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挽明:從在野侯爵開始 >第419章 科學與技術,明顯發揮作用了
    孫承宗負責在遼河西岸建立棱堡,利用大炮、火銃隨時騷擾遼河東面建奴佔領區;近幾年明軍對建奴作防守反擊,不可主動過遼河進攻建奴。

    他還支援在遼東山區打游擊的張神武部,通過老譚與察哈爾蒙古商人的渠道,提供兵源、兵器、鎧甲、糧食等必需品的供給。

    張神武部在保證安全的條件下對建奴交通線、農耕區進行破壞、騷擾。

    他早已在遼東山區建立了根據地,正在按照王宏宇給他的游擊戰爭十六字方針:“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與建奴周旋。

    以柔克剛,陰陽消長。

    張神武充分領會了後世軍神總結出來的游擊戰爭精髓,現在已經運用自如,幾年來建奴後方始終不得安寧。

    袁可立直接支配毛文龍的行動,遼南遼陽以南西部歸袁可立指定的總兵組織屯田、建立棱堡;遼南東部靠近高麗一帶毛文龍已經佔領的區域歸毛文龍組織屯田、建設棱堡。

    魯直總督韓浚利用山東、南直隸力量支援登來巡撫袁可立;並且切斷直魯富商與建奴商業聯繫,發現商人與建奴有貿易往來,按漢奸處理,沒收所有資產,對參與者嚴格法辦。

    這樣整體落實到位,戰略戰術穩步推進。

    不論是拼人力、國力,還是比火器裝備,明軍的優勢就發揮出來了。

    只要別葬送寶貴的野戰兵馬,別給敵人走私送糧食,努爾哈赤根本發不了盤。

    ......

    對付南邊尼德蘭、倭國也要發揮整體的優勢。

    山東、南直隸、浙江、福建、廣東、廣西、雲南八省曾經有商家、官吏與尼德蘭、倭國有貿易往來者,主動去所在州縣、府衙報備,終止雙方貿易活動。

    即日起,但凡有商家、官吏仍與建奴、倭國、尼德蘭有貿易往來者,沒收其全部資產,主要人員按漢奸處置,違反者嚴懲。

    同時鼓勵與葡萄牙、艾斯板鴨的貿易,從官方立場上,支持海商跟友好、中立者貿易。

    現在西南五省、廣東、浙江、南直隸、江西經濟均有好轉,大明收取的錢糧逐年增多。尤其是東南沿海資本主義萌芽開始發育,商業稅已經超過農業稅。

    工礦、作坊已經以城鎮、地區爲單位大量發展起來了,外貿收入增多。

    大明已經不再發愁軍費開資了,減少了對西北災區稅賦,也沒像前世一樣徵收遼餉。

    東南和遼東也發下新的一批軍餉和武器裝備,雖然新式裝備只在部分精銳配置,但是循序漸進,明軍實力進一步提升。

    另外,西南的成果也漸漸體現出來了。

    桂林東北部靈川的有色金屬礦開發已經全面展開,邊緣山區的少數民族不願意去人口逐漸增多的礦區附近生活,他們仍然居住在山區。

    沒有了山匪、河匪的劫掠,他們的生活安定下來,他們利用山區的山珍賣到貴陽,從貴陽西部兩河口附**原購買廉價的大米,山區肉來自然不缺,過上了豐衣足食的生活。

    礦區開發按照王宏宇環境保護法,開採與治理並進,兩年來沒有出現污染湘江上游湘水源頭和灕江源頭。

    況且帶動了運輸業與商業的發展,大量的漢民從湖廣南部遷徙而來,他們的到來還帶來了湖廣山區的小麥種子,這裏的山區涼爽、雨量充沛,適合小麥生長。

    人口的流動促進了文化的發展,從而帶動了經濟的發展,這兩年來隨着大量商人來往,桂林、南寧與雲南的旅遊業迅速發展,旅遊景點附近的商業也日新月異。

    雲南、廣西與其他省份的聯繫大幅增加,水運和道路交通也日益便捷。

    不僅如此,西南五省的貨物都要經過南寧、欽州、梧州出口,運輸業、商業迅速發達起來了,廣西的人口也在逐年增加,湖廣、雲南的漢人源源不斷涌入廣西。

    此時廣西的客家人已經超過了到當地少數民族,這正是王宏宇希望看到的結果。

    富裕起來的廣西百姓沒有忘記兩位廣西開拓者:五省經略王宏宇,以及已經晉升廣西巡撫的曹學全。

    至今人們沒有忘記當年王宏宇那句口頭禪:“要想富先修路,修好路走海路。”現在廣西的水陸交通發達,出口量可與廣東、福建媲美。

    代替壓艙石的廉價東南亞大米源源不斷運到廣西,廣西本地的糧食賣到偏遠山區,客家富商賺得盆滿錛滿,開始興起建設家族性土樓——承啓樓。

    四川乃是天府之國,可是距離海邊太遠,依靠對外貿易發展經濟肯定不行。

    不過王宏宇爲四川設計了一條發展經濟的新思路——依託建設軍屯,搞公有制的手工業、大工業,吸收東西合璧的加工技術和新科技,創造大量財富,滿足國內各地的需求。

    四川專做技術含量高、投入成本高、未來潛力大的產業,還能讓一些冶煉、造炮、天文、地理的人才匯聚,還吸納葡萄牙等友國人才,甚至計劃派留洋學生把科學技術學回來。

    四川留洋學生,近代以來可是對華夏造成決不可忽視的影響。

    現在提前了300年。

    在成都、重慶辦了兩座西南聯合學堂,其他省份只有一座。通過在學堂學習可以不用出國就能學到西方的科學技術,還可以用國外教授引進技術人才。

    現在許多研發機構就在成都、重慶、遵義。

    這些科學技術爲四川、貴州的經濟發展起到了拉動作用,許多手工作坊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有聰明人還用腳踏燃煤機器製出了塑料布,於是四川的紡織機,走出了與歷史上英格蘭珍妮紡織機不一樣的樣式,布匹漸漸供不應求了。

    槍管再不用鑽孔製造了,鋼板壓制的工具逐漸增多,皇宮裏已經安裝了自來水。

    玉米、紅薯、土豆可以在北方種植了,但是產量還不算高,只能慢慢培育優良品種。

    各級技術學堂培養出一批新的人才。

    這第一批人才,首先在西南任職,然後延伸到兩廣。

    其中部分被蔡復一調到馬來半島,搞開發建設。

    部分被曹學全帶到廣西,也大搞開發建設。

    。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