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星辰方舟 >第十二章 建設完成
    時間彷彿對葉宇已經沒有了意義,日復一日,忙碌的建設與科研任務讓葉宇感到十分充實,從葉宇降臨這個冰凍星球算起,已經過去了70個年頭,建設計劃已經完成了百分之95,而由於有末日方舟上的超級計算系統輔助,葉宇的各項科學,不論是基礎科學還是應用科學,都得到了飛速發展。

    最先突破的時材料科技,這一點在不久以後即將展開的可控核聚變的研究中佔據相當重要的位置,此時葉宇所生產的最新型材料,已經可以經受3000k與零下500°的低溫,在這樣極端的環境下工作,這種材料的物理特性不會有絲毫的改變,這種新型材料的研製成功,葉宇的可控核聚變發生裝置的建設便有了着落。

    其次葉宇的研究方向是光學,只有能夠製造出具有超級光學特性的零件,在未來葉宇纔有可能開發出超高能激光束,而這種技術,則是點燃可控核聚變不可缺少的能量源。

    最後也是最關鍵的,則是關於磁與力的基礎科學,只有這項科學出現了突破,葉宇纔有可能製造出能夠約束溫度高達1億度高能等離子體的“容器”,也就是“燒開水”所必須要的“水壺”。

    最後十年,匆匆而逝。此時,是葉宇到達永凍星球的第80 個年頭,是他離開地球,踏入這片陌生星區的第85年,回想過去的時光,一股強烈的思鄉情緒自葉宇的靈魂深處升起。

    透過無處不在的監控設備與各種型號的機器人,葉宇可以輕鬆的總覽他龐大的生產科研基地。

    80年間葉宇不光建設了位於一號環形山腳下的基地,他同樣建設了多處分基地,至於採礦與燃料供應中心這樣的小型基地,那更是遍佈全球,而可控核聚變研究中心,葉宇並沒有將其建設在主基地之中,而是將其建設在距離主基地5000公里之外的一片寒冰平原之上,畢竟 核聚變在進行的過程中會釋放出強大的能量,在研究開始階段,甚至可能會發生劇烈的核爆炸,葉宇可不想自己辛苦建設的基礎設施被一顆不受控制的“氫彈”夷爲平地。

    自從愛因斯坦提出了相對論,人類便成功打開了質量與能量之間相互轉換的的大門,質能方程的問世,則是人類成功進入核領域的鑰匙,但是令人惋惜的是,本該服務與造福人類社會的核物理,最早卻是以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方式與世人見面。

    各種核武器那恐怖的殺傷力,成功的讓人類看到了微觀世界所蘊含的強大力量,於是在威力相對較小的裂變武器之後,人類又研究出了在質能方程理論下所能夠製造最強破壞力的新武器,聚變武器,或者說“氫彈”。

    也許是“氫彈的”威力震懾到了人類那不可一世的狂妄心理,在之後的歲月中,核能終於被應用到了正確的方向服務人類社會的日常生活。曾有一位偉大的科學家說過,如果組成一把椅子的微觀粒子全部發生核反應,那麼地球將被炸成兩半,由此可見,如果能夠掌控核能,那對人類將有多麼深遠的影響與意義。

    然而,核裂變雖然相對比較容易掌控,但無論從產生的能量等級,原材料獲得的難易程度,又或者反應後的殘留物,等諸多方面來看,裂變反應顯然不是一條長久之計,人類歷史上最慘重的事故之一,便是名爲“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爆炸事件,該事件不僅瞬間摧毀了一座城市,同時也留下了永久的傷痛,裂變反應所遺留的輻射霧,直到2055年,依舊影響着這座死城。

    但核聚變則不同,核聚變的燃料是氫的同位素氘與氚,氘氣在地球上的儲量極爲豐富,獲取他們幾乎沒有難度,而聚變反應完成後,產生的主要廢料則是對環境無害的“氦”,而聚變反應所釋放的能量卻又是裂變反應的幾何倍數,所以相比之下,可控核聚變,纔是質能方程應用的終極體現。

    對於可控核聚變的研究,在地球之上從未停止過,葉宇可謂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之上,而當年近距離觀測紅矮星的機會,葉宇也沒有白白浪費,那顆狂暴的恆星,給葉宇留下的不僅僅是震撼與恐懼,同時也是對葉宇的一種恩賜,那些儲存在方舟數據庫中的海量觀測數據,便是葉宇掌握這項技術的堅實理論儲備,畢竟有一顆恆星親自對葉宇教導,葉宇通往可控核聚變的道路,可以說是一片坦途。

    控制着一臺運輸機,小心翼翼的將當年“路過”氣態行星時所收集到的氘與氚運往鉅變研究基地,葉宇開始了此行的最終任務,可控核聚變研究。

    想要攻克這一難倒地球科學家超過百年的難題,葉宇首先要解決的便是“容器”問題,多次試驗後,葉宇開發出了強磁場發生裝置,畢竟聚變反應進行時那超過1億度的溫度,沒有任何已知物理材料可以承受的住,起碼葉宇不知道,如果硬說有的話,也許自己藏身的末日方舟外殼,說不定可以,葉宇心中頗有些狹促的想到。

    強磁場約束高溫等離子體,這一大體研究方向被確定之後,葉宇開始了生產建設,同時他也在末日方舟那性能強悍的計算機系統上開始了,核聚變反應模擬實驗,他必須找出控制聚變反應速度的方法。

    聚變反應的速度不可控制,這一現象讓地球上的科學家們幾乎抓破了腦袋,高溫高壓下,在聚變反應開始的瞬間,往往便意味着結束,核融合反應瞬間完成,在產生“廢料”同時,也釋放出恐怖的能量,一顆氫 彈就這麼爆炸了。

    但爲什麼一顆恆星,卻可以進行穩定的可持續的聚變反應呢以前葉宇不知道,但當他對從紅矮星附近得來的數據進行分析時,這個答案結合之前的研究,被他推理除了七七八八。

    簡單地說,要想發生聚變反應,就要讓原子核之間足夠近,而原子核都是帶正電而相互排斥,這就要求原子核有足夠的動能。對某一溫度的物質,其組成粒子有一定的速率分佈,其中動能較大的粒子和動能較小的粒子所佔比例均很小,所以別看一顆恆星的溫度常常在1000萬度以上,但也只有很小比例的粒子有足夠的速度產生核聚變.所以太陽不會瞬間燒光,而是持續進行核聚變。

    另外,質量越大的恆星其中心溫度越高,達到核聚變要求的粒子比例也越高,所以說,質量越大的恆星燃燒越快,壽命越短。而溫度越高則會使物質的原子間距變大,使聚變反應的激烈程度下降,這樣的負反饋,形成了一種穩定的聚變反應循環,使得一顆恆星得以持續燃燒,而不至於瞬間熄滅。

    所以,現在擺在葉宇面前的難題便是,如何在實驗室中模擬一顆恆星內核所應有的溫度與壓力,面對這樣的挑戰,身爲瘋狂科學家的葉宇,幹勁十足。


章節報錯(免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