的時候親自檢查炮口的斜度是否合適。

    爲了防止炮彈打偏,第一次測試的十門四千斤埋在土裏的發射筒高度各有不同,僅僅是爲了測試這種在二十丈左右距離開炮攻擊的攻城炮的精度罷了。

    太陽的光芒剛剛從東方輝映過來,還沒有完全升出山頭的時候,爲了以防萬一,發射萬斤炮彈的“超級沒良心炮”的士兵們點燃了開火的導火索。

    足足四百斤左右約二三百公斤重量的發射藥爆炸的時候還是發出了驚天動地一般的動靜。萬斤的鐵殼灌鉛炮彈在猛烈爆炸力的推動之下橫着飛出了埋在土僅僅剩下炮口露在外面的發射筒。不過兩三噸重量的鐵皮桶似乎根本無法承受這麼巨大的威力,幾乎在炮彈飛出發射筒筒筒口的同時被炸裂開來。好在這種發射筒在製造的時候知道肯定無法承受火藥的威力,因此很大程度是卷制而成,連接處有特定較薄弱的地方,纔算沒有被徹底炸碎經過修復的話還能夠重新投入使用幾次。

    /46/4ml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