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挽明:從在野侯爵開始 >第218章 補充騰鑲四衛
    商議好自行車的構想,朱由校十分興奮,這就想動手製造自行車。

    而且他發自內心覺得,孫承宗講課講得再好,也不如王宏宇的奇思妙想。

    最關鍵的是,這些發明還能賺錢~

    王宏宇提議,自行車如果發明出來,再由魏忠賢帶到自己的工坊,工坊和內庫五五分成。

    這就讓天啓動力更足了。

    目前沒有鋼管,只能用硬木做骨架,軸承用鑄鐵件,

    最早木齒輪已經出現過,鑄鐵齒輪遠比李鐵柱作鐘錶,甚至懷錶的袖珍熟鐵齒輪簡單的多。

    工部可以批量生產鑄鐵齒輪,這樣自行車的幾個關鍵部件,除了鋼管都已解決,用木頭的骨架也很不錯,就是壽命短很多。

    王宏宇走之前,還有一件事要交待。

    那就是渾河血戰的老兵,加入到騰鑲四衛之中。

    此時朱由校手上實際可調動的力量不算多。

    錦衣衛、四衛營還在天子掌控下,由天子與內廷御馬監掌管。

    擔任宿衛宮廷的除了錦衣衛,還有武驤左衛、武驤右衛、騰驤左衛、騰驤右衛,合稱四衛營。四衛營的軍士稱四衛軍。

    這四衛一般稱作騰鑲四衛。

    騰驤四衛營直屬於皇帝、由內廷負責指揮的禁軍,選拔的士兵全都是虎背熊腰、身強力壯之輩。

    最初組成騰驤四衛、勇士營的軍士大多是些孤兒,或者邊軍中選拔出來的精銳,因此戰鬥力極其強大,就連九邊也不敢與之抗衡。

    可這是過去了。

    現在的四衛營已經兌變成裝點門面的樣子貨,列隊進行一些禮儀活動還可以,別看士兵個個身高馬大,很唬人的,因爲長期不參加戰鬥,訓練已經很少了。

    真正出現叛亂的話,這些士兵估計靠不住。

    甚至還有不少士卒是從勳貴、大臣家族中挑選那些身高體壯,既考不上功名又沒有經商頭腦的人,也可以說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家族外圍成員。

    這些人雖然在家族中屬於邊沿人員,但有家族的背景,來四衛營純粹是混飯喫的,哪有心思訓練戰鬥力,上戰場的話估計比遼東殘留的兵油子強不了多少。

    之前,天啓皇帝與魏忠賢想把王宏宇留在京城,專門整頓騰鑲四衛。

    但是這樣做,會和英國公、成國公等人直接矛盾加劇,此時這麼做頗爲不明智。

    王宏宇有更重要的事情去辦,提議從之前5000渾河血戰的傷兵裏,抽調一批人加強四衛營。

    於是王宏宇把之前渾河血戰的部分負傷等待復員的兵馬,一部分留在遼東,一部分吸納到騰鑲四衛。

    補充這些傷兵,並單獨編組,加強騰鑲四衛的戰力。

    也是真正可以信賴,勳戚和文官很難滲透進去。

    告別了紫禁城,王宏宇不知再回來時,自己會不會取得翻天覆地的變化。

    希望天啓皇帝能夠成爲一名厲害的工程師。

    誰說工程師不能做個好皇帝?

    王宏宇就要告訴文人們,士農工商兵,並非只有士能當官,並非必須由士來指引皇帝按照文人的方向成長。

    明太祖、明成祖,就都是軍營裏的皇帝。

    這就是說軍事家皇帝可行。

    軍事家皇帝可行,工程師皇帝不可行?

    這是文人士大夫的偏見而已。

    所以,因爲工程師可以做各種五年計劃、基建發展規劃、手工業技術攻關、現代科學探索等等。

    試問300年後,詩書禮樂易春秋,數理化工程交通物流,孰輕孰重?

    不是文史哲不如數理化,而是傳統儒家不如數理化。

    文化方面按照儒家士大夫這幫人,是很難大幅更新的。

    所以工程師皇帝,遠比傳統儒家道路的皇帝,要好得多~

    ......

    王宏宇離開紫禁城,就直奔小舅家裏。

    這次京師流動學堂圖書館,除了西書7000卷,還要7千卷優選的大明書籍。

    小舅劉若愚文化水平很高,他還酷愛收藏,是繼馮保、陳矩之後很有名的懂文化的太監。後來因爲他的地位,搞收集各種典籍還是比較方便的。

    起初劉若愚知道哪位學者有收藏富裕,就設法花錢買一些回來。要知道書市裏的大衆書一般人都能買,印刷量大,收藏價值就小。

    慢慢大臣、文人、士族都知道了劉若愚有個收藏愛好,紛紛專門與他交流藏書,互相欣賞彼此珍貴書目。

    小舅收到大量書的事,自然沒有瞞着王宏宇。

    正琢磨着他的京師學堂流動圖書館沒有大量華夏書籍呢。

    幾天後就要離開北京了,正好瞌睡了送來枕頭。

    王宏宇在酒樓與小舅告別,毫不客氣地提出了讓小舅拿出圖書加入京師流動學堂圖書館,按書的比例分成。

    小舅哭笑不得,但欣然同意。小舅也不是能花錢的人,將來掙上錢還不是你、李鐵柱還有你表哥的。

    結果,從劉若愚這邊帶走典籍4000卷,用於京師流動學堂圖書館。

    王宏宇還會在各地成立京師流動學堂出版社,搞書籍印刷、批發零售。

    明末書籍印刷產業非常繁榮,尤其以通俗小說最爲流行。

    王宏宇決定出版社的分成,按照入股書籍的數量和售賣多少進行分成。

    劉若愚又找一些官員和朋友,又增加了3000卷。

    其實很麻煩的,還必須把自己已經有的書籍列出清單記憶下來,否則重複了就不好辦了,白白浪費運輸的車隊。

    除了書市裏買到的儒家的書,還有其他與功名無關的書。

    像墨家、道家、名家、兵家,等先秦時期的諸子百家的書籍更爲珍貴,後世士族存留的家學多數就是先秦時期留下的學說。

    當然排除那些與王宏宇作對的黨派與勳貴,尤其是東林黨和浙黨的人,這些人裏面劉若愚也有朋友,但因爲與王宏宇立場不同,他們知道後必然大做文章。

    這樣京師流動圖書館,目前一共有一萬四千卷書。

    西書7000卷,華夏書籍7000卷。

    當然現在沒時間也沒人手對這些書籍進行排查,甚至連真僞也不清楚,有些可能連排版的價值都沒有。

    所以不能簡單的按照數量確定將來分成,只能按照出版量和銷售情況確定,有些銷售不出去的書只能停止印刷。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