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人人都愛馬文才 >第144章 高山流水
    “原來如此,如果真如所言,那這位酈先生,倒是心存大仁大義之人。”

    梁山伯生爲庶人,自然對這種憐憫百姓之人帶着敬意。

    陳慶之微微嘆息,又將後來的事情娓娓道來。

    崔廉和酈道元的情誼,是在數年之中,共遊山川相處出來的。

    酈道元對崔廉來說,亦師亦友,崔廉對酈道元也是尊敬有加,經常邀請在外遊歷居無定所的酈道元在他府中暫住。

    酈道元南下考察水利全憑毅力,他身份存疑,要光明正大的在梁國各地投宿、逗留很是困難,又怕一旦被梁國俘虜後連累家人,行程連熟悉的親友都不敢告知,更別說像花夭那樣能得到什麼幫助。

    可因爲和崔廉的這段相處,使他這趟南行便變得容易多了,而且崔廉也從不過問酈道元的來歷,酈道元在心中也很感激崔廉這份機緣。

    酈道元在淮水邊遊歷,已經將水經注的淮水篇著成,原本就想離開梁國北境,繼續南下研究大江(長江)、浙水等水系,只不過恰逢浮山堰之事,受了崔廉的邀請不好離開,如今他將身份坦言以告,卻是付出了極大的代價的。

    和崔廉的這段友情能不能尚存不提,他將身份和盤托出,在梁國勢必不能再待了,他那時已經年過五十,在這個時代五十歲已經是行就將木之年,那《水經注》裏屬於南方水系的部分,也許在他有生之年再也不能補全。

    這對於將《水經注》一書視爲畢生心願的酈道元來說,放棄的究竟是什麼,不言而喻。

    此事對於崔廉的震動絕不亞於酈道元,他也沒想到自己結交多年的老者竟有這樣曲折的身世,在驚訝的同時也暗自慶幸,慶幸自己結交的這位朋友不是什麼心思狡詐惡毒之輩,最終還是告訴他所有的真相,並誠懇的指出了浮山堰上修堰的各種不足之處。

    也因爲這件事,崔廉打消了支持修建浮山堰的念頭,在和祖𣈶之做過最後的勘察之後,都確認了浮山堰不可能修成,一力希望能夠勸止梁帝修建浮山堰。

    但有時候,人力的作用還是很渺小的,即便有這樣的前因後果,浮山堰還是開始修建了,並且以一種不可逆轉的勢頭,在梁國成爲了頭等大事。

    酈道元離開陽平郡之後,以爲浮山堰在他和祖𣈶之的勘察下不會再修建,加之他雖不同意修建浮山堰,但畢竟是魏國人,還是要儘早趕回去向朝廷報告這個消息。

    誰料酈道元到了壽陽,想要上報朝廷此事,卻被鎮守壽陽地方的梁郡公蕭寶夤軟禁,一直到梁國開始修建浮山堰天下皆知了,他才被放了出來。

    那時候他就感覺到情況不對,這蕭寶夤倒是比他這提前知道內情的人更早知道浮山堰似的,而且還軟禁了他月餘。

    更讓酈道元覺得驚訝的是,即便祖𣈶之和一衆水官都看出浮山堰修建而成的機率太小,可南梁還是在修建浮山堰了!

    離開壽陽的酈道元進退兩難,他雖被蕭寶夤軟禁,但那時候他已經不是官員,蕭寶夤軟禁他是以“從梁國而歸需要確定身份”的名義,算不得什麼大過,只能自認倒黴。

    思來想去的酈道元最後決定還是返回故鄉,繼續整理他《水經注》的書稿,但回到家鄉之後,因爲浮山堰的事情,魏國朝廷也爭吵的很嚴重,一半的官員認爲梁國這是要趁國力穩固大舉進攻的勢頭,建議向壽陽爲前線的八座城池增兵、增加糧草儲備,並且修建城防工事。

    而另一半官員認爲用下游的水去淹上游簡直是匪夷所思,可以不必浪費國力與梁國消耗,只等着梁國自己虛耗國力便可。

    因爲這是國家大事,對魏國的震動一點也不亞於梁國,再加上幼主剛剛繼位,胡太后根基不穩,沒掌握大權,軍中和朝中爭得更加厲害,這時候,人們突然想起了擅長水利地理的酈道元來。

    酈道元因此被徵召入京,他自己就從淮水剛剛回來,但因爲結交崔廉的事情,不好明說原委,只是以專業的角度說明淮水的土質不適合修建浮山堰,所以不必增兵或加派糧草,那浮山堰八成是修建不起來的。

    蕭寶夤約莫是想趁着浮山堰之事向魏國要兵要糧,積聚實力,他本是南齊皇室,投靠魏國是存着復國之心,無奈魏國根本不能完全信任他,雖讓他鎮守南境,可錢糧和人手上的支持遠不及其他幾處邊境大將,連兵馬都是有一半是從魏國腹地調來世代爲卒的軍戶,對魏國忠心耿耿,很難收服。

    在這種情況下,他自己都要步步爲營以免被人彈劾,更別說趁機積蓄力量以圖他日再起了。

    酈道元在這方面是魏國當仁不讓的權威,他既然說浮山堰很難建成,朝中就沒有把浮山堰太放在心上,將蕭寶夤召入京,給他加封了個“都督東討諸軍事”的官職後,就又讓他去鎮守南境了。

    這“都督東討諸軍事”聽起來威風,但只有打起來的時候才能徵集兵馬,修浮山堰又不是打仗,梁國不動兵他也不能拿這個名頭做什麼,除了在京城裏繞了一圈,見了胡太后一面,竟什麼都沒撈到。

    如此一來,蕭寶夤便恨上了酈道元,甚至說出過“終有一日,我要這老賊好看”這樣的話來。

    酈道元家並不是小門小戶,本身也是世代官宦,自然不懼怕這樣的“狠話”,而浮山堰也正如酈道元所“預言”的,從一開始修建就屢屢不順,不但遲遲不能合龍,而且修建第一年夏季一場的一場洪水沖走了無數軍民,傷亡慘重,京中就越發不把浮山堰當做什麼威脅了。

    可那梁國負責修建浮山堰的康絢是一名能吏,拼着征夫士卒死者十之八/九的損耗,硬生生讓浮山堰合龍了!

    這一合龍不得了,眼見壽陽附近三十二城的水位越來越高,魏國也沒辦法再鎮定下來,立刻應了蕭寶夤的請求,不斷增兵、調派役夫,調遣錢糧前往壽陽,讓其一面在八公山等高處修建工事安置百姓,一面提防梁國趁機進攻。

    爲了防禦需要,魏國更是將南境諸城的兵馬指揮權交給了蕭寶夤,讓他能夠調動南方的水軍船舶,一旦真的水淹壽陽,有水軍在手,可以及時進行援救,不至於傷亡慘重。

    蕭寶夤至此才真的大權在握,他心中怨恨酈道元,便向朝中上折,以需要向酈道元徵詢“水利之事”爲由,請求徵召酈道元至壽陽觀察水勢,提早對淮水倒灌示警。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