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趣閣 > 三國之我是袁術 >第九百六十八章 得失
    天下有識之士爲數不少,袁術的作爲皆被他們看在眼中。

    漢末連續不斷的天災至今而止,天下承平。袁術此舉舍國運而爲民族,其心胸氣度着實令無數人心中欽佩。

    漢朝養士數百載,一些深受漢恩的有識之士依然心向漢室,因爲他們的思維意志早已貫徹,難以改變。袁術雖得人心,大楚雖是大勢所向,但他們依然不願助之。

    劉備打着漢室的招牌,遠去西域,令立漢室。他們其中也有人追隨,但卻只是少數。畢竟故土難留,而且劉備於西方所立漢室還是漢室嗎?

    絕大多數的向漢之士都選擇了隱居自匿,或遊歷天下,或匿於山中,或蓋兩座茅廬教書育人,或躬耕於隴畝之中。縱是與山林爲伴了此一生,他們也過不了心中那道坎,出山助楚。

    但是當袁術的心胸氣魄真正貫徹到了如此地步,他們真的震動了。

    袁術的所作所爲當之無愧的可稱得上是胸懷天下、不世聖君。

    再多的言辭也沒有切實的作爲撼動人心。華夏鼎定的不僅是漢人腳下的這片土地,更是人心。

    天下隱士大才何其多,雖然很多已然年邁而且功成名就,但仍有不少壯心不已之人。鼎定之後,原本已打算在山中了此一生的他們紛紛出山。

    袁術舍國而爲天下,他們自當爲天下人還之。

    枯榮有數、得失難量。袁術捨棄半數國運,換來的卻是天下“民心”。大漢的痕跡在大楚之內也徹底被抹去,所有人都接受了楚代漢立這個結果。但以德而言,大楚代漢而立當之無愧。

    作爲天下的頂尖人物,於鹿門書院教書的龐德公和司馬徽第一時間便意識到發生了什麼。

    “砰!”

    棋子落於棋盤之上,原本必勝之局倏然多了些變數。然而下棋的二人卻心不在此,各有所思。

    “棋落於此處,值否?”龐德公開口道。

    “你以爲呢?”司馬徽毫無悔棋之意,微笑道。

    “砰!”

    龐德公手中白棋落下,喫掉一大片黑棋,危局頓解。

    “必勝之局,爲何自擾?”

    司馬徽不慌不忙,再次一子落下:“我與你對局無數,雖勝多負少,但多是小勝几子。縱是再勝上幾場又有何意義,不若以此大好局面爲本錢賭一把,謀一大勝。”

    “棋局只分勝負,勝多勝少有何分別?”

    “棋局不過一時之局,但天下卻是萬世之天下。一時之失,換來萬載之機,有何不妥?”

    龐德公閉口不言,目光集中於棋局之上。

    良久,棋成定局,黑棋大勝。

    龐德公緊盯着棋盤上所剩無幾的白棋,喟然而嘆:“是我輸了。”

    “不過一時之勝負罷了,有何可嘆。”司馬徽灑然道:“可惜老朽年邁,若是再年輕個二三十歲,我也想下山去會一會這太平盛世。”

    “我等縱居於山中,又如何不能參與其中?我等弟子自會代我等見證這盛世。”龐德公道。

    “你不準備把那些私貨帶到棺材裏去了?”司馬徽輕撫鬍鬚,笑着道。

    “若不逢盛世,這些東西便是傳下也是有弊無益,恐反受其害。

    但現如今,諸子百家都已重出,我這些東西還是留下吧。再尋一二弟子傳下,也算不枉費先人之教誨。”

    “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袁公路此言,着實大氣。不過就他腹中那點墨水,此言恐不是出於其口。”

    “他不過是一紈絝子弟,文不成武不就,如何能說出這等話語。”

    “是啊。不過,流氓無賴尚可爲王者,紈絝子弟未嘗不可成聖君。這樣一個任性自大的皇帝,其實也不錯,最起碼他說得到也做得到。”司馬徽面露調侃之色。

    龐德公聞言朗聲大笑:“不錯,這廝最好面子,任意妄爲。他答應過的事無論如何都要做到,有此結果也是活該。”

    ……

    華夏鼎立之後,大楚各地發生的水患旱災頓時消減大半,與此同時,農部、工部等部門也紛紛開始大舉建設,在各地修建水利設施。

    龍骨水車、水排、水碾、水力鍛錘等,紛紛大規模鋪開。

    如今大楚缺的不是錢糧,而是人力。要想更好地節約人力,在這個條件相對落後的時代,水力便成了首選。

    無論是加工糧食、打造軍械還是灌溉農田,遇事不決,水力瞭解一下。

    洪澇災害減少,各地河道溝渠水流平緩,正適合興修水利、發展水力。

    大楚的武器鎧甲無不在不斷地研究和改進之中,在袁術的建議之下,冷鍛技術和板甲已然有了不小的進展。

    水力鍛錘的大量建造可以顯著的節約人力成本,使得更多的工匠被釋放出來,也大大降低了武器製造的成本。如今的大楚已然開始嘗試批量製造板甲。

    其實相較於板甲,雙層鎧甲的防護力也差不了多少,但是架不住板甲輕啊。同等防護力之下,板甲要輕上不少,更加利於作戰。

    原本實戰中,只有軍中猛士壯漢才能承受得住的雙層大鎧,如果盡數換成了板甲,即使是普通士卒也可穿着,這便有了大規模普及的可能。

    當然,現在的板甲技術尚且還不算太成熟。如何更好地鍛造、節約成本以普及,如何設計板甲型狀能夠讓其擁有最大防護力的同時又足夠靈活。

    袁術爲此不惜專門建立了一個研究院,由包括墨家和公輸家等在內的能工巧匠不斷嘗試和設計,順便還把他那忘掉大半的物理學知識和一些想法建議讓人整理了一下送了過去。

    若說板甲在袁術心中是軍中最強的盾,那麼連弩和硬弩便是最強的矛。

    這個世界並非後世,世界規則好似不同。火藥的威力比袁術印象中要小得多,大炮、炸藥包這些東西都成了妄想,只能淪爲開山碎石的工具,因此弩便成了袁術心中“槍”的代替品。

    春秋戰國之時的各種強弩連弩、後世宋朝的神臂弩,這些皆是利器。

    袁術始終對於遠程攻擊有着偏愛,特別是超遠距離打擊。像昔日漢室的射聲營,只要學會騎馬,戰術得當,這支部隊便能無傷打擊敵人,完全如無賴一般。

    但是弓兵訓練並非一日之功,財大氣粗的袁術希望所有步卒也都能擁有遠程攻擊的手段,故而不斷命人研發強弩,分別在射程、連射和輕巧等方面不斷改進,以求完備。

    天下初平,楚鼎新立,如今的大楚需要休養生息一段時間以將境內國力凝聚,恢復大損的國運。少有戰事的情況之下,袁術的重心自然放在了軍械和民生之上。


章節報錯(免登陸)