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西川欲曉1909 >第252章 結硬寨,打呆仗
    雅州,張家山的陷落。給正在激情中的抗捐軍當頭潑了一盆冷水。

    此時,區民兵大隊隊長朱春明撕扯着自己的頭髮。

    紅宜安慰着他。認爲不是他的錯,主要還是自己的責任。

    她在會上做了檢討,認爲新軍精銳進駐雅州,他們也想到了新軍會對抗捐軍展開進攻,而且張家山會作爲一個重要目標。

    在這關鍵時刻發生了大興的事。自己沒有協調好大興和張家山的事,抽掉了在張家山防守的抗捐軍。

    又沒有及時回防,致使張家山防守空虛。只有無作戰經驗的民兵駐守。在有作戰經驗的新軍猛烈攻擊下失守。

    羅方舟認爲。張家山的失守完全是他的責任,他負責對外軍事。怎麼會讓紅宜來承擔這個責任。

    他本想再爭,紅宜勸住了他。認爲當前主要工作是解決問題。不是爭責任的時候。

    “他們打死打傷我民兵40多人。切斷了周公河水道”,我認爲必須全體動員,重新拿回張家山。

    張家山不拿回來。我們始終被割裂成兩塊。什麼貨都運不出去。

    而且佔領後隨時攻擊我們,我們的防守壓力很大。

    與其防守不容易,我們就攻出去。我現在就去拉隊伍,我相信我能拉起萬人的隊伍,我就不相信萬人的隊伍會打不過他。“

    紅宜不同意:“發動羣衆,組織羣衆。奪回張家山的行動也必須實施。但羣衆只能作爲輔助力量。不能讓他們參加戰鬥。

    羣衆沒有經過戰鬥訓練,在敵人的火力下,就成了靶子。我們不能做無謂的犧牲。

    現在還是要抗捐軍作爲戰鬥隊,把羣衆組織起來。爲抗捐軍提供支援,另外我們請求總部進行增援。”

    經過討論,統一了思想。羣衆的動員工作立即展開。

    這次的動員工作非常順利。老百姓對新軍是恨之入骨。

    張家山上。死傷了40多個民兵。其中犧牲24人。區政府他們進行了隆重的葬禮。每家每戶都是義憤填膺,要求報仇雪恨。廣大青壯年紛紛加入民兵。經過篩選。留下了1000多人。抗捐軍加緊對他們進行訓練。

    抗捐軍連長馮大牛認爲直接攻打張家山不是好辦法。他們利用夜晚從張家山西側迂迴上去,佔了西側兩個小山包。

    新軍長官呂向高不以爲然,小山包位於西側,容易受到南北夾擊,

    東側緊領周公河,山勢比較陡峭,在河邊挖了塹壕,封鎖周公河。

    呂向高並沒有想立即把抗捐軍打下去。他想養肥了再殺。

    這兩個小山頭之敵簡直就是送人頭

    因爲制高點被他們握在手裏。只要抗捐軍集結到一定程度,隨時可以切斷抗捐軍的退路,消滅這兩個小山包上之敵。

    他想得太美好,就在當晚響起一片土工作業的聲音。

    呂向高派出偵查人員進行抵近偵察。結果被抗捐軍擊斃一人傷一人,逃回一人。

    第二天一早,呂向高看清了情況,不禁傻了眼,兩個小山包的陣地前,佈滿了用竹木削成尖銳武器製成的鹿砦陣。鹿砦阻擋了新軍的衝擊通道,要挪開這些鹿砦需付出重大傷亡。

    他們纔多少人,怎麼能製成那麼多鹿砦。

    還沒完,在鹿砦之後直接砍來樹枝插上,以阻擋新軍視線,然後再挖上陷坑埋上竹籤。

    羅方舟第一次見識了什麼是人民戰爭。

    幾個鄉男女老少。1萬多人。全都動員了起來,在村幹部的安排下砍竹子的砍竹子,做鹿砦的做鹿砦,還有老婆婆,小姑娘幫到削竹籤,割草藤。

    隨着兩個山頭防線的穩固,以此爲支點向東發展,要切下南邊一塊地來。

    呂向高不會打了,他自認是打仗好手,遇到這種不常規麼的打法,豪無辦法,

    即使白天,還是有人在挖塹壕,鹿砦在不停的向前推進。鹿砦推進到哪裏,陷井和塹壕就挖到哪裏。

    呂向高試探性的發動了幾次進攻,都以失敗而告終,抗捐軍的防守猶如刺蝟一段,無法下口。

    接下來兩天,抗捐軍鹿砦,陷井,塹壕從西向東順利推進,駐守張家山南部的新軍二十多人只好撤回張家山北部,至此,張家山南部一大片地區被抗捐軍奪回。

    沒有死亡,只有五人受傷,就取得了如此的成績。

    張家山南部落入抗捐軍之手。極大地鼓舞了士氣,主要的是張家山南部形成完整防線。即保護了後方安全。又能以此進攻北部,還更方便轉移物質,調配人力。

    接下來的操作更讓呂向高目瞪口呆,整個張家山成了大工地。數幹鄉民由南向北分幾道向前推進。

    呂向高無可奈河,對方這是結硬仗,打呆仗。就是陽謀,你能把我怎麼樣。

    呂向高終於感受了失敗的威脅,他感到弊屈,自己滿身本事用不出來。有這樣打仗的嗎?

    他們這種仗,自己根本就打不起,那麼多刁民一心一意投賊,一心一意跟到他們打新軍。

    山腳下抗捐軍的防禦工事正在不停的向北延伸,一但修健完成,新軍就成了困守的孤軍。

    開玩笑,我本來是來釣他們的。結果自己反而成爲他們的食物那才搞笑。

    他請求雅州知府、雅安知縣出兵阻止一下對手對新軍的合圍。

    雅州知府他們天天在城內的蒼坪山觀察戰局的發展。

    看到四處都是人在修工事,那些人們顯然不是強迫來的,那些漫山遍野的民工讓他感到了震撼。

    猛然間他們也認識到這個勝利恐怕很難取得了。

    現在城裏對新軍也不滿起來,主要是天天供應大量糧食。

    新軍過來時給養帶得很少,三天過後就要就要當地官府進行供給糧草。

    如果在蓉都平原上供500多人的糧草還是很容易,但在這山區就難了。

    雅州除名山縣屬丘陵地帶外都是山區,山區的糧食產量普逼偏低,儲糧並不多。這500多人的供糧成了一大負擔。

    現在供糧草的是縣城裏的商戶,接下來要去青衣江北面的幾個鄉去徵糧。

    正在知縣知府擔心時,一個更加不好的消息傳來。青衣江北岸廣大地區被仁義軍佔領,雅州府實際己處在包圍狀態。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