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穿成流放太子妃 >第474章 大晏盛世下的百態2
    身後傳來金虎的聲音:“金風,金露,好名字啊!皇上,臣是個粗人,只能取出金鳳金龍這樣的名字。金風玉露這樣的,臣是萬萬取不出來的。”

    周疏寧卻不認同,捏着下巴道:“金風,金露……會不會太簡單了點兒?不如就叫他們……金玉風,金玉露,這樣才能完美的切題。而且玉風,也有玉樹臨風的意思,玉露嘛,則是玉露瓊漿的意思。他們兩個合則天下無雙,分則各成其意,陛下覺得怎麼樣?”

    長孫清明滿意點頭:“愛妃終於會取名字了,朕還以爲,你會給他們取個石頭鐵柱之類的,剛剛還替兩個小傢伙捏了一把汗。”

    周疏寧笑:“皇上以爲我不懂嗎?其實我是有意而爲之,這樣既有趣,又不失意境。就拿鐵蛋來說,這小傢伙天生體弱,取個硬一點的名字,命也硬一點。但微雨的兩個孩子,順應天地之道而生,自然是不需要這些的。”

    衆人終於明白了周疏寧的良苦用心,福來和鐵蛋都是逆天而生的。

    他們要麼強到無以復加,要麼弱到難以成人,所以才需要這些額外的東西來固魂。

    雖然很迷信,但真的管用。

    周疏寧又看向金虎:“金玉風,金玉露,虎子你覺得怎麼樣?”

    金虎舉兩個手贊同:“好聽,好聽,特別好聽!王爺厲害,皇上也厲害,這兩孩子有福氣,能得帝后賜名。”

    長孫清明聽到帝后二字也是展顏一笑,只是一想到那些老玩固就生氣,他怎麼就不能立男皇后了?

    若是以後曄兒登基,他若有意立男皇后,他和阿寧是肯定不會反對的。

    長孫清明又莫名奇妙把自己給氣到了,想他堂堂一統華夏的千古第一帝王,竟還要受這些老玩固們的桎梏。

    周疏寧笑出聲來:“好了,這臉色變了好幾變,走走走,這裏交給大廚們,咱們去享用美食。”

    今日準備的食材多,周疏寧便吩咐廚下:“不要停,今夜月色明媚,這條小溪又通到城內護城河,若是碗碟飄到外面,便供外面的文雅之士取用。可讓小廝騎馬在這周圍散播一些消息,通知這周圍的文人雅士。”

    廚下聽了立刻應聲,管家也親自騎了馬,馬尾上栓了鞭炮,拿了個喇叭桶便去街頭巷尾散播消息了:“今日將軍府曲流溪將舉行曲水流觴宴,喜好文雅之士可集結於曲流溪附近共同飲宴。今日將軍府曲流溪將舉行曲水流觴宴,喜好文雅之士可集結於曲流溪附近共同飲宴……”

    城中文雅之士聞言當即意動,各自也帶了酒水佳餚果盤,紛紛聚集於曲流溪旁。

    一過來才發現,曲流溪周圍的雜草盡除,還給他們擺上了席子與布幔。

    衆人當即三五成羣的抱上團,將自己帶來的蔬果酒水往席子上一擺,便見遠遠的自溪流上飄來許多杯盤碗盞。

    文人雅士們紛紛捋須而嘆,作詩來讚美這曲水流觴宴。

    而院內,周疏寧衆人也已經擺好了地攤,各自取用着溪流上飄過來的美味佳餚。

    關內侯稀罕的不得了,端着酒碗道:“今日可真是盛景,我們來的路上,看到了成百上千人聚在了曲水流觴宴前,阿寧還真是一點小心思便能驚動世人。”

    周疏寧一聽,問道:“哦?有那麼多人?那可得多準備些菜品。”

    暻王擺手道:“那倒也不必,他們還在溪邊支起了桌椅,自帶了不少美味佳餚。”

    周疏寧一笑道:“好!也可讓寧安酒樓的夥計去支個攤子,成本價賣給他們,別掃了大家的雅興。”

    管家立刻又去做事,還吩咐小廝守在溪流入河的當口,把那些沒有人取用的盤盞截住取回府。

    文人雅士們自然不會只喝酒喫飯,吟詩作對自也少不了,寫完便掛到不遠處的詩繩上,這次的曲水流觴宴,竟有不少傳世佳作流於後世。

    今夜大家也玩的很盡興,文人們總是愛酒的,有的喝醉了甚至直接睡在了溪邊。

    後來,人們便把今日定爲了曲水流觴節,甚至在城中挖了一條巨大的曲流溪,以在曲水流觴節這天供所有文人雅士們飲宴。

    時間就這樣日復一日的過着,大晏也在一日強盛過一日。

    又七個月,微雨和金虎的雙胞胎出生了,竟還真是一兒一女。

    兒子理所應當的叫了金玉風,女兒則順理成章的叫了金玉露。

    然而他們不是兄妹,是姐弟,因爲是女兒先出生的。

    這讓金虎有些覺得美中不足:“若是哥哥,便可以寵着妹妹。當然,弟弟寵着姐姐也是可以的。”

    微雨卻並不這麼認爲:“誰說女兒就一定要被寵着?當然,女兒是要成長在愛的環境裏,兒子也一樣。我們都要寵他們,他們卻不一定非得哪一方寵哪一方。玉露雖然是女兒,可我大晏女兒,哪個不是巾幗不讓鬚眉?玉露可以修文,也可以習武,更可以保家衛國,科考功名。說不定,這個弟弟,以後還要靠姐姐罩着呢。”

    金虎瞬間就覺得自己狹隘了,點頭道:“夫人說的對,玉露雖是女兒,可在我們大晏,女兒的的確確也是可以建功立業的。”

    周疏寧一直在就男女平等這件事努力,老玩固的確很多,但人類的進步永遠止於思想的固步自封。

    也是在大家看到大晏越來越繁盛後,才漸漸意識到,周疏寧說的是對的。

    於是巡邏崗哨漸漸也有了女子的身影,軍中也有了颯爽的女兵。

    只是朝堂之上,還尚未有女子進入。

    最有希望入朝堂的盧羣,在嫁給吳千雲後開始在周疏寧的女校任校長,顯然她更喜歡教育這個行當。

    只是在她的推動下,越來越多的女娃進入學校,她也十分的盡職盡責,即使身懷六甲,也親力親爲,親自去女童的家裏說服家長讓孩子去上學。

    家長一開始是十分抗拒的,總覺得女娃娃見了世面,便長了翅膀飛走了,怎麼可能乖乖留在家裏相夫教子?

    盧羣便以自己爲例,指着自己的肚子道:“相夫有國,教子有校,哪還需要女子?大晏女子,也能立於朝堂。既然自己都能闖出一番天地,又何必依仗男子?”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